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弩是由古代中國人發明的一種武器,它本質上還是一種弓,但其獨特之處在於裝有延時結構。它也是從狩獵用具演變為兵器的,弩從原始木弩起步,其品種、效能日益增多和完善。
蹶張弩,出現於戰國末期,它與臂張弩的重要區別是拉弓的方式不同,一個用手,一個用腳或膝。操作時,將弩放在地上(或膝上),用腳(膝)踩住弩弓中部,雙手拉弦,將弦搭在牙上。蹶張弩的射程大於臂張弩1至2倍。
據史書記載,漢高祖劉邦馳騁疆場時,追隨他的人中有一名叫申屠嘉的驍將,他最擅長使用蹶張弩,為劉邦奪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連弩,也出現於戰國末期,是在臂張弩和蹶張弩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可同時發射許多箭矢,需用十個人推動絞車才能上滿弦,弓力極大。連弩所用的矢長十尺,用繩子拴住箭尾,射出後,可用轆軲收回來。其攻擊目標主要是城外敵軍的攻城戰具。
在《六韜·虎韜·軍用篇》中,曾提到發射“赤莖白羽,以銅為首”或“青莖赤羽,以鐵為首”的長箭的“絞車弩”和“與五部車輪紋車連弩”。
三國時期,諸葛亮創造了“一弩十矢俱發”的元戎連弩。據《清異錄》記載,晉朝時有一種名叫“魚龍車”的連弩,“其弩張一大則十二小時皆發。用連珠大箭,無遠不及”。
,出現於漢代,是將弓安裝在床(弩臺)一上,絞動弩臺後部的輪軸,利用輪與軸的半徑差產生的強力來張弦的一種大型強弩。操作床弩時需用數人到數十人不等,有時竟需要幾頭牲口才拉得開弓,能發射長約3米的大鐵箭,數百米外的堅厚城牆也會被它射穿。
最初的床弩是單弓,唐宋時期改進為多弓床弩。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軍攻打東都,王世充率軍堅守城內。守軍使用八弓床弩發射巨箭,“箭如車輻,鏃如石斧,射五百步”。唐軍多次攻城未果,李世民只好改變戰術,在城外紮營,準備困死守軍。同時,他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在虎牢俘獲從河北率軍十萬來解救東都的竇建德,又回師東都。王世充儘管有強弩在手,終因被圍曠久,彈盡糧絕,被迫向李世民投降。
西方使用弩的時間比中國稍晚,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有彈弩、跳蹬自射器、弩炮等種類,弓體的材料也由木製逐漸發展到鐵製和鋼製。
彈弩的工作原理與彈弓的相似,其構造是:用4根粗木柱,下端埋在土裡,上端各用4根木棒搭成四方框,框與地面平行,再用許多細木棍平鋪在四方框上,成一水平床。在床的中間平鋪2根細木,形成“彈射槽”。在面朝敵方的2根木柱的上方,繫上用動物的筋製成的、富有彈性的繩索,絞緊這根繩索,將放在彈射槽中的巨箭或石彈彈射出去,飛向敵陣。
古希臘有種名叫“排林託能”的彈弩,其構造及發射原理與上述彈弩相似,也是用木頭搭成堅固的框架,中間安放一個凹形木座,這木座相當於“彈射槽”。士兵利用絞盤的力量將縛在沉重的木座上的粗繩索絞緊,而木座本身又被另,一條連在2根木棍上的繩索繃住。這2根木棍各又被絞在一道扭得很緊的、富有彈性的牛筋索裡。
當凹形木座被拉到底後,就用拉鉤固定,再往“彈射槽”裡填放沉重的石頭或箭矢。士兵放開拉鉤時,扭得很緊的牛筋索瞬間即猛烈扭轉,使絞在它上面的2根木棍轉動。繩索隨之把凹形木座往前面拉,形成一定射角,大石彈或大箭矢乘勢破空而出,這發“炮彈”的射程可達200至300米。
跳蹬自射器,因其形狀像“十”字,又因它是由十字軍改進而成,故叫“十字弓”。它有一個較小卻很堅固的弓架,用柔韌性極好的木料或角材製成。用跳蹬(一種用腳踏的鐵環)拉緊弓弦,靠拉力發射箭矢。
“十字弓”用人拉腳踏很費勁,拉力也有限,為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發明了“絞輪”,它是一種張緊機構,實際上是利用齒輪齒條傳動原理拉緊弓弦。只要輪動盒內的小型齒輪,與齒輪咬合的齒條就可做往復運動,齒條的一端一勻住弓弦,隨著齒條的移動,弓弦拉緊。這種裝置用機械代替了人力,既可省人力,又提高了拉力、射程及殺傷力。
弩炮是一種重型炮。公元5世紀之前,歐洲人就開始使用它。其巨大的弩安在一個簡單的木架上這個木架可稱為底座。弓處有一個木盒,盒內有筋條,可避免因用力過度而折斷弓,實際上對弓起到保護作用。在木臂後端有一對絞盤,搖動絞盤,絞盤帶動滑架,滑架的旁邊也有一雙棘輪,滑架後退一步,棘輪隨之後退,弓弦因而逐漸被張滿,最後將棘輪卡在弩牙上,達到自鎖的目的,即使絞鬆開了,滑架仍不會鬆動。發射後,將棘輪抬起,滑架向前移動,重新進行張弦工作。
這種弩炮能發射重達30公斤長3.5米的巨箭,射程一般為400至800米,最遠可達1000米。它可以發射石彈,也可以發射巨箭,這種巨箭箭身上還綁著裝有燃燒著樹脂的大桶,用於火攻敵人。這種弩很沉重,需要幾個人共同操作,每次射擊得準備1分鐘甚至1個小時。
西方的弩經過長期的改進完善,成為當時很有殺傷力的武器。由於它的弩力大、射速快,能洞穿鎧甲,傷亡敵人。因此,在公元1139年,梵蒂岡為此專門頒佈一項法令:禁止在基督教徒之間的戰爭中使用這種武器,這也許可以算是最早的武器限制法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