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85年4月2日,在江西瑞昌的下巢湖,江州造船廠(6214廠)自行設計製造的雙體客輪“瑞昌”號舉行試航慶典。那天是星期二,江州造船廠子弟學校停課,下巢湖周邊中小學也都停課參加試航慶典,瑞昌當地各企事業單位也派出代表見證“瑞昌“號下水試航。

雙體客輪“瑞昌”號下水試航

慶典現場鑼鼓喧天,綵帶飛舞,成千上萬只顏色各異的氣球漂滿天空,禮炮聲中,還放飛了許許多多的和平鴿,現場氣氛熱烈。“瑞昌”號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雙體客輪,6000馬力,1500個床位,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雙體客輪。這是6214廠企業史上的高光時刻,它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彰顯著國營軍工企業的輝煌。

然而,20年後,江州造船廠在商品經濟浪潮中終因其先天不足,在2005年的冬天宣告破產,同年的11月份,它被一家民營企業收購,成立江西江州聯合造船有限公司。

6214廠,是怎樣從核潛艇廠一步步變成造船廠的呢?就讓小編帶著各位朋友,一起走進中國第二核潛艇廠,也就是6214廠的前世今生。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國際局勢風雲突變,前蘇聯在北方虎視眈眈,美國多次叫囂從東面海上登陸,於是,小三線國防軍工建設如火如荼。江西成為華東“拖不垮打不爛”的戰略後方。1969年2月14日,中央軍委辦事組的一份請示報告提交到毛主席的桌前,毛主席在報告上批示:“在長江中游,另建一個核潛艇生產基地。” 這是江州造船廠落戶江西瑞昌下巢湖的起點。

江西位於華東的戰略後方

江州造船廠選址於下巢湖,這和湖的位置不無關係。下巢湖位於江西瑞昌黃金鄉,三面環山,北臨長江,便於隱蔽,又有利於從長江出海。

1970年2月16日,中央軍委造船工業領導小組批覆,同意六機部九江地區建設指揮部成立。同年6月,把指揮部改名為“214工程”領導小組,負責領導九江地區造船基地建設工作。代號6214應運而生,“6”代指1970年6月正式工作領導小組,“214”就是毛主席批示報告的時間。為了保密,6214廠起初對外稱燎原機械廠,後來,又對外改稱江州造船廠。

6214廠的第一批建設者裡有來自葫蘆島的專家,葫蘆島的渤海造船廠(代號431)是中國第一個核潛艇生產基地。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北京、上海和武漢的一些潛艇專家,另外,還有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也被集中分配到這裡。他們在解放軍工程兵的支援下,開始了漫長的潛艇基地修建工作。

6214廠各分廠廠址散落於瑞昌黃金鄉、碼頭鎮北部一帶,廠區大多靠近下巢湖、黃砂一帶,而職工生活區、職工醫院、子弟學校、電影院等大多位於碼頭鎮一帶。建設初期,各分廠廠區都在無電無公路的山溝溝,建設者們為了趕工期,步行幾十公里,用板車把物資和行李運進工地,做好施工前的各種準備。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瑞昌小三線軍工企業的佈局

施工隊伍還沒等工地“三通一平”完成就進駐現場,大型裝置無法進場,他們就把裝置拆成零部件,一個一個搬進去再安裝起來使用,沒有工具,工人們就自制工具。當中國第二核潛艇廠建設第一次大會戰時,由於大型機械和工程車輛不足,大批土建材料積壓在碼頭運不進來,工人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主義精神,用板車、肩膀、編織袋甚至是臉盆,克服下巢湖吸血蟲氾濫的威脅,硬是用幾天時間,把十幾萬噸的材料運到施工現場。

參加6214工程建設的,來自全國三十多個單位,人數最多時達3萬多人,國家先後撥款2億多人民幣。幾座靠水的山體全被掏空,分別建成了山洞車間和總裝車間,下巢湖的水道盡頭修建了大型的船閘,所有的核潛艇建造準備工作大多完成。

1972年底,由於由於國家財力不足,縮短了基本建設戰略,六機部決定緩建6214江州造船廠。到1973年,6214基本完成了國家9409萬元基建軍工,建設了36.9萬平方米的廠房,主要廠房和部分裝置也已經安裝到位。在最鼎盛的時期,職工最多高達7200人。

但是,如果按照生產第二代核潛艇的要求,6214廠不但需要補充很多工程專案和裝置,而且在防止核擴散汙染和在長江內解決反應堆實驗的安全措施存在問題,投資缺口和技術不足束縛了6214廠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第二核潛艇廠剛剛建好,卻面臨無法生產核潛艇的尷尬困局。

從1975年開始,6214廠自力更生,為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先後為軍方製造了工程兵特種舟橋,635C海道測量船,"廬山"號舉力浮船塢、生產了民用"瑞昌"號雙體客輪、5000噸級油輪等產品,引領江州造船廠進入八十年代的輝煌期。

工程兵特種舟橋

1975年,6214廠首次承建的工程兵特種舟橋專案,在特種舟橋各型別號產品上,6214廠獲國防工業重大技術進步成果二等獎,全軍科研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優質產品獎。1982年2月,635c型海道測量船下水進入東海艦隊服役,舷號"東測226"。1983年2月第2艘635c海道測量船下水,後進入南海艦隊服役,舷號為南測427。

6214廠生產的第2艘635c海道測量船南測427

1984年,6214廠自行設計製造的3400噸級舉力浮船塢“廬山”號下水,該浮船塢在1985年榮獲船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科技成果三等獎。1985年4月, 6214廠自行設計製造的雙體客輪“瑞昌”號試航,就是文章開頭的一幕,標誌著企業發展進入高潮階段。

改革開放以後,由於國際關係急劇緩和,6214廠除了維護海軍的老舊潛艇之外軍品訂單幾乎歸零,6214廠不等不靠,決意主動尋找商機,拓展民品市場,為外商生產鑄鐵管和法蘭,甚至嘗試製造汽車啤酒罐,還試圖和德資企業合作生產電站鍋爐,但大多不了了之。

現在,這片佔地面積127萬平方米的昔日軍工廠,已經成為江西江州聯合造船有限公司。四十多年前的建設者們在這裡灑熱血,獻青春,用雙手雙腳建廠房蓋宿舍,現在工廠改制,人去樓空,留下一些年邁的老工人和家屬,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神祕與輝煌。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淺談豹式坦克,德國在二戰中的巔峰之作,卻還是擋不住紅色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