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0月18日俄羅斯媒體報道,俄軍第35導彈師指揮官亞歷山大∙普羅科片科夫上校上表示,該師下屬的第479導彈團在接收並熟悉新式的"亞爾斯-S"戰略導彈後,將於今年11月在巴爾瑙爾開始戰鬥值勤。

這種俄軍最新式的戰略導彈的許多效能資料目前依然處於保密狀態,但已知的是,該導彈可以採用多種發射方式,包括髮射井和機動發射。此前第14導彈師的"亞爾斯-S"導彈已經開始在俄羅斯的約什卡爾奧拉進入戰鬥值勤。

普羅科普科夫說:"第479導彈團是在2019年9月接收導彈並開始測試系統。2019年11月第479導彈團將開始戰鬥值勤。"此外他還表示,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三個團將在2021年前裝備機動式"亞爾斯-S"洲際彈道導彈。

在俄羅斯的核武庫中,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是出鏡率和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不久前透露,"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的換裝任務正在按計劃進行,這一系統是俄戰略火箭兵執行核遏制任務的有力武器。

▲風雪中的機動式"亞爾斯S"戰略導彈

▲俄軍的白楊-M戰略導彈

俄羅斯是在2007年5月29日宣佈,俄軍剛剛成功試射了1枚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它能夠"穿透任何導彈防禦系統",並將取代即將退役的SS-18、SS-19洲際導彈,與SS-27"白楊-M"一起,成為21世紀中期之前保障俄羅斯及盟國安全的主要戰略打擊力量。

在此之前,俄羅斯從來沒有向外界透露過研發該型洲際導彈的訊息。即使在RS-24曝光之後,俄方仍然對其技戰術效能採取了遮遮掩掩的態度,只公佈了非常有限的資訊和資料,比如能夠有效突破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分固定和機動兩種部署方式,能攜帶10個彈頭,射程超過1萬公里等等。

由於俄羅斯的保密,所以外界對RS-24的真實情況只能進行猜測。有專家提出RS-24可能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原因是它們都出自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另外,從外觀以及俄羅斯對其突防能力的渲染上看得出這個結論也有一定道理。

▲冷戰時期威力巨大的SS-18戰略導彈,但其只能在發射井發射,限制了使用

▲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導彈攔截試驗

俄方稱此種導彈可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這也是它突防能力強大的一個原因,因為即使不使用其他特殊的突防手段和技術,僅採用多彈頭本身就會極大地提高導彈的突防概率。但是"白楊-M"的最大投擲重量只有1200公斤,如果變成10個彈頭,就意味著每個彈頭才120公斤,而且還要包括制導和突防裝置,有效重量也就100公斤左右。這麼小的彈頭超出了俄羅斯目前的技術實力。所以,如果RS-24真的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那麼它就不可能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比較可能的是3~4個,如果RS-24確實攜帶10個彈頭,那麼它就肯定是一種與"白楊-M"完全不同的新型號導彈。

直到2010年11月30日,RS-24才終於揭開了神祕面紗。俄戰略火箭軍司令卡拉卡耶夫中將突然宣佈,俄羅斯將使用能攜帶4枚核彈頭的RS-24替換單彈頭的"白楊-M"。這證實了之前的猜想:RS-24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但它攜帶的彈頭不是俄羅斯最初宣佈的10枚,而是4枚(也有說法是3枚彈頭,另外一個是誘餌裝置)。

俄羅斯為什麼要在RS-24的上進行保密呢?這與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有關。開始在本土部署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甚至有一段時間還想在東歐部署陸基攔截導彈。對俄羅斯構成了極大的挑戰,美俄在反導問題上的鬥爭因此愈演愈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高除錯射RS-24,對它的突防能力大加渲染,將RS-24當做與美反導計劃鬥爭的籌碼,為此不惜進行一定程度的戰略欺騙,誇大其彈頭數量。

雖然RS-24"亞爾斯"並沒有俄羅斯最初說的那樣威力無比,但這畢竟是俄方今年來列裝的第一種戰略導彈。冷戰後俄羅斯發展的第一款洲際導彈"白楊-M"配備的是單彈頭。在此背景下,"亞爾斯"作為多彈頭導彈的加入,可以極大地填補蘇聯時期重型洲際導彈退役以後所形成的空缺,從而避免俄羅斯陸基核力量的衰落。

▲美國一度曾經想將THAAD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攔截導彈載車(即"薩德"系統)部署在靠近俄羅斯的東歐國家

▲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試射標準-3型海基反導攔截導彈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直20圓滿收工,中國新一代直升機如何選擇?波音還是貝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