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隨著中國購買的蘇35逐步形成戰鬥力,如何更好的讓其融入我軍的作戰體系,發揮最大的作用,成了必須妥善處理的問題。

蘇35作為蘇27系列的最新改進型號,融合了俄羅斯多年的科研成果,在各個方面的效能都有很大改善,尤其是其“雪豹”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效能非常強悍,繼承蘇聯遺產的俄羅斯在無源相控陣雷達領域造詣很深,如果算上蘇聯時代,其無源相控陣雷達(簡稱PESA)已經發展了三代。

從米格31的“掩體”PESA開始,作為世界上第一種戰鬥機用的PESA,它賦予了米格31真正的多目標攻擊能力,那麼原先機械掃描雷達時代的多目標攻擊能力是假的嗎?還真是,就比如大名鼎鼎的F14“雄貓”戰鬥機的雷達AWG9,號稱能跟蹤24個目標,並同時用“不死鳥”遠端空對空導彈攻擊其中最具威脅的6個目標,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因為要達到這一理論,6個目標必須偽裝一成一個目標,靠的很近,就象疊羅漢一樣,沒辦法,機械掃描的速度低呀!力矩馬達要驅動沉重的天線,就象一個人揹著重物一樣,能走多快呢?俄羅斯的MP710雷達的持續旋轉速度最快也就是6圈每分鐘,即每秒鐘36度,但MP710只是搜尋雷達,它的重新整理率只能滿足搜尋要求,而機載雷達是搜尋+火控雷達,它必須滿足火控要求,要攻擊方位差很大的目標時,從一個目標轉換到另一個目標最少需要一秒時間,要知道噴氣式飛機的機動速度是很快的,要對其達到火控級別的鎖定,必須採用高脈衝重複頻率的密集脈衝,下一個脈衝就有可能捕捉不到上一個脈衝的目標,就象打遊戲時的重新整理率不夠會掉幀一樣,目標好像有了瞬移能力,一下子從一個地方跑到了另一個地方,這樣發射出去的導彈就有可能丟失目標。導彈跟蹤雷達是清一色的相控陣雷達不是偶然的。

米格31早在1981年就裝備了相控陣雷達

相控陣雷達則是用電的方式控制雷達波束的指向變化,大家一定都知道電能的傳播速度是光速,相控陣雷達具體是使用“移相器”來實現雷達波束轉動的,由移相器設定指向角度再送往天線,對於PESA來說是通過天線上的輻射單元來發射訊號的,輻射單元相當於一個個微型的天線,波束移動速度可以達到毫秒級。

雪豹雷達的工藝還是有不小進步的

雪豹雷達在對空作戰模式下可同時跟蹤30個目標,並同時引導8枚主動雷達導彈進行攻擊,攻擊過程中允許其中4個目標的距離超過300千米,這表明其功率強勁,可用高增益窄波束同時鎖定4個不同的目標,並用KS172之類的遠端空對空導彈發起攻擊,中國並沒有引進這種導彈的任何報道,因為殲16已經展示過了射程超過400公里的遠端空空導彈PL21,此前中國已攻克了引進的蘇30戰機同PL12導彈的整合問題,且俄羅斯在出售蘇35的時候,已經同意提供援口原始碼,將PL21同“雪豹”整合應該也不成問題。

殲16掛載的PL21,鋒芒四射

雖然中國的新一代戰機已經普遍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為區區24架蘇35改裝有源陣卻有些不值得,連引進數量達上百架的蘇30都沒這個待遇,看來為蘇式戰機更換中國產雷達的工作量確實不小,但利用雪豹雷達超遠的探測距離,多機編組形成一道快速的警戒線,而且可以直接發射導彈進行攻擊,這種模式還是有很大價值的,這比中國空警2000和空警500這樣的專職預警機的佈署速度要快得多,非常適合攔截突然出現的目標,例如最近殲10攔截的高空偵察氣球,如果有蘇35的四機預警-攔截編隊,這個任務會更快、更好的完成。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巴西海軍出售唯一航母,曾經計劃大幅度改進,提高全面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