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1歲的王泉媛因家裡貧困被送去當童養媳,日子依舊過的艱難。

作為早年喪夫的"童養媳",寄人籬下的生活讓年幼的王泉媛很早便明白何為"能屈能伸",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在祖國動亂年代裡普通百姓的民不聊生。在王家,只是被買來了王泉媛每日便是低著頭,唯唯諾諾的服侍著王家的人,不敢反駁,亦不敢反抗。

1930年春,江西吉安敖城農民暴動成功,年僅16歲的王泉媛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很快參加了革命。此後她的生活有了好轉。

1935年元月,王泉媛跟隨中國工農紅軍抵達貴州遵義。一到遵義,她便與從保衛局調來的王首道一見鍾情。

到遵義的第七天,大家接到命令,部隊將於第二天離開遵義。這天晚飯後,蔡暢她們把王泉媛帶到王首道住的院子裡,蔡暢對王首道說:“我們把王泉媛同志送來了。我們把泉媛交給你,你可要待她好點喲!”說完,蔡暢三人就起身關門走了出去。

當屋裡只剩下兩個人時,王首道伸出了手。王泉媛分明感到自己臉熱心跳。王首道身上有種特別的魅力一直吸引著她,以致此前總衛生部某領導再三向她求婚,都被她拒絕了。王泉媛將手放在了王首道的手掌心裡,感覺出那雙手是那樣滾燙。她呢喃著:“首道,我愛你,很早以前就愛。”“我也是。”王首道很激動。

王首道從挎包裡掏出一截紅綢包著的東西送給她,王泉媛接過,見是一把3號小手槍和8粒子彈,她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愧疚地說:“首道,按照我們家鄉的風俗,我現在該送你一雙我親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只要你穿上它,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回到我身邊。可是我現在做不出來。”

王首道安慰她說:“你的心我領了,即使不穿你為我做的鞋,我走出多遠也會回到你的身邊。”

沒想到這一走便幾乎永別。

1937年3月,王泉媛任團長的婦女獨立團被圍,王泉媛被馬匪捉去,剛被俘虜便被工兵團團長馬進昌看中,成為了他眾多小妾中的一個。那段時光裡的羞辱對於王泉媛來講是不能釋懷的傷害,刻入骨髓,深入靈魂。歷經周折,王泉媛逃了出去,但好不容易找到組織卻被拒絕收編。

後又經歷兩次婚姻,不能與家人相認,此後的王泉媛在一個小小的城鎮安了家,卻一輩子未曾嫁人,反而是收養了6個兒女,將他們養大成人,因為王泉媛對於那刻骨銘心的誓言仍在堅守。

1982年,當時已經是副國級領導人的王首道與王泉媛在江西相遇,那個活在年少時記憶的少年而今也已經成為了一位飽經風霜的中年領導人,"物是人非"應如是。

1989年,王泉媛終於被黨組織承認了黨籍,而那時她已經76歲高齡。六年後,王泉媛前往北京看望重病在床的王首道,並且帶給了他年少時曾許諾的千層底布鞋。

兩位老人彼此攙扶,手中握著"定情信物",在王首道兒女的幫助下,留下了他們這一輩子唯一一張合影。王泉媛和王首道的故事,終是命運弄人,有緣無分。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軍功記 | 抗美援朝老兵範登升: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