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從距離岸邊200多公里的發射點返回陸地時,手機剛恢復訊號就收到了幾百條訊息,很多同學和老師都向我發來祝賀。”近日,在南京理工大學舉行的“航天與運載火箭”學術報告會上,該校78級校友、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總指揮李同玉與280餘名師生分享了今年6月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實現首次海上發射的經歷。今年是李同玉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的第30個年頭,任時光荏苒,這位航天人始終堅守航天報國初心,踐行建設航天強國使命。

航天精神代代傳承

高考制度恢復後的第一年,16歲的李同玉考入華東工程學院(南理工前身)三系學習火工品專業。本科畢業後,李同玉在湖南一家兵工廠從事了4年工藝設計工作。1986年,李同玉再次回到母校的化工學院,攻讀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金家駿教授。20世紀50年代,金家駿教授曾與任新民、周曼殊聯合給中央軍委寫信,提出了在中國研製火箭武器和發展火箭技術的建議,可謂是推動中國火箭事業發展的先驅。跟隨金家駿教授求學時,這位老先生早已年過花甲,但他嚴謹的科研作風,謙和的為人品性對李同玉產生了深遠影響。“金教授現在已經一百歲的高齡了,但他對新概念、新技術接受很快,思想一點也不陳舊。他不僅傳授我們知識,還會與我們探討未來和人生,導師都把研究生當寶貝疙瘩一樣對待,有一碗水絕不會少我們半碗。”

研究生畢業後,懷揣著對航空事業的熱愛,李同玉去往北京,開啟了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職業生涯。30年間,他從參與導彈的研製做起,先後在技術、市場、國際合作、管理等不同崗位工作,直至成為總指揮。

回首自己在研究院的發展歷程,李同玉始終把“傳承”掛在嘴邊。研究院裡大師雲集、群星璀璨,但這些前輩對年輕人總是“問一答十”,竭力提攜。就像老一輩對自己言傳身教一樣,李同玉對研究院的新人也是如此,“通過老同志的傳幫帶,讓年輕人在實踐中交流成長,把知識貢獻給社會和國家,時刻為國家準備著,而不是為升職準備著”。

要對成功懷有敬畏感

火箭在空間站建設、月球取樣返回、火星探測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以及科學實驗、軍事航天建設、民商衛星發射等工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火箭雖是在天上飛的,但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因而點火前的所有地面工作容不得一絲差錯。

1996年2月15日,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執行首飛,將國際通訊衛星組織所屬的一顆商業通訊衛星送入軌道。此次發射是長三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重達4噸的通訊衛星,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使節受邀在美國觀看發射直播。然而點火起飛後約2秒,火箭飛行姿態便出現異常,約22秒後,火箭頭部墜地,撞到離發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隨即發生劇烈爆炸,星箭俱毀,李同玉在任務指揮中心轉播臺前目睹了這一切。這次失敗在他心中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印記,自此之後,每一次發射前,儘管已經通過無數次計算、模擬軌道執行,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差錯,他的手心仍會緊張到出汗。“做航天事業不僅需要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要對成功懷有敬畏感,不要做令自己後悔的事。”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黃海海域實施發射,成功將7顆衛星送入約600公里高度的圓軌道,填補了中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空白,為中國快速進入太空提供了新型發射模式。談及此次“長十一”海上首秀,李同玉介紹,以往在陸地上發射火箭,是以光纜連線後端裝置與點火系統進行控制,但海上發射則要求發射船與保障船之間通過無線進行測量、發射及控制。團隊經過一年多的實驗準備,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題,實現了首次遠距離無線測發控等多項創新,這背後凝結著集體的智慧和汗水。

“中國航天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黨和國家的支援,靠全國人民的關注,也要靠航天人的熱情和創造力。”談到青年一代成長,李同玉寄語有志從事航天事業的年輕學子們,打牢科學理論基礎,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堅定航天報國的初心與建設航天強國的使命感,一代一代地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作者:崔玉萌 王璐 何佳芮 編輯:謝長美)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美空軍也差錢,僱傭大量民間飛行員來“陪練”,耗資6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