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
作為老牌軍世強國,法國陸軍曾經有著歐洲第一陸軍的“美譽”,法國海軍其實也一直保持著很強的實力,對於軍事裝備的發展,法國人一直有著比較獨特的發展思路,這一點也體現在戰列艦上。
不走尋常路:火炮前置
代表性產品:黎塞留級戰列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歐洲主要的老牌強國元氣大傷,以至於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後,法國理論上可以擁有5艘,3萬5000噸級的主力戰艦,不過實際上,相比其他強國,法國海軍一直沒有完成這個“指標”1930年代中期,歐洲各國開始了海軍擴充,德國和義大利都是領先者,俾斯麥級已經開始建造。
其實在1932年,法國曾經建造了兩艘敦刻爾克級戰列艦,不過這兩艘戰列艦能力比較一般,對抗德國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都有些力不從心,更不要說與真正的戰列艦對戰了。
於是法國海軍開始建造黎塞留級戰列艦,與其他國家戰列艦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法國新銳戰列艦主炮塔全部前置,兩座380毫米四聯炮塔,火力輸出能力還是相當可觀的,這樣做的優勢是可以縮短戰艦的裝甲帶,有效的控制噸位,只是與同時期戰艦相比,比較另類。
能力指數非常可觀
可惜“英雄無用武之地”
黎塞留級戰列艦的主炮口徑為380毫米,基本與同時期歐洲其他戰列艦抗衡,另一大特點就是,主要防空火炮後置,其防護能力也比較出色,炮塔正面裝甲厚度達到430毫米,水線附近裝甲厚度為328毫米,還有15度內傾角,內部還有厚18毫米的防崩落襯墊。同時期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主裝甲為320毫米厚,英國“喬治五世”級主裝甲為381毫米厚。
得益於炮塔前置的設計,黎塞留級戰列艦標長247.8米,準排水量為3萬8500噸,而俾斯麥號長250.5米,標準排水量為4萬1700噸,喬治五世國王級長227米,設計標準排水量為3玩5000噸,黎塞留級噸位的有效利用率還是高的。
不過,正如一句名言:“一兩件武器決定不了一場戰爭的勝負”,比如日本的投降是總體因素造成的,蘑菇蛋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當然這根稻草確實挺重的),法國海軍因為法國在二戰中早早的投降,基本毫無作為,還被扯來扯去,幾乎完全沒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