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AGM–84“魚叉”反艦導彈,直到1979年才服役,也就是說美軍在這之前沒有什麼專業型號反艦導彈,要麼是技術不成熟,要麼就是體積龐大整體性落後,遠不及蘇聯反艦導彈那樣的完善和型號繁多,那麼美軍為何不發展反艦導彈呢?是因為1970年代之前導彈技術不成熟,雖然說射程是夠用,但是發射平臺與導彈之間的制導和聯絡不穩定,導彈在50公里的射程範圍艦載火控雷達還能精確制導,這叫“視距內打擊”,但是受地區曲面的影響,雷達波在50公里外就探測不到敵艦了,也就沒法鎖定目標和制導導彈,而導彈自己攜帶的雷達在很遠的距離也探測不到敵艦,探測不到也就沒法擊中目標了...所以,美軍認為反艦導彈制導的技術水平不行,而艦與艦之間50公里的距離又太危險!發揮不出航母戰鬥群的優勢,還不如艦載機反艦有效...也就很長時間不發展專用的反艦導彈,不但美軍這樣整個西方也是這樣,西方另一“飛魚”系列導彈也是在1980年才服役。
美軍“黃銅騎士”大型艦空導彈,由於體積太大,那個年月也沒有垂直髮射器,只能安裝在5000噸以上的戰艦上。
美帝喪心病狂,居然給“黃銅騎士”艦空導彈上安裝了W30型5000噸級別的核彈頭,別說一般戰艦就是航母被直接命中也會被擊沉。
那沒有反艦導彈,若是真的與敵艦近距離遭遇怎麼辦?1970年代之前歐美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有預案的,就是使用大型防空導彈去打擊近距離的敵方戰艦(50公里視距內)圖片上就是美軍1960年代的“黃銅騎士”遠端防空導彈。
“韃靼人”近程艦空導彈,它的氣動佈局被後來標準系列導彈延續。
1960年代美軍先後發展了三型遠端防空導彈:“黃銅騎士”(遠端)、“韃靼人”(近程)和“小獵犬”(近程)。這三型導彈當中“黃銅騎士”是大型遠端防空導彈,射程為120公里,導彈的戰鬥部重量超過150公斤,總體效能與蘇聯的薩姆–2導彈相當,但體積和長度都太大,只能安裝在巡洋艦這樣大型軍艦安裝和使用。
圖片上的“黃銅騎士”長度超過10米,導彈使用衝壓發動機,頭部的帶有五根“極化天線”用於接收艦載火控雷達訊號(英軍“海標槍”防空導彈也是這種設計),導彈帶有一個助推火箭,發射時火箭助推器先點火,將導彈加速至2馬赫的速度,然後分離衝壓發動機點火。
被“黃銅騎士”擊沉的3500噸級靶艦。那“黃銅騎士”是怎麼擊中敵艦的?首先是艦載對海搜尋雷達掃描海面(也可是航空兵在更遠距離發現)有敵艦的蹤跡時雷達進行跟蹤→當敵艦進入到50公里處→艦載防空雷達警戒進行跟蹤→接近40公里時防空火控雷達鎖定,然後發射“黃銅騎士”,導彈在火控雷達的制導下先爬升→再大俯衝角攻擊敵艦,由於防空導彈彈體細長,1960年代後建造的戰艦鋼材都比較薄,導彈有可能直接穿透鋼板在敵艦的內部爆炸,大型防空導彈的戰鬥部都在100公斤以上,並且是在艦體內爆炸,爆炸能量都在艦體內傳播,對中小型戰艦的破壞力還是很大的。
實際上使用防空導彈打擊軍艦的這個辦法現在也在用,圖片上美軍的“標準–6”防空導彈就可以進行反艦,大概過程就是圖片裡表現的那樣,而我軍的也早在2016年試驗過使用“海紅旗–9”遠端艦空導彈打擊戰艦的辦法...總體來說遠端艦空導彈打擊軍艦還是可行的,畢竟軍艦的體積要比飛機大的多,雷達反射面積也會更大,同時航速也比飛機飛行速度慢的多,體積大速度慢很容易被火控雷達鎖定,打擊軍艦要比打擊飛機容易和準確的多。
皇家海軍的“海標槍導彈”也具備打擊軍艦的能力,剛接觸軍事知識的時候發現“謝菲爾德級驅逐艦”怎麼沒有反艦導彈發射器?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才知道,那個時代西方軍艦幾乎不裝,也沒有反艦導彈,都使用防空導彈去打擊軍艦。
總得來說,防空導彈打擊軍艦是副業,是臨時性的,雖然打擊軍艦很準確,但是隻能在50公里的視距內進行,超過了這個距離防空雷達就鎖定不了目標了,因為防空雷達就是探測空中目標的,對於海面目標探測發揮不出來太大的作用,另外防空導彈戰鬥部裝藥不多,打擊能力有限,對於排水量幾百噸的小艇可能一兩枚可以重創,但是有可能十多枚也擊沉不了。但是現代海軍使用艦空導彈打擊軍艦這種技能必須掌握,現代戰爭瞬息萬變,不一定出現什麼敵情狀況,要將所有的裝備發揮到極致,才能減少敵人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