首頁>軍事>

人類歷史上,從沒有一款武器能像原子彈這樣讓人“又愛又恨”,恨者,畏懼其毀天滅地之能;愛者,對其垂涎欲滴。而回顧歷史,從核武器技術出現至今已過去近百年,其爆炸原理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為何有能力造出核彈的國家卻少之又少呢?換句話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擁核國家”的名單都未曾更新,難道核武器真的就如那空中樓閣,一般國家就沒資格涉足嗎?

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美國“曼哈頓”計劃就催生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也正是原子彈的出現,提前終結了日本法西斯的野心,為人類贏來和平。但沒過幾年,披在這種超級武器身上的和平外衣就被大國核競賽撕得粉碎。

核武器,搖身一變成為霸權主義的利刃,和平主義的盾牌,彷彿是進入安全屋的唯一鑰匙。在核武器發展、競賽最瘋狂的年代,人類命運岌岌可危。所幸,人的理智佔據上風,一紙條約將核武器封入潘多拉魔盒。直至今天,擁有核武器依然是強國、大國的標誌,是一國防務之根基,是抵禦外敵之“王炸”。在全球禁核的年代,擁核大國的地位不斷被凸顯,可謂羨煞旁人。可遺憾的是,在當前國際背景下,想要躋身核大國行列,可謂難於登天。

首先,核武器本身製造難度巨大

核爆的原理,我們在中學物理課本就已經被普及——高能中子撞擊原子核,使其裂變為放射性同位素,繼而引發更多的鏈式核反應,過程中釋放巨大能量,此為核裂變,也就是原子彈的爆炸原理,氫彈的引爆條件。

而在自然界中,並非所有元素都能衰變為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早被人類利用,對壓力和溫度要求最低的就是“鈾235”。想要得到鈾235,只能尋找大量的鈾礦石進行提純,這個過程就被稱為“鈾濃縮”。而若想讓提煉出來的鈾235持續進行鏈式反應,丰度至少要達到3%以上,這裡就要用到一個裝置——離心機。

製造離心機並不算難,關鍵在於如何讓大量離心機同時運轉,從而為鈾濃縮活動提供足夠的能量。這項工程有多難?理論上講,想要提純出製造一顆原子彈所需的幾十公斤武器級鈾,需要上萬臺離心機不停工作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用電量將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據統計,在冷戰時期,全美國17%的耗電量都用於核研發活動。

舉個近點的例子——伊朗,伊朗是目前已知正在進行核研發活動的國家,其國內建造了大約2萬臺離心機。但直到今天,伊朗所能分離的最高丰度濃縮鈾只有不到5%,距離90%的武器級相去甚遠。雖然新型“氣體分離法”是傳統擴散分離法耗電量的幾十分之一,但這依然無法讓鈾濃縮擺脫“用電大戶”的頭銜。對於伊朗來說,尚不清楚其掌握了哪種分離技術,但從現實情況看,顯然也在受制於能耗問題。

解決鈾濃縮問題只是第一步,想要造出真正的核彈,還要有高能炸藥,再用超級計算器模擬成千上萬次,才能無限接近真正的核試爆。在核武器研造領域,涉及到化學、光學、聲學、熱學等諸多學科,期間用到的人力、財力、物力之多,根本不是小國可承受的。

其次,核研發活動在嚴密監視下難以為繼

核武器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但也是小國對抗大國的非對稱利器。因此,為了遏制對手在短時間內獲得這種終極對抗手段,霸權主義國家對全球核活動的監控尤為縝密。

透過GPS衛星實時監控、鈾礦的流通管制、CIA情報網監視,任何在表面或暗中進行的核研發活動,都會被美國第一時間獲知。隨後再發起經濟制裁、輿論施壓,甚至是運用某些“不光彩”的手段直接搞破壞。比如,在2010年,美以兩國為阻止伊朗的核研發活動,便利用機會向其國防網路中注射了“震網”病毒,嚴重影響了離心機的正常運作,直至今天。

所以說,核武器的研製看似“簡單”,卻一直都是大國的玩具。而且,防止核擴散,謹防其落入極端勢力手中,減少核戰風險,也是所有大國的長期共識。

13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俄羅斯在蘇丹的意外反應,如何把軟實力變成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