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這也意味著,北斗正式成為繼GPS系統之後,第二個完全實現全球覆蓋的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將通過北斗,向全球客戶和盟友提供比GPS更精準,功能更多的衛星導航和短報文服務,這是其他衛星導航系統所無法做到的,也是北斗的核心競爭力。
而對於北斗三號衛星的成功組網,最高興的應該就是巴基斯坦了。
作為一個欠發達國家,巴基斯坦軍方長期使用的是美國的GPS系統,並因此深受美方的制約,甚至多次在危急時刻遭美國關閉GPS訊號的制裁,中國北斗系統的出現,有望幫助巴方打破這種被動的局面。
據印度媒體近日報道,巴基斯坦軍方即將全面啟用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陸海空三軍及單兵資訊化裝備的首選。對此,印度擔心巴軍的精確打擊能力或全面超越印軍,或許在不久的以後,以前佔盡便宜的印度炮兵將同時失去射程和精度兩項優勢,被巴軍採購的中國遠端火炮完全壓制。
衛星定位系統是現代戰爭的戰力倍增器,巴軍一旦全面採用北斗,得到提升的豈止是遠端炮兵火力,筆者預測,巴基斯坦陸海空三軍都將因此而獲益匪淺,徹底擺脫以前被印度軍事實力力壓一頭的被動態勢。
首先,受益最大的是巴基斯坦孜孜以求的導彈武器系統。在使用北斗系統後,配合巴基斯坦從中國採購的高精度軍用級鐳射陀螺儀,巴軍現有的中短程彈道導彈有望實現北斗和慣性導航系統的複合制導模式,如此一來,射程在1500公里範圍內的彈道導彈,打擊精度可能提高到圓概率誤差30米以內的水平。
使用重型高爆彈頭甚至核戰斗部時,足以威懾印度絕大部分地區的重要目標,從戰略層面上與印度保持平衡。
對於巴鐵陸軍部隊而言,北斗的作用也很明顯。巴軍多年之前就在努力推進陸軍的現代化和資訊化程序,作為關鍵指標之一,戰場定位和目標指示能力始終滯後,原因除了缺乏資金購買必要的裝置之外,巴軍使用的GPS定位系統精度不佳,訊號不穩定,無法有效使用也是另外一個因素。
在使用北斗系統後,這些問題將不復存在。
北斗導航終端和模組造價相對低廉,適合巴陸軍部隊大量採購,安裝之後便可直接使用。巴軍設想的將陸軍地面部隊和空軍戰機以及中空察打一體無人機連成體系的想法,在北斗系統的支援下,基本可以實現了,但若達到更高水平和更大規模,還需要繼續加大投入,採購更多資訊化裝置。但最起碼只要骨架搭建起來,如何補充升級便不再是難事。
近幾年,巴軍接二連三的從中國採購海軍潛艇和水面艦艇,尤其是近日剛剛下水的054AP型護衛艦,都預置了北斗導航模組,正式啟用之後,不但令巴軍各艦艇直接定位更加準確,還將賦予反艦導彈更高精度。
我們不妨更加大膽設想,中巴空軍演習都互相開放了敵我識別訊號,實現了戰場資料鏈互聯,那麼中巴海軍可能也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獲得北斗系統的幫助,又有解放軍戰場資料鏈目標資訊共享能力的加持,曾被印度海軍壓著打的巴基斯坦海軍這次有望徹底翻身,一旦印巴再次爆發衝突,巴海軍或將憑藉高度資訊化,對印度海軍發起毀滅性的反擊,新仇舊恨一起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