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Sukhoi Su-15(北約報告名稱:Flagon“細嘴瓶”)是蘇聯研製的雙發超音速截擊機。它於1965年進入服役,並直到1990年代仍然是前線設計之一。Su-15的設計目的是取代蘇霍伊Su-11和蘇霍伊Su-9,隨著北約引進新型,能力更強的戰略轟炸機,這些已經過時了。
開發
認識到早期的Su-9和Su-11在攔截新型波音B-52 Stratofortress“同溫層堡壘”的侷限性,特別是在雷達和飛機效能方面,蘇霍伊設計局迅速開始開發經過大量改進和能力更強的飛機。各種飛機的開發演變,包括蘇霍伊T-49,它共享Su-9的機身(包括其單臺發動機),但使用兩側相對安裝的進氣口為RP-22 Орловский-D(“鷹”)雷達(北約命名:Skip Spin“低空旋轉”)的大型天線罩留出機頭空間,以及T-5,本質上是經過大量改進的Su-11,後機身加寬,包含兩臺圖曼斯基R-11發動機。
這些導致了T-58的出現,該飛機將雙發動機與T-49機頭的改進版本結合在一起,但側面進氣口後退更多,位於駕駛艙後面。其於1962年2月5日作為Su-15被批准生產,原型機於1962年5月30日首飛。它於1963年8月5日進入服役試驗,但由於與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在新西伯利亞生產線產能上的政治鬥爭而被推遲進入服役,後者也正在製造Yak-28P。Su-15在航程以外的大多數方面都被證明是優秀的,其於1965年4月3日正式服役。次年開始批量生產,並於1967年在國土防空軍進入服役,取代了Su-9,Su-11和雅科夫列夫Yak-25。最初的Su-15收到北約報告名稱“細嘴瓶-A”。簡化的教練機版本Su-15UT(北約報告名稱“細嘴瓶-C”)沒有雷達或作戰能力,於1970年進入服役。
最初的三角翼Su-15起降特性不理想,因此蘇霍伊研究了一種新的機翼設計,該機翼設計具有伸展翼尖(增加機翼面積)和附面層控制。具有新機翼的Su-15於1969年投入生產。雖然蘇聯的命名沒有改變,但它們仍被北約稱為“細嘴瓶-D”。
同樣在1969年,開始試驗配備沃爾科夫тайфун“颱風”(Typhoo)雷達的升級版Su-15T,該雷達基於MiG-25強大的RP-25 смерч-A“旋風-A”(Tornado)雷達(北約命名:Foxfire“狐火”)。“тайфун”(颱風)被證明很棘手,只製造了10架飛機就停止了生產。接著是1971年12月的Su-15TM(北約報告名稱“細嘴瓶-E”),配備了改進的тайфун-M“颱風-M”雷達(北約命名:Twin Scan“雙重掃描”),並提供了UPK-23-250航炮吊艙或R-60(AA-8 Aphid“蚜蟲”)近距空空導彈。氣動需求導致被迫重新設計了尖頂卵形的天線罩,獲得了新的北約報告名稱“細嘴瓶-F”,儘管蘇聯的命名也沒有改變。接著是1976年具備類似作戰能力的教練機Su-15UM(北約報告名稱“細嘴瓶-G”)。最終的Su-15UM,即最後的生產型Su-15,於1979年下線。
設計局對具有更好的發動機和氣動特性,可滿足蘇聯空軍遠端戰術戰鬥機要求的升級版Su-15的各種建議均未被採納,取而代之的是米高楊的MiG-23戰鬥機。
設計
儘管Su-15的許多零件與先前的Su-9和Su-11(北約報告名稱為“捕魚籠”)類似或相同,包括蘇霍伊獨特的後機身減速板,但Su-15放棄了超音速進氣錐機頭進氣道,兩側安裝有進氣道斜板的進氣道帶有分隔板,可滿足兩臺強大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初是圖曼斯基R-11F2S-300)的需要。這一變化在機頭為強大的搜尋雷達留出了空間,最初是RP-22 Орловский-D(北約命名:Skip Spin“低空旋轉”)。早期的Su-15(“細嘴瓶-A”)像其前身一樣擁有純三角翼,但從第11批生產型開始,它們被新的翼展和麵積增加的雙三角翼取代,在每個外部掛架上方都有一個小型翼刀,並帶有吹氣襟翼,以改善著陸特性。伴隨著的是更大下反角的新平尾和降低高度的垂直尾翼。
Su-15的最高速度為2.5馬赫,爬升率為228米/秒(750英尺/秒),這對截擊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引數。起飛和著陸速度都比較高,早期三角翼“細嘴瓶-A”的起飛速度為395公里/小時(245英里/小時),機翼較大的“細嘴瓶-F”為370公里/小時(230英里/小時)。雖然操縱反應靈敏而精確,但飛機卻難以應付飛行員的失誤。
儘管Su-15具有強大的雷達,但與1980年代後期之前的大多數蘇聯截擊機一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地面控制攔截(GCI)系統,飛機由地面雷達引導至目標附近。它配備有лазурь-С“天藍色-S”資料鏈系統,該系統將指令傳送給飛行員以完成攔截。後來的Su-15TM具有воздух-1M資料鏈和САУ-58(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自動控制系統),能夠全自動執行“不干涉”攔截,直到攔截的最後時刻。
Su-15的主要武器是R-8/K-8(AA-3“阿納布”;後來的R-98)空空導彈。早期型號攜帶兩枚導彈,但“細嘴瓶-D”和後來的改型可以攜帶四枚導彈。像大多數蘇聯導彈一樣,R-98既有紅外也有半主動雷達制導改型,標準慣例是成對發射武器(一枚半主動雷達制導,一枚紅外製導),以最大概率成功命中。通常按順序首先發射紅外製導導彈,以預防紅外導彈鎖定雷達制導導彈的可能性。後來的“細嘴瓶-F”型常常攜帶兩枚R-98和一或兩對近程R-60(AA-8“蚜蟲”)導彈。新型的“細嘴瓶”有時也會在機身掛架上攜帶一對UPK-23-250型23毫米航炮吊艙,每個吊艙都裝有雙管GSh-23L機關炮。
作戰史
Su-15構成了蘇聯國土防空軍截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攔截較容易的目標,例如美國的B-52和U-2,以及英國的V型轟炸機,而將更難的目標,例如XB-70和B-58,留給更快的MiG-25P。Su-15TM的тайфун“颱風”雷達針對反對抗措施行動(而非射程)進行了優化。作為截擊機,Su-15TM的任務是使用通過資料鏈傳送的地面控制攔截(GCI)命令在自動駕駛儀控制下飛行。將僅在截擊機按命令接近目標時才打開雷達,以便為雷達制導的K-8/R-8/R-98導彈提供目標引數,雷達的高功率使其能夠“燒穿”敵人的電子對抗訊號。如果其他的全部都失敗了,那麼K-8的紅外製導改型將提供最後一次擊落入侵者的機會,以及Su-15可能攜帶的任何航炮吊艙。
Su-15針對高空截擊用途進行了優化,它具有較快的爬升率和高空高速能力,但即使是Su-15TM配備的更先進的тайфун“颱風”雷達,也缺乏下視/下射的能力。這最終導致了MiG-23P,它確實具有下視/下射的能力,成為蘇聯國土防空軍的首選資產,尤其是在北約一旦轉變為低空滲透戰術之後。即使如此,Su-15仍然是蘇聯國土防空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蘇聯解體為止。
作為蘇聯國土防空軍最主要的截擊機之一,Su-15參與了幾次對無意中進入蘇聯領空的外國飛機的攻擊:
• 其中一次攻擊是在1978年,大韓航空902航班突然轉向進入蘇聯領空,在摩爾曼斯克上空被國土防空軍的Su-15攻擊。雖然民用飛機倖免於導彈攻擊,但仍有兩名乘客喪生,這架受損的飛機隨後迫降在冰凍的湖面上。
• 在1981年的一起事件中,一架喬治亞基地的Su-15與里約熱內盧航空運輸公司的一架阿根廷加拿大CL-44客機相撞(機上的三名阿根廷人和一名英國人喪生),後者在從以色列向伊朗運送武器後,其迷航進入了蘇聯領空。蘇聯飛行員說,這次相撞是故意的,而西方航空專家則認為這是偶然的。
• 在1983年的大韓航空007航班事件中,一架薩哈林島基地的Su-15TM向在海馬島(譯者注:庫頁島外海)附近上空改變方向後進入受限的蘇聯領空的一架南韓波音747飛機開火,747的控制面由於被直接命中飛機尾部而失效。損壞嚴重的客機隨後墜毀在海馬島海岸附近的日本海,全部246名乘客和23名機組人員喪生。
Su-15還因在1975年擊落派往蘇聯領土執行間諜任務的五個偵察氣球而獲得了認可。
1968年,一架Su-15接近尤里·加加林的Mig-15超音速低空飛越,導致加加林的死亡。計算機模型顯示,Su-15穿過了MiG的"within meters"(在米以內)。
儘管Su-15大批生產(所有型號的數量為1,290架),與其他高度敏感的蘇聯飛機一樣,由於其先進的系統,它從未出口到華沙條約組織或任何其他國家。據報導,一些Su-15於1972年在埃及部署,但由蘇聯機組人員使用。一度,Su-15被考慮用作攻擊機,但結果是它作為截擊機過於專業,無法用作該用途。
蘇聯解體後,Su-15於1993年突然從新的俄羅斯空軍退役,以遵守《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大多數匆忙報廢,讓給了更先進的截擊機,包括Su-27和MiG-31,但一些則保留在儲備倉庫中供緊急使用。在烏克蘭,最後的Su-15(在克拉馬托爾斯克和貝爾貝克)已於1996年退役。
改型
T-58
Su-15的原型機。
Su-15 (Flagon-A)
第一個生產改型。
T-58VD (Flagon-B)
在機身中部使用三臺科列索夫升力噴氣發動機的一次性原型機。未批量生產。
Su-15UT (Flagon-C)
自1970年開始使用的沒有雷達和作戰能力的教練機改型。
Su-15 (Flagon-D)
自1969年開始製造的配備伸展翼尖的改型。
Su-15T (Flagon-E)
配備了沃爾科夫тайфун“颱風”雷達的改型。
Su-15TM (Flagon-F)
自1971年開始使用,改進的Su-15T改型,配備了“тайфун-M”(颱風-M)雷達並附加了氣動改進。新的天線罩設計可改善雷達效能。
Su-15UM (Flagon-G)
Su-15TM的教練機改型,沒有雷達但具有作戰能力,於1976年至1979年之間製造。
U-58UM
配備“тайфун-M”(颱風-M)雷達的Su-15UM原型機,沒有進入批量生產。
Su-15Sh
計劃於1969年提供的超音速對地攻擊機。沒有製造。
Su-15-30
計劃的改型,共享MiG-25的雷達和導彈;沒有製造。
Su-15bis
經過改裝的Su-15TM,配備加力推力為69.9千牛(15,652磅力)的R-25-300發動機,以改善效能;已批准用於批量生產,但由於發動機短缺而沒有製造。
Su-19 (T-58PS)
計劃配備圖曼斯基R-67-300三轉子渦扇發動機的先進改型,每臺發動機可產生78.44千牛的加力推力。蘇霍伊Su-19將有尖拱翼,配備了新的下視/下射雷達的改進型航空電子裝置和導彈附加掛架。沒有製造。
西方的一些報告表明,Su-15TM也被命名為Su-21和Su-15UM被命名為Su-21U。這些報告顯然是不正確的。Su-21命名保留給Su-17M4,但從未使用過。
經營者
前經營者
前蘇聯
•蘇聯國土防空軍
俄羅斯
•俄羅斯空軍
於1994年全部從前線退役,但一些也許仍留在緊急軍需儲備品倉庫中。
烏克蘭
•烏克蘭空軍
於1996年退役。
用途:截擊機
國籍:前蘇聯
製造商:蘇霍伊
首飛:1962年5月30日
採用:1965年
退役:1996(烏克蘭)
狀態:退役
主要使用者:蘇聯國土防空軍,烏克蘭空軍
生產時間:1965–1979年
製造數量:1,290架
規格(Su-15TM)
一般特徵
機組:1人
長度:19.56米(64英尺2英寸)
翼展:9.43米(30英尺11英寸)
高度:4.84米(15英尺11英寸)
翼面積:36.6平方米(394平方英尺)
空重:10,760千克(23,722磅)
總重量:17,200千克(37,920磅)
最大起飛重量:17,900千克(39,463磅)
動力裝置:2臺圖曼斯基R-13-300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每臺幹推力為40.21千牛(9,040磅力),帶加力為70千牛(16,000磅力)
效能
最高速度:2,230公里/小時(1,390英里/小時,1200節),配備2枚K-8或2枚R-60空空導彈在12,000米(39,370英尺)高度時
最高速度:1.81馬赫
航程:1,380公里(860英里,750海里)
作戰航程:725公里(450英里,391海里)
轉場航程:1,700公里(1,100英里,920海里)
實用升限:18,100米(59,400英尺)
過載限制:+6.5
爬升率:228米/秒(44,900英尺/分鐘)
翼載荷:555千克/平方米(114磅/平方英尺)
武器裝備
機炮:2個UPK-23航炮吊艙,每個配備2門23毫米格里亞澤夫-希普諾夫GSh-23L自動機關炮,位於機身掛架上
掛載點:6個掛載點,最大承載能力為1,500千克(3,300磅),可以攜帶以下組合:
火箭:用於S-5火箭彈的UB-16火箭吊艙
導彈:
4枚K-8空空導彈
2枚R-60空空導彈
炸彈:FAB-500普通航空炸彈
航空電子
雷達:“тайфун-M”(颱風-M)
探測距離:
高空飛行目標:70公里
低空飛行目標:15公里
鎖定距離:
高空目標:45公里
低空飛行目標:10公里
角度範圍:
垂直:+ 30°/ -10°
水平:+/-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