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是當今世界的頭號霸主,其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科技也最為發達,在軍工領域亦是獨佔鰲頭,能夠研發從核潛艇到航母,從主戰坦克到戰略導彈,從鐳射武器到電磁炮的全套新式武器。這些武器的效能和水平大都位於世界前列。在世界軍用品出口市場上,美國佔了約三分之一的份額,每年高達百億美元。
美軍進口概括:列世界第12大武器進口國
美國大量外銷軍火的同時,也在不斷購買別國的武器裝備。目前,美國是北約五大軍品進口國之一。在西方研究者排列的2012-2016年全球武器進口國中,美國則排12名左右,每年的進口額度則達數十億美元。這些武器,上到戰機,下到步槍,既有盟友合作的產品,也有假想敵的裝備。
甚至貿易戰也無法阻擋美國外購軍品的步伐。2018年中,美國和歐盟陷入貿易戰的陰影中,彼此為對方的產品增加關稅。但就在同時,美軍高調購入歐洲的多項昂貴先進武器的計劃。例如,海軍選擇挪威康斯伯格公司研發的“海軍打擊導彈”(NSM),作為新一代艦載反艦導彈;海軍陸戰隊採購英國BAE公司出品的新一代兩棲戰鬥車;陸軍在其改進“斯特賴克”車族中選入幾種歐洲軍工企業提供的武器系統和改裝方案。上述武器系統,包括後續零部件採購、保養維修和系統融合的成本,有望高達數十億美元。
原因之一:術業專攻,擇優選取
第一個原因,就是學習他人的長處。美國雖然擁有全球最全面最先進的軍工系統,但這是從整體上而言。具體到每個單個軍用品領域,因為諸多原因,是存在其他國家領先美軍的。尤其美國雖然從19世紀末就成為全球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但其軍工科技全面爆發也就是冷戰開始之後的事。更何況由於領土孤懸海外,一方面增強了本身的安全,獲得極為有利的戰略地位,另一方面也使得美軍失去了一些磨鍊機會。即使先進美國在全球各地到處駐軍、挑起爭端,但這種有限度戰爭並不能保證美國在所有領域都獲得優勢。
例如說,近期美軍購買的“鐵穹”防空系統就是個典型例子。以色列作為經濟發達、土地面積狹小、人口較少的國家,多年來都疲於應對哈馬斯等反以武裝的火箭彈襲擊,可謂是身經百戰。而美軍整個冷戰時期的假想敵都是蘇聯的鋼鐵洪流,對於準備不足。目前美軍採用的萊昂納多公司頂置式炮塔安裝"毒刺"防空導彈。其對抗精確制導的空對地導彈固然力不從心,甚至對武裝直升機也是上氣不接下氣。面對5-10公里外的敵機根本就夠不著。這時候引入以色列的鐵穹,產生的效果確實非常明顯。
再如同期在北約軍演中被美軍裝上坦克的“戰利品”系統,是以色列陸軍裝甲部隊應付非正規軍的火箭彈、小型反坦克導彈的精良裝備。這類襲擊,直到2001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才需要不斷應,在這方面屬於絕對短板。相反,以色列的坦克在冷戰時期的幾次中東戰爭就經受考驗,後期更是以面對巴勒斯坦武裝的治安戰為軍隊的主要日常活動,在這方面有充分的經驗教訓積累。故而以色列人研發的戰利品系統確實是治安戰坦克的優質裝備。這對於當前的美軍,恰好能補足其短板。
在槍械方面,美軍同樣如此。美軍採購外國槍械的歷史是很長的,包括現在美軍的諸多槍械,都是來自海外。例如,M240機槍是比利時FNMAG機槍的美國版; M27自動步槍是德國HK416步槍的改進型; P226手槍、MP7衝鋒槍等都源自德國槍械。至於民間採購外國槍支的就更多了。在冷戰後期,中美關係進入蜜月,大批中國56式半自動步槍來到美國,成為美國槍械愛好者的珍寶。56式可靠的效能、出色的射擊精度、便利的保養和低廉的價格,使得其獲得美國人的青睞。
美軍甚至打算為自己的特種部隊裝備俄國AK系列步槍。因為這款步槍不但皮實耐用,而且在中東地區可以更方便地獲得彈藥和零配件補充。當然,鑑於美國和俄國的特殊關係,美軍不可能直接向俄國購買AK步槍。他們打算在美國境內自己生產俄羅斯武器,包括AK系列突擊步槍和大口徑NSV“岩石”重機槍。軍隊招標要求在美國國內完全生產零件和材料,製造人員也必須是美國公民,同時還會對其進行改進,諸如提高人機功效和射擊精度等,滿足美軍特種部隊的需要。
另外,德國G28狙擊步槍、義大利伯萊塔M9手槍、瑞典AT4火箭筒、比利時M249機槍、SCAR突擊步槍這些,都被美軍廣泛採購並引進。實際上,正是因為聚集眾家之長,才使美軍擁有強大戰力。
原因之二:造不如買,省時省錢
第二個原因,就是現代武器領域眾多,重起爐灶研發一個新的專案,不但需要大筆的研發經費,而且還要耗費很多時間,可能耽誤使用。我們之前的系列文章曾提到,從冷戰後期開始,美軍有不少新式武器研發專案,耗資數億美元乃至數十億美元之多。可是等到費勁巴拉搗鼓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發現或者達不到預想的效能,生生玩廢了;或者雖然產品出來了,但已經時過境遷,不再適宜新的戰場環境,淪為雞肋,這就意味著投入的金錢和人工全部打了水漂。即使沒有發生上述兩種悲劇,漫長的研發也會使得成本急劇提升。這些研發成本攤入後,又會增加產品本身的銷售門檻。
相對來說,直接購買外國尤其是盟友的成熟產品,就會簡單得多。首先是成熟產品的可靠性更強,功能如何,優點劣勢怎樣都是經過測試甚至實踐檢測的,專案更靠譜,不會出現白白燒錢的慘劇。其次,直接採購產品時間上也更划算。畢竟很多時候戰場等米下鍋,是不可能慢慢去自己研發的。其三,採購產品也無須龐大的前期研發費用投入——雖然這些費用肯定也會被賣家攤入成本單價中,但畢竟美軍採購的只是一部分,不需要承擔大多數研發成本。
當然,美國畢竟是財大氣粗的主。他們的買,不是單純買過來原封不動,而往往會結合自身的需要和技術實力,對其進行改進。經過改進後的進口武器,不但更適宜美軍需求,往往在效能上還可以獲得不少提高,甚至凌駕到原產武器之上。這時候,美國又可以反過來憑藉改進產品賺錢了。
這其中,英國的“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鷂式戰鬥機是冷戰中後期北約的一款主力垂直起降戰鬥機,尤其適宜於輕型航母和兩棲艦。60年代,該機原型機剛研製出來,美國便在第一時間購買了6架原型機進行研究。此後,等“鷂”式戰鬥機正式服役,美國購買了100多架,並進行了區域性改動和優化。這就是大名鼎鼎的AV-8A。後來,美國在此基礎上又相繼研製生產出AV-8B戰鬥機和AV-8B夜間戰鬥機等多種型號。由於AV-8系列集合了英美兩家特長,技戰術效能優異,最後英國空軍反而從美國購買了部分AV-8B戰鬥機。
原因之三:知己知彼,有效應對
美國採購外軍武器,還有一方面應用是為了知己知彼。某些武器雖然效能並不比美軍自身的武器先進或適用,但卻被美軍的潛在對手和假想敵所普遍使用。那麼美軍就會購買這樣的武器,藉此來對潛在對手和假想敵的裝備效能、優劣進行詳細調查、測試,甚至可以將這些敵方武器作為“靶子”,安排針對性的對抗演練。如此一來,未來可能爆發的衝突中,美軍便佔據了經驗與資訊方面的起手。
這裡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採購中國的殲7。在冷戰時期,蘇聯的米格-21是美國空軍的心腹大患。美軍為了獲得米格-21的諸多情報,採用了各種手段。比如在薩達特上臺後,從埃及採購蘇聯支援的米格-21,還讓以色列方面幫忙偷取。而在中美關係正常化之後,美國花費巨資從中國購買了30架殲-7。因為殲-7戰鬥機實際上是米格-21的中國版本。美軍擁有批量殲7後,就能模擬米格-21編組隊伍,從而更全面、多層次對這款戰機進行分析。
美國內華達沙漠中的內利斯空軍基地,有一支美國空軍4477“紅鷹”中隊,相當於咱們的朱日和藍軍。這支部隊專門裝備假想敵國家武器裝備、假扮假想敵軍作戰,來為美國空軍提供“磨刀石”,幫助其學習和積累空戰經驗。美國各種途徑進口的蘇俄制米格-17、米格-21、米格-23等,都被編排在內,然後組織美軍飛行員駕駛美國戰機與之進行各種對抗訓練和演習。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飛行員的實戰能力,也能在未來對潛在敵機套路有更甚理解。
美軍還很善於根據實戰的結果部署下一步的採購。例如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是為數不多能夠威脅到美軍的武器,也是薩達姆對抗美國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就設法購買了飛毛腿導彈,然後在導彈上安裝感測器,進行發射,同步監控蒐集飛毛腿在速度、高度、軌跡等方面資訊。這樣,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對飛毛腿已經了如指掌,攔截十拿九穩。薩達姆的飛毛腿再也不能取得十餘年前的戰果。
根本原因:資本博弈與技術分工
歸根結底,美國購買別國武器的原因,一是資本的博弈。美國的軍工多是私人企業,資本以逐利為核心。而美國經濟發達,本土的人力資源價格昂貴。所以,對利潤不足甚至存在風險的專案,美國軍工集團未必有積極性去投入研發。這種情況下美軍採購相對價效比高的外國軍品是很自然的。尤其對於一些技術含量不高,替代性較強的中低端用品和消耗品更是如此。比如子彈,本身製造不難,需求量又巨大。如果全部放到美國本土製造購買,既沒有必要,又會產生高額成本,因此美軍從世界各地包括一些非軍事強國和地區採購。據報道,中國臺灣省過去數年就向美國銷售了數億發子彈,每發子彈賺取的利潤摺合人民幣0.11元。
其二就是世界範圍技術分工。隨著人類科技不斷髮展,在各個領域技術細分都是越來越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做到包攬全部技術專案,即使是美國這樣擁有3億人口的大國。這種情況下,關係友好的各國之間互通有無,選擇性地共同搭建一個全覆蓋軍工體系也就很自然了。尤其美國現在還是全球霸主的地位,擁有眾多科技發達的盟友,可選擇面還是很多。這種技術上的互用,還能避免閉門造車,從而促進本身軍工體系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