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今年吉林長春的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上,殲-20首次出場進行了精彩絕倫的飛行表演。中國軍網近日釋出了一組著名軍隊攝影師楊盼拍攝的殲-20飛行表演現場照片,其中一張顯示該機在桶滾中兩個全動垂尾正以驚人幅度差動偏轉,在輔助桶滾的同時起到減速板作用,深度參與飛行控制。

實際上,殲-20身上除了中國獨創的升力體邊條鴨式佈局外,該機的全動垂尾堪稱其氣動設計的最大亮點。

所謂全動垂尾,就是取消了傳統垂尾的方向舵設計,整個垂尾翼面能整體偏轉。這麼設計好處是大幅增加了控制面效率。全動垂尾只要整體偏轉少許就能產生很大偏航力矩,提高了操控效率,有利於飛機的超音速巡航。

所以在航空史上,以超音速能力見長的SR-71“黑鳥”偵察機、A-5“民團團員”艦載攻擊機、TSR.2戰鬥轟炸機都採用了全動垂尾設計。在全球現有三種雙發重型五代機中,中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蘇-57也採用了雙外傾雙外傾雙全動垂尾設計,凸顯其超音速巡航設計重點。

除了超音速飛行外,殲-20的全動垂尾還有以下功能:

首先由於全動垂尾效率的提高,所以殲-20的雙垂尾在尺寸上比採用傳統垂尾設計的F-22大幅縮小,有利於降低其側向雷達截面積,在隱身效能上更勝一籌。此外殲-20的全動垂尾被佈置在發動機兩側的尾撐上,位於機身最末端,與尾撐下方的腹鰭一起對尾噴管紅外輻射形成遮擋,有利於降低該機前半球紅外輻射,提高其紅外隱身能力。

其次在殲-20先進飛火推一體化航電體系中,全動垂尾還成為一物多用的重要控制面,深度參與飛行控制。例如殲-20在降落等需要減速的場合,其垂尾是同時向內側差動偏轉的,呈內八字外形產生氣動阻力使飛機減速,所以其垂尾也是減速板。

例外在同時需要偏航和速度控制的複雜機動中,殲-20的全動垂尾能同時以差動和偏轉模式工作,所以在這次飛行表演中才出現了殲-20左垂尾向左偏轉到極限位置時,右垂尾僅偏轉稍許的驚人情景。

這說明殲-20在飛控程式碼的編寫上已經達到了很高水平,使全機個操縱翼面能自動根據飛行員的操縱輸入進行偏轉,精準按照飛行員所預測的軌跡飛行。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南海通訊實現突破,你的“漂流瓶”網友可能來自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