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通過從上俯瞰轟炸機飛行的別樣視角,可以看到這兩款轟炸機的飛行的姿態,可變後掠翼機翼尤為明顯。

▲B-1B轟炸機

▲圖-160轟炸機

通過對比發現,圖-160轟炸機機身與機翼比B-1轟炸機更為龐大。事實也是如此,圖-160長54米,翼展全開55.7米,機翼面積232㎡;B-1長44.5米,翼展全開41.8米,機翼面積181.2㎡。由此可見,圖-160確實要比B-1大上一圈。

▲兩者對比圖

作為同一時期研製的兩款遠端戰略轟炸機,其使命大致相同,均為進行遠端縱深突防打擊。

先看B-1轟炸機。該機是美國為增強空中突防能力,確保“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空中力量優勢而研發的一款遠端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隨著地空導彈的發展,U-2高空偵察機被地空導彈頻繁擊落,宣告單純依靠高空飛行防禦地面火力威脅的時代結束。面對愈發先進的地空導彈,B-52亞音速轟炸機的威脅與日俱增。

因此,美國計劃研製一款具備超音速突防能力,同時兼顧隱身效能的轟炸機,B-1轟炸機應運而生(量產型為B-1B)。B-1B轟炸機不僅具備超音速突防能力,還擁有半隱身效能,這使得它比不具備隱身效能的轟炸機突防能力與生存能力更強。

▲進行超音速飛行的B-1B轟炸機

值得一提的是,每架B-1B轟炸機還可攜帶24枚LRASM反艦導彈。該型導彈射程達900公里,具有隱身加超低空突防能力。攜帶LRASM反艦導彈的B-1B轟炸機將具備較強的反艦作戰能力。

▲LRASM反艦導彈與B-1B轟炸機

再看圖-160轟炸機。1967年,蘇聯正式將研製多用途遠端戰略轟炸機擺上檯面,且要求較高,服役比B-1B轟炸機稍晚。由於當時圖波列夫設計局正在研製圖-154客機、圖-22轟炸機、圖-142反潛機,且剛好進入關鍵期,沒有過多精力參與新型轟炸機的研製,因此最開始並未參與競標。

最開始參與競標的是蘇霍伊設計局與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兩家公司分別設計出了T-4MS與M-18轟炸機方案。隨後作為觀察員身份參與其中的圖波列夫設計局也遞交了自己的T-160M設計方案,不過該方案與圖-144超音速客機過於雷同,受到蘇聯空軍科技委員會稽核人員的質疑,他們對T-4MS和M-18設計方案更感興趣。經過篩選,最終蘇霍伊設計局的T-4MS方案勝出。

▲蘇霍伊設計局的T-4MS轟炸機示意圖

▲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的M-18轟炸機示意圖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當時恰逢美國研發“F-X計劃”,即先進戰術戰鬥機(F-15)專案,出於對未來制空戰鬥機研發的考量,蘇霍伊設計局也被委以研製先進戰機重任。而此時美國的B-1專案也開始動工,新成立的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又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整備,於是蘇聯將研製遠端轟炸機的重任連同T-4MS與M-18轟炸機方案交給了圖波列夫設計局,讓其負責研製。圖波列夫設計局接收後並未採納T-4MS設計方案,而是結合M-18設計方案,研製出了T-160遠端戰略轟炸機。

▲圖-160轟炸機

這兩款轟炸機雖已服役數十年,但依舊作為主力轟炸機在各自的空軍中服役,承擔著遠端突防任務。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中美俄海軍“王牌”對比,美國的返廠,俄羅斯的在大修,一起來看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