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俄地對地戰術導彈的發展史中,有這麼一個系列的裝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蛙”系列戰術火箭系統。雖然該系列裝備效能並不是非常出類拔萃,但是卻為蘇聯陸軍戰術打擊武器的發展探索了相關的發展之路。
因此,追本溯源,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蘇俄地對地戰術導彈發展史中的里程碑式武器——“蛙”式戰術火箭系統。
蘇聯戰術火箭發展的背景——亟待更新的遠端戰術火力投射能力在上世紀50年代初,雖然二戰才剛剛結束沒多久,但是隨著美蘇之間關係的逐漸緊張,美蘇兩國對於新型作戰裝備的開發速度不僅沒有放緩,甚至還加快了。而當時對遠端戰術火力系統的開發,就是這種情況的一個真實寫照。
50年代初美蘇兩國都將大量的力量投入到了火炮射程的提升上,一方面,隨著核武器小型化想法的提出,美蘇雙方均有在大口徑火炮上使用核武器的想法與打算。而除了“核大戰”要求新型火炮系統提升射程外,戰後常規戰爭的作戰狀態也迫使新型火炮系統必須具備更遠的射程。
美國裝備的“原子安妮”大炮
蘇軍認為,戰後各國陸軍的機械化水平相較於二戰時均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就導致了即使是發生常規戰爭,蘇軍需要管理的防禦面積和防禦縱深都增加了。二戰時蘇軍一個步兵師的防禦寬度為6-10公里,防禦縱深為8-10公里。等到了50年代時,一個蘇軍摩步師的防禦寬度達到了20-30公里,縱深則達到了19-20公里,兩者已經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了。
防禦面積和防禦縱深的增加,導致二戰時蘇軍使用的主要火炮系統射程都已經不太公用。如果不研發射程更遠的遠端戰術火力系統,那麼在戰時,蘇軍炮兵就只能夠將炮兵陣地儘量前置,以提升覆蓋面積,這將大大提升蘇軍炮兵的損失率。
二戰時蘇軍使用的主要火炮系統
即使蘇軍不是進行防禦,而是主動發起進攻。如果火炮系統的射程不足,蘇軍炮兵就需要主動進入敵人的炮兵打擊範圍之內才能夠殲滅敵人的炮兵力量。無論是哪種作戰形態,都要求蘇軍發展射程更遠的遠端戰術火力系統。
蘇軍認為,如果要滿足使用需求,需要將當時火炮系統的覆蓋範圍由25公里的級別提升到60公里的級別,才能夠滿足自己的作戰需要。但是以當時蘇聯的身管火炮製造技術,即使是通過延長老式火炮的身管、擴大其火炮口徑、增加其藥室容積、使用特種彈藥,也很難滿足蘇軍的效能要求。
“芍藥”203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47.5公里
但是和身管火炮技術相比,當時蘇聯已經在火箭武器的研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戰術火箭能夠很輕易的達到常規身管火炮難以企及的60公里射程,並且單次彈藥的投送量也相當可觀。最終,蘇軍下定決心開發新一代戰術火箭系統來滿足自己的需求,這就是後來的“師級遠端戰術火箭系統”。
“廉價且好用”——成本限制下的效能取捨之路在師級遠端戰術火箭系統專案立項之初,蘇軍希望新的戰術火箭炮系統能夠與R-17“飛毛腿”戰役戰術導彈形成“高低搭配”。“飛毛腿”戰役戰術導彈負責執行更為重要的定點清除任務,而新型戰術火箭系統則部署在師一級部隊,負責範圍更廣的常規戰術殺傷任務。
“飛毛腿”主要執行定點打擊任務
因為要部署到師一級單位進行大規模使用,這就要求新型戰術火箭系統造價必然不能夠太貴,不然蘇軍就沒辦法進行大規模裝備。而要降低造價,就只能夠削減新型戰術火箭系統的部分效能,比如取消複雜昂貴的制導系統,同時用簡單的彈翼來代替燃氣舵控制火箭飛行,這勢必會降低戰術火箭的打擊精度。
在經過多方權衡之後,最終蘇軍定下了新一代戰術火箭系統的主要效能要求:新型戰術火箭系統必須使用固體火藥發動機、同時放棄昂貴的制導系統和燃氣舵設計、採用架式發射方式進行發射作戰。
最終定下了“蛙”式的主要技術特徵
當時蘇聯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雖然不如液體火箭發動機,但是勝在不用在戰前臨時加註液體燃料,發射準備時間短。放棄燃氣舵和制導系統則是出於成本考慮,精度不足的問題則通過使用核彈頭和擴大戰鬥部種類來解決,很是簡單粗暴。
之所以採用架式發射法進行傾斜發射,而沒有采用當時流行的垂直起豎發射,則是基於效能和成本的綜合考慮。垂直起豎發射不僅需要更多的推力,消耗更多的燃料,而且火箭還需要在空中進行復雜的飛行狀態調整。相比之下,用發射架提前將導彈指向發射目標,不僅節省燃料,提升了射程,也免去設計複雜的姿態調整控制系統。
漫長的進化——從“蛙”1到“蛙”7從1955年開始,“蛙”式戰術火箭系統的研製工作正式展開。從一開始,蘇軍就制定了輕重兩個版本的“蛙”式戰術火箭。重型版本裝備給坦克師的戰術火箭營,而輕型版本則裝備給摩步師的戰術火箭營使用,前者即為3R1,後者為3R9,北約將3R1稱為“蛙”1,而3R9則為“蛙”2。
兩者使用的底盤不同
“蛙”1的最大射程達到了64公里,並且能夠攜帶核彈頭執行戰術核打擊任務。而“蛙”2的彈體半徑只有“蛙”1的一半,不能夠攜帶核彈頭,最大射程也僅僅27公里。這兩個型號在外觀上最大的區別是底盤的不同,“蛙”1使用的是IS-2重型坦克的底盤,而“蛙”2使用的則是PT-76水陸坦克的底盤。
“蛙”2的整體效能並不優秀,因此,蘇軍很快以“蛙”2為基礎進行升級,新型號則為後來的“蛙”3型號。
“蛙”3的改進重點是將“蛙”2原來27公里的最大射程提高到了45公里,方法是採用兩級固體火箭進行推進,並且為其裝備了化學彈頭。同時,因為2級固體推進火箭的震動頻率和單級固體火箭的頻率不同,因此火箭的尾翼也進行了調整,通過觀察推進火箭級數和彈翼形狀,就能夠區分“蛙”2和“蛙”3。
“蛙”4則是“蛙”3的出口型號,主要是提供給華約成員國使用,剔除了化學彈頭的使用功能,射程提高到50公里。“蛙”4和“蛙”3在外觀上的差別在於起重機不同,為了節約製造成本,“蛙”4使用了較為簡單的起重機。
“蛙”5則是蘇軍自用版的“蛙”4,射程進一步提升到了52公里。同時,可以在不調整車體的前提下,進行180度方位角的調整,此前的“蛙”系列在進行較大角度的調整時,則需要調整車體的方向。因為結構複雜,“蛙”5的產量並不多。
“蛙”5
“蛙”6則是“蛙”1重型版本的出口型號,同樣使用了2級固體推進火箭來提升射程,最大射程達到70公里,不過底盤仍然是老式的IS-2重型坦克的底盤。因此,如果使用IS-2重型坦克的底盤並且是兩級固體推進火箭的,就是“蛙”6了。
最角落裡的就是“蛙”6
“蛙”7則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型號,此前的6種“蛙”系列戰術火箭都是在早期基礎上進行效能修補和升級,而“蛙”7則幾乎是一件全新設計的武器裝備。
首先在底盤上,蘇軍發現原本的IS-2重型坦克底盤個PT-76水陸坦克的底盤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蘇軍使用了全新的8X8多軸重型輪式越野車作為“蛙”7的底盤,因為底盤更緊湊且通過能力更強,因此“蛙”7的機動效能也比較好。
同時,“蛙”7的戰鬥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0.3-2.5萬噸核戰斗部、320公斤烈性炸藥的常規彈頭和生化彈頭中進行選擇。根據彈頭的不同,“蛙”7的最大射程也稍有不同,在使用較輕的彈頭時,最大射程能夠達到90公里。
總結從“蛙”1到“蛙”7,蘇聯在“戰術火箭系統”中逐漸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確定了戰術地對地武器存在的價值以及其戰術定位,為後來“聖甲蟲”等戰術導彈鋪平了道路。但是因為成本問題,忽視了制導模組效能的提升,導致“蛙”系列戰術火箭的打擊精度一直被詬病,這也是該系列最大的敗筆之處。
為控制成本而忽視制導模組是其最大的敗筆
誠然,單純從技術性能指標上來說,“蛙”系列戰術火箭系統性能算不上出類拔萃,但是該系列戰術火箭的發展之路正好也是蘇聯陸軍現代化遠端打擊理論發展的一個反映。在“蛙”系列之後,蘇軍開始明白制導系統在中近程戰術打擊中的重要性,並在後來的戰術導彈中補上了這個缺點,發展出了效能更加優異的戰術地對地打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