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先進國家海軍的防空任務由艦載防空導彈擔負的時候,中國海軍的主力防空武器還是傻大笨粗的老式防空火炮,尤其是37毫米高射炮,儘管在70年代後期對其進行了自動化改進,但其綜合性能不要說跟國外的35毫米、40毫米防空速射炮相比,跟別提更加先進的末端防禦系統了,諸如採用加特林原理美國海軍的密集陣火炮和荷蘭“守門員”系統了,不論精度還是綜合性能,都比中國產37毫米自動防空炮高出不是一星半點。
中國海軍早在60年代中期就試圖獲得一款可用的艦載點防空導彈,也就是後來的紅旗-61防空導彈,不過,由於當時國內科技落後等因素,儘管最終在1986年定型,並少量安裝在海軍軍艦上,導彈採用單級固體發動機;彈翼成十字型配置在彈身中部,尾翼和彈翼相差45度,成X型配置在彈體尾部;導彈採用半主動連續波雷達尋的制導,彈長3.99米,彈徑0.286米,翼展1.166米,發射重量310公斤,最大速度3馬赫,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8千米,戰鬥部為連續細杆殺傷式,單發命中率64%-80%。但其效能相比國際同類產品極為落後,系統龐大,難以滿足海軍對點防空導彈的需求,這也是其裝備量很少的原因。
80年代,中國與西方關係處於蜜月期,經過多方考察,包括英國的“海狼”防空系統和義大利的艦載“阿斯派德”防空系統,最終選擇引進法國的“海響尾蛇”點防空導彈,並將其中國產化為海紅旗-7防空系統,在推出其陸基型號用於滿足野戰防空需要的同時,還將其成功出口。海紅旗-7防空導彈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最大射程13km,最小射程700m,最大作戰高度6000m,最小作戰高度5m,具有反掠海飛行反艦導彈的能力,最大過載35g,反應時間6.5s,單發毀傷概率80%。事實上,海紅旗-7並不具備艦隊的區域防空能力,不能提供艦隊級的防空,僅僅是一種點防空裝置。人民海軍在很多型號的艦艇上裝備海紅旗-7也屬無奈之舉。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在當時也引進了義大利的“阿斯派德”導彈系統,主要原因是為中國空軍提供其夢寐以求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事實上,“阿斯派德”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美製AIM-7“麻雀”導彈,義大利引進並將其中國產化之後,裝備到義大利空軍的F-104戰鬥機上,也就是F-104S,S代表“麻雀”的英文首字母。經過努力,中國產化的“阿斯派德”最終被安裝在了殲-8戰鬥機上,也就是霹靂-11空空導彈,J-8IIB第一次試射PL-11是在1992年。九十年代中期正式服役。這是中國空軍在蘇-27的R-27中距導彈之後,第一次獲得中國產超視距空戰能力。
不過,很快由於科技的進步,這種老式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就落後了,接替他們的是更為先進的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中國利用其技術,早在1994年中國推出“紅旗”-6移動防空系統,“紅旗”-6防空導彈重220公斤(彈頭重33公斤),射程18公里。一個“紅旗”-6導彈連配備1個遠端搜尋雷達和3個跟蹤/火控雷達,此外還有6輛發射車,每輛車配有兩枚(後來增至4枚)導彈。其國外同類原型就是美國海軍廣泛使用的“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不過據稱其末端防禦精度不佳,不知道紅旗-6是否有這方面的問題。由於這是甲方軍武器庫中的一種美式武器,很久以來都沒有得到曝光,知道2015年閱兵,才得以被公眾所了解,而且其與陸盾-2000組成的彈炮結合系統,威力更大,很可能是為了彌補紅旗-6導彈採用半主動雷達指導帶來的末端精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