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主動防禦系統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彙,是當前世界各國對於第三代主戰坦克升級改裝中的重要一項內容,歐美的代表作豹-2、M1A2,俄羅斯的T-90以及T-14,甚至以色列的梅卡瓦都已經安裝了各自的主動防禦系統,從而實現額外提升坦克防禦能力的最終目的。
現在很多人潛意識裡對於坦克主動防禦系統認知理所當然的歸結為硬殺傷防禦手段,也就是說能夠發射攔截彈藥來攔截來襲反坦克彈藥的裝置,所被忽略了的是,主動防禦系統由軟和硬兩種手段來實現,軟手段諸如中國早期99使用的鐳射壓瞄系統,甚至車載榴彈發射器也能被看做是種軟防禦手段;硬殺傷手段例如中國北方工業公開展示過的GL-5型主動防禦系統,其系統可以探測併發射彈丸攔截百米範圍內的高速反坦克彈藥。其實無論是鐳射壓瞄系統還是GL-5主動防禦系統都屬於主動防禦範疇。
北方兵工公開展示中國產頭盔主動防禦系統
有這一潛意識認知其實和坦克主動防禦發展歷程有極大關係,早在1977年,蘇聯就推出了第一種主動防禦系統(APS為主動防禦系統英文縮寫),這種被命名為"鶇"的主動防禦系統就屬於典型的硬殺傷攔截,車載計算機可以根據感測器獲取的來襲彈藥引數,判斷來襲目標特性擇機發射107mm攔截彈丸,從而實現在7米範圍內攔截來襲彈藥,達到保護坦克的目的。
言歸正傳,中國99式主戰坦克設計創新性的使用了鐳射壓瞄系統,使用發射的鐳射束來實現對敵坦克光學瞄具以及射手致盲的作用,這一技術成為中國第三代坦克最大的技術亮點,在後續的改進中得以保留和發展。著重介紹一下99A資訊化主戰坦克的鐳射壓制觀瞄系統,屆時會明白為什麼將其歸結為主動防禦而不是或火控系統。
99A主戰坦克使用的鐳射壓制觀瞄系統是一個獨立的子系統,整個系統由鐳射預警接收機、主動鐳射自防衛裝置組成,其中後者又包括了車載微電腦、鐳射壓制器、熱成像儀以及鐳射發射機等儀器組成。該系統有主動和被動兩種工作模式,先來講講被動壓制模式,該模式下先由位於車體上部的類似小蘑菇頭的鐳射接收機進行360度全方位掃描、探測,發現目標後鐳射干擾機發射鐳射直接照射敵坦克光學瞄具,最終又電腦確認攻擊,實現光學致盲甚至是對射手眼睛致盲。
主動壓制模式下,車載系統以每10秒一次的頻率發射高速脈衝進行戰場自主掃描,一旦發現敵觀測儀器反射的鐳射,系統立馬開始對其定位,而後直接控制鐳射干擾機發射鐳射進行壓制或自動開炮先下手為強打掉對手,該系統反應時間極短,根據官方披露的資料,啟動系統到進入工作模式只需要1秒鐘即可。
我們都知道主流第三代主戰坦克火控系統中普遍包含了鐳射測距儀,用來對坦克目標進行攻擊前的測距以及火控資料計算,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地方坦克發射鐳射進行測距,我們安裝在車體上的鐳射預警接收機就能及時發現目標,並在短時間直接摧毀敵方觀瞄系統,從而達到保護己方安全的目的;在高危環境下,也可以直接啟用主動工作模式進行自主掃描,後續的工作與被動模式相同,主/被動相結合,構築起一道先發制人的無形防禦網絡。
99A資訊化主戰坦克簡圖
相較已經安裝在VT-4外貿型主戰坦克上的GL-5型硬殺傷攔截手段,在技術層面上,99A的升級版鐳射壓制觀瞄系統更勝一籌,在戰場上更能佔得先機。既然中國已經研製成功效能還不錯的硬防禦手段,且GL-5實現了模組化以及快速安裝的能力,只要有需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實現硬殺傷手段安裝,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沒必要過度解讀。
中國的99式主戰坦克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家族,並非單純的一個型號,先後經過多次升級改進,早已不是1999年剛亮相時的配置了。對於坦克主動防禦系統這個國際上炙手可熱的新玩意,我們並沒有落的太遠,只不過走的路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