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炮塔是坦克發展史上一個特別的技術分支,對法國坦克的發展起到了不小的影響。二戰後很長時間裡,法國坦克都沿用了這一設計,目前已經完全放棄了。那麼法國為何大量採用這種設計,其他國家僅僅是測試或者對它根本就不屑一顧呢?
採用搖擺炮塔的AMX50 100坦克
法國光復的時候,法國領袖戴高樂心中是隱隱作痛的,曾經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不僅被德軍輕鬆打垮,而且此次收復失地是在其他盟軍的幫助下完成的,法軍士兵開的是美國造的M4“謝爾曼”坦克。在恢復法國的行政能力之後,戴高樂強調一定要趕緊設計出一款法國人自己的坦克,至少要在二戰結束前夕生產出來。
這款坦克就是ARL-44重型坦克。因為德國的佔領,導致法國坦克工業有將近5年的時間停滯不前,而這5年恰恰是世界坦克大發展的5年,法國人要想在短時間裡設計出一款先進的重型坦克確實不容易。整個專案緊趕慢趕的都沒能在二戰結束前完成,而且整個設計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屬於還未出生就已經落後的型號。
光復巴黎
於是法國不得不降低要求,從技術簡單一點的輕型坦克入手,這就是1946年出現的12噸級AMX-13。當時坦克火炮已經往大口徑發展了,就算是輕型坦克也需要安裝較大口徑火炮,而不是二戰前的“小水管”。
隨著火炮口徑越來越大,炮彈重量也在一路飆升,例如SU-152自行火炮的炮彈重量已經在50千克左右,如果還完全依靠人力進行裝填,這個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堅持得下來的。二戰後期,各國都開始嘗試安裝裝彈機。裝彈機的出現並不晚,早就在軍艦的大型火炮上使用了,一般這些機械式的裝彈機都隨炮塔旋轉,只需要把炮管調整到固定角度,然後依次放上炮彈、發射藥包等。
搖擺式炮塔尾部結構
然而坦克的尺寸有限,無法在安裝這種型別的裝彈機,必須另外想辦法。法國當時的工業無法完成這樣的設計,設計師們發現搖擺式炮塔可以避開這個矛盾,直接把彈藥和裝彈機放置在炮塔尾部,這樣還可以平衡炮塔的前後重量。
這個設計還是很有創新的,炮塔後部是左右兩個左輪槍式的彈巢,裝填時中間的裝填機依次把彈巢裡的炮彈推入火炮。這一設計極大地方便了火炮裝填,瞬間爆發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每個彈巢可以搭載6發炮彈。
戰列艦的自動裝彈機
輕型坦克原本就不是主要用於坦克對戰,更多的是戰場偵察、迂迴包抄等作用,因此搖擺式炮塔還是能夠滿足作戰需求的,法國人採用這一設計也並非不靠譜。但是後來法國在重型坦克的研發上也堅持這一思路,這又是為何呢?
搖擺式炮塔的缺點比優點要多得多,首先就是俯仰結構的缺陷導致炮塔與底盤之間存在空隙,不僅削弱炮彈的防禦能力,而且三防裝置也不好佈置。兩側的二軸結構容易出現故障,哪怕是沒有擊穿的榴彈炮爆炸,也可能震壞結構;在遭到穿甲彈打擊時,如果擊中俯仰等部件,即便是沒有擊穿,造成的變形等問題也會讓炮塔失去俯仰能力。
另一個問題就是炮塔後部安裝彈巢和裝彈機,抬頭的時候炮塔後腦勺要撞到車身上,如果要避開這個問題,就要抬升炮塔座圈高度,正面的投影面積就要提升,中彈率又隨之提升。這就是一個矛盾一樣的存在。
搖擺式炮塔還有另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再裝填時間久,彈種選擇單一。坦克為了應對不同的戰場情況需要發射不同的炮彈,例如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等,彈巢內事先已經裝好炮彈了,無法臨時更換,一般彈巢內都安裝同一種炮彈。在兩個彈巢炮彈打光之後,坦克就得撤離戰場,找一個安裝的地方為彈巢補充炮彈,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敵人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採用搖擺炮塔的法國潘哈德EBR裝甲車
面對這些缺點,法國設計師並非不清楚,然而法國坦克工業錯過的那幾年很難短時間裡追趕回來,英國、美國等國又保護本國坦克工業,是不會輕易和法國分享技術的。同時法國在對火炮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後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那就是採用新式穿甲彈的穿甲深度已經大大提升,坦克無法通過無限制增加裝甲厚度來確保不被擊穿,與其給坦克搭配厚重且無用的裝甲,不如降低防護要求,增加坦克的火炮,採用打了就跑的戰術。
就這樣,搖擺式炮塔繼續在法國得到大量應用。同樣是工業技術的問題,法國造不出合適的行走裝置,所以那些重型坦克都只停留在設計階段,沒有具體實施。
AMX30主戰坦克
法國坦克的崛起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和西德合作研發坦克,雖然這個專案沒有走到最後,法國卻從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此後德、法兩個分道揚鑣各搞各的,德國人的成果就是豹一坦克,法國人的則是AMX30,至此法國的坦克工業重新迴歸正軌。
採用搖擺式炮塔的AMX-13等裝甲武器至今仍有裝備,但也僅僅是上世紀的老舊型號,主流坦克沒有一款採用這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