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向法國訂購的“陣風”戰鬥機開始交貨,讓印度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彷彿有了這款法國製造的三代半戰鬥機,印度空軍就可以大片天下無敵手了。但問題在於,這款先進戰鬥機的交貨,根本就無法扭轉印度空軍戰力消退的頹勢。畢竟,這種單價超過2億歐元的戰機,讓印度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經費根本就無法採購足夠的數量以替換老掉牙的米格飛機。
更何況,印度中國產的光輝戰鬥機的效能和數量又遲遲未能滿足軍方的要求,因此,據光明網最新報道稱,印度空軍司令達納爾日前在一次空軍專題研討會中指出,印度空軍規模目前已跌至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如不採取實質性措施,印度空軍實力將無法與該國的戰略地位相匹配。
據達納爾介紹,印度空軍規模已從原來的42個作戰中隊縮減到目前的31個,而且飛機狀況非常糟糕。而作為中國產主要機型的“光輝”戰鬥機專案,已經耗費了30多年至今尚未形成整體戰鬥力,導致老式的米格-21飛機不得不超期服役。
一切正如達納爾所說的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能飛起來的飛機越來越少了”。很顯然,在“印度製造”無法跟上節奏、而外購又因為官僚程式而舉步維艱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大量老式戰機支撐門面的印度空軍,實力和規模不斷被削弱也是一整必然的結果了。對此,《印度防務審查》網站指出:印度在研發和購買新一代戰機問題上一直沒有跟上節奏,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實際上,印度空軍實力的急劇縮水,與印度國防工業基礎薄弱是存在很大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就因為印度當局和軍方的好高騖遠、無法給自身軍事科技研發水平一個準確的定位,在給中國產武器裝備所提出的技術指標,往往要遠超出自身軍工產業的技術水平,本身就是造成今天印度空軍遭遇如此困境的一個最主要因素。
然而,印度的決策者似乎並沒有從之前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依然在積極發展那種技術超前的武器裝備,就在印度自行研發的“光輝”戰鬥機、經歷將近40年“光輝歷程”之後仍無法整體形成戰鬥力的情況下,據《印度斯坦時報》最新報道稱,參與研發“光輝”戰鬥機的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已經在為生產高超音速飛行器展開工作。
一名匿名政府高階官員向媒體透露,稱“用於測試高超音速武器的高速風洞等設施即將投入使用,預計屆時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將會為該設施揭幕”。看來,俄羅斯等國最近公開亮相的高超音速武器顯然讓印度大受刺激,因此不管最終能不能研發成功,先公開一下刷刷存在感也行。
眾所周知,高超音速超過5倍音速的飛行速度、以及不同於彈道導彈的機動模式和突防能力,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由於跨時代的技術難度、以及昂貴的研發投入。導致這種武器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美俄等極少數軍事科技大國能夠玩得轉。
儘管目前印度有了研發中短程彈道導彈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反艦導彈的研發和裝備經驗,但這些傳統導彈的技術與高超音速武器完全不可相提並論。更何況,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本身所參與研發的包括光輝戰鬥機、瓊瓊坦克等武器裝備,除了與俄羅斯共同研發的“布拉莫斯”導彈還算成功外,其他的專案基本都不能算成功。
很顯然,印度倉促上馬高超音速飛行器專案,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極大的投資,畢竟,即便是印度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但由於印度缺乏足夠技術儲備,必須向俄羅斯等國尋求技術支援,結果有可能導致該專案淪會為和光輝戰機、以及中國產航母一樣,因為嚴重依賴外部技術支援而成為半拉子專案。
總而言之,印度在航空和火箭技術尚未過關的前提下,就急於加入國際高超音速武器俱樂部,顯然就是在沒有學會走路的情況下就想飛天。畢竟,這種連美國在研發過程中都磕磕碰碰的跨時代武器,就目前印度的航空和導彈技術水平,根本就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專案發展。
實際上,印度在武器研發中因為技術儲備不足而導致失敗的事例很多,在中型作戰艦船建造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就急於上馬新型航母專案。在光輝戰機整體技術性能沒能達標的情況下,就考慮上馬五代機。結果怎麼樣呢,相信大夥心裡都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