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海軍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
9月25日,中國的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舉行了下水儀式,該級艦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它的亮相表明中國海軍在兩棲攻擊艦上的空白即將被填補。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掀起了一股發展兩棲登陸艦的潮流,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便是其中的代表。義大利在2019年5月25日下水了其新一代的的裡雅斯特級兩棲攻擊艦,準備用於替代意海軍現役的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雖然以現在的目光來看聖喬治級已經頹勢初現,但它曾經為意海軍提供了重要的兩棲作戰力量,同時也是一款很有特點的戰艦。
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在甲板上的海王直升機的機翼需要摺疊
有全通式甲板的船塢登陸艦義大利海軍的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造,該級艦的前兩艘分別於1988年2月和5月建成服役,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兩艘聖喬治級除了承擔兩棲登陸兵力投送的任務之外,其中的“聖馬可”號還專門被賦予了災害救援的職責。因此“聖馬可”號的預算是由義大利內政部劃撥的,“聖馬可”號名義上也隸屬於義大利內政部,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巧妙的變相提高軍費的手段。聖喬治級被稱為兩棲船塢登陸艦,這個名稱聽上去有些奇怪,粗略地來講海軍的大型兩棲登陸戰艦可分為兩棲攻擊艦和船塢登陸艦,這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兩棲攻擊艦採用全通式甲板設計,更便於起降艦載航空力量,而船塢登陸艦則主要注重於船內裝備承載。
進行改進過的聖喬治級在飛行甲板下一層新增一個專門用於收容登陸艇的平臺
聖喬治級之所以會被稱為兩棲船塢登陸艦,就是因為它的設計介於兩棲攻擊艦與船塢登陸艦之間,第一眼看上去,聖喬治級的全通式飛行甲板會讓人認為它是一款兩棲攻擊艦,但實際上其甲板下並沒有設定機庫,並且沒有進行大規模航空管制的能力,所以達不到兩棲攻擊艦的水平。聖喬治級的艦內空間主要用於物資裝備的運載,可以搭載316名士兵外加1200噸的物資、裝備,艦尾設定有泛水塢艙,可以容納1艘LCM-1E型登陸艇,另外在左側甲板上還設定有2部各掛有1艘登陸艇的起重機,使其總共可用的登陸艇達到3艘。總的來說,從外觀上看聖喬治級像是兩棲攻擊艦,但從本質上來講其更接近船塢登陸艦。
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噸位不大,不到8000噸
歷經改進的聖喬治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艦長133.3米,舷寬20.5米,吃水5.25米,滿載排水量7650噸,這樣的體量在這類戰艦中算是相當小。受限於艦體長度和寬度,聖喬治級只有首尾2個直升機起降點,再加上沒有甲板下機庫,所以直升機只能停放在飛行甲板上。為了儘可能地提升有限的甲板空間,聖喬治級的前2艘在本世紀初進行了一次改進,主要改進包括將飛行甲板進行延長,在飛行甲板下一層新增一個專門用於收容登陸艇的平臺,解放了之前飛行甲板上用於停放登陸艇的空間。經過改良過後,聖喬治級的甲板上可以容納2架SH-3D“海王”直升機和2架AB-212輕型直升機。
經過改進設計的“聖古斯托”號,其特徵為側面可攜帶3艘登陸艇
義大利海軍現役共3艘聖喬治級兩棲船塢登陸艦,前兩艘服役後進行了改進,而第三艘則在建造之時就進行了設計修改,主要的改進思想也是儘可能地擴大飛行甲板的面積,艦體增長至137米,舷寬增至25米,滿載排水量提高300噸,這樣一來3號艦“聖古斯托”號的飛行甲板上可以勉強塞下6架直升機,為此“聖古斯托”號還專門增設了航空管制室。除此之外,“聖古斯托”號側舷掛載的登陸艇數量還增加至3艘,在人員、物資裝備運載能力幾乎不變的情況下,更多的載具意味著“聖古斯托”號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投送任務。
義大利為阿爾及利亞建造的魔改版聖喬治級,可見其採用了全新的桅杆,其噸位也增加至9000噸
雖然義大利已經開始建造用於替代聖喬治級的新型兩棲攻擊艦,但聖喬治級的前途並沒有就此為止,2011年阿爾及利亞與義大利金融集團簽約購買一艘後勤支援登陸艦,實際上就是聖喬治級的魔改版,加強了雷達系統等船電系統以及艦上武裝,並且進一步增大艦體,滿載排水量超過9000噸,使其能夠更加適應現代兩棲登陸作戰。2015年該艦建成後立刻成為了阿爾及利亞海軍的旗艦,對於地處非洲的阿海軍來說,該艦足以對周邊國家形成強大的威懾。
日本大隅級登陸艦在設計上和聖喬治級有相似之處,但前者要大得多
結語聖喬治級兩棲船塢攻擊艦有著獨特的設計,放眼世界也只有日本的大隅級登陸艦與之相似,不過大隅級的滿載排水量約1.4萬噸,比聖喬治級又要大上不少。在聖喬治級設計之初,很可能就是為了儘可能地多搭載直升機才採用了全通式甲板的設計,畢竟其滿載排水量不過8000噸,現在很多驅逐艦的噸位都要比它更大。聖喬治級的運載、投送能力的確越來越不能滿足義大利海軍的需求,但是在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它依然擁有這不錯的外銷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