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克里米亞危機等問題,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軍事圍堵力度越來越強,對俄羅斯的軍事建設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依舊研製出一批先進武器,如蘇-57隱身戰機、高超音速導彈,特別是在高超音速導彈領域,俄羅斯甚至搶先美國一步,率先部署了數套"先鋒"高超音速導彈。對於俄羅斯已經部署高超音速導彈的事實,美國在多個公開場合要求將這些武器納入軍控協議,對此,普京曾向美國提出建議,稱俄羅斯可以向美國出售高超音速導彈,以平衡兩國在該領域的實力。
普京的這番表態可謂是戳中了美國的傷心處。由於技術路線等原因,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研發並不順利,近年來,儘管美國進行了多次高超音速武器試驗,但成功率較低,距離正式部署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距離。正因為如此,美國對搶先一步裝備高超音速武器的俄羅斯有著很大的"意見",認為這些武器破壞了美俄的軍事平衡,使俄羅斯擁有了無視美國現有反導系統的能力,於是乎,美國試圖通過軍控協議等手段拖延俄羅斯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步伐。但在綜合國力方面,美強俄弱是不爭的事實,美國的無理要求必然得不到俄羅斯的正面迴應。
長期以來,美國都在盡其所能地限制俄羅斯的導彈實力。為了削弱俄羅斯導彈對美國海外基地和本土的威脅,美國在俄羅斯周邊築起了反導大網,從東歐到東亞,"愛國者"、"薩德"、陸基"宙斯盾"等反導攔截武器幾乎把俄羅斯圍了一圈,這是一張針對俄羅斯導彈的預警網、攔截網,再配合美國的海基反導力量和本土反導力量,美國對俄羅斯導彈的"抵抗力"越來越強。作為一個經濟實力遠弱於美國的國家,戰略導彈是俄羅斯對抗美國的關鍵所在,如果有一天美國不再害怕俄羅斯的導彈威脅,那麼俄羅斯面臨的打壓力度將會是今天的十倍乃至百倍。正因為如此,在經濟實力不允許俄羅斯全面發展軍力的情況下,俄羅斯將寶貴的軍費投到了高超音速武器、核潛艇等具備戰略意義的武器上。
高超音速武器是俄羅斯突破美國反導網路封鎖的殺手鐗。面對日益成熟的反導技術,俄羅斯十分重視高超音速的武器的開發,目前,"先鋒"、"匕首"這兩款高超音速武器是俄羅斯重點打造的兩張王牌。"先鋒"是一款高超音速洲際導彈,去年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視察了"先鋒"的試射,該導彈已經進入量產階段,據悉,"先鋒"的中段速度最高可達27馬赫,能夠大大減少敵方的預警時間。此外,由於採用了特殊的碳纖維蒙皮,"先鋒"還具備一定的防鐳射能力,在鐳射反導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這一特性顯得頗為實用。"匕首"則是一款空射彈道導彈,在現階段,"匕首"主要由米格-31搭載,具備很強的使用靈活性。
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與強大的對手展開全面競爭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利用自身優勢發展不對稱戰力才是威懾對手、保全自身的最佳方式,"先鋒"、"匕首"正是俄羅斯踐行這一理念的產物。畢竟,今天的俄羅斯與原來的蘇聯相比弱了許多,已經沒有足夠的精力和金錢與美國進行全面競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