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F-117“夜鷹”隱身戰鬥機早在十年前便已退役了。作為《作戰飛機月刊》紀念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廠”成立75週年的標誌性機型,我們在此回顧了“夜鷹”的歷史,並對為什麼還有一些F-117繼續在祕密地飛行進行了評價。

一支F-117A四機編隊與F-22A雙機編隊,從照片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夜鷹”的輪廓。照片攝於該型戰機即將退出現役前

背景概述

在“不列顛之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體化綜合防空系統(IADS)的有效性,儘管此類系統當時還只是處於一種初出茅廬的雛形狀態;然而,它描繪的卻是未來一個國家防空系統的藍圖,並被東西方兩大陣營所接受和採用。到了越南戰爭時期,隨著戰事的愈演愈烈,美國人發現,自己面對的是得到了蘇聯和中國支援的北越對手。其結果就是,美國空軍喪失了突然性這一因素,損失急劇增加。為了改善居高不下的戰損率,對任何一支準備突防有防禦的敵方空域的打擊機群來說,對敵人的防空系統採取壓制戰術(SEAD)就成了一項必要的選擇。飛機通過拋灑熱焰彈和箔條製造一條“干擾走廊”,而電子攻擊機則要努力干擾敵人的雷達和通訊,同時新組建的“野鼬鼠”部隊則負責壓制“薩姆”地對空導彈和高炮陣地。這樣一來,在越南戰爭快要結束時,美軍參與大規模空襲的飛機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任務是攻擊主要目標。

越南戰爭期間,正在躲避薩姆-2導彈的F-105D戰鬥轟炸機

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期間,短短18天之內,以色列空軍就損失了109架飛機,其中大部分都是雷達制導的“薩姆”系列導彈或高射炮的犧牲品。五角大樓的分析人士預測,如果歐洲爆發全面空戰,北約的航空兵力在兩個星期的時間內就會被大量殺傷。在極度危險的空域內對航空作戰力量進行基本的重新評估變得迫在眉睫。

1974年,美國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了一系列競標活動,這些競標的最終結果,就是1977年10月10日與洛克希德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一年、價值1110萬美元的合同,要求研究“先進技術飛機‘A’”(ATA“A”)的概念。這是一種具備非常低的可探測性的單座攻擊機,需要能攜帶5000磅(約2268千克)重的有效載荷,並且具有400海里(約740千米)的不加油航程。隨著“臭鼬工程”團隊不斷開展工作,很明顯洛克希德公司的這一精英部門已經將這一問題轉化為如何減少雷達截面積(RCS)值,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明顯的作戰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到1978年夏天,美國空軍正式將“先進技術飛機‘A’”專案推進到了全尺寸發展(FSD)階段,這是項前所未有的研發活動。

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先進技術飛機‘A’”全尺寸模型正在雷達目標散射(RATSCAT)裝置上進行雷達橫截面測試

美國軍方籌備了祕密資金,向參議院各委員會的主要政府官員介紹了該計劃。1978年11月,專案獲得了保密代號“大趨勢”(Senior Trend),洛克希德公司也獲得了生產20架可用飛機和5架全尺寸發展樣機的全面工程開發合同。

前所未有的祕密

對洛克希德公司和美國空軍來說,很明顯,在這種革命性飛機上所應用的工藝和技術是可以(被敵人)複製的,在這種刺激下,人們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措施,以保護這種“易壞”資產——甚至就連“F-117”這個編號的指定也沒有遵循標準的軍機命名協議。相反,該編號源自第6513“紅帽”測試中隊使用的一套高度機密的飛機代號系統,這一系統原本是第6513中隊用來指代祕密評估的外國飛機的。例如,之前有架前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1F-13“魚窩”戰鬥機就被重新賦予了YF-110B的編號。類似的,前敘利亞空軍的米格-17F“壁畫-C”也被稱為“海弗鑽頭”和“海弗渡船”,分別被賦予了YF-113A和YF-114C的編號。甚至F-117的機身序列號也與可以向外界公開展示的那些機型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事實上,F-117原型機的序列號“780”源於其計劃的首飛日期(1980年7月),儘管該日期最終被證明過於樂觀了。

洛克希德公司按合同製造了兩架“海弗藍”技術驗證機,上圖所示的“海弗藍2號”是架低RCS飛機

選擇試飛F-117的部隊是1979年10月15日成立的第4450戰術大隊。為保證安全,該大隊被稱為“A部隊”,其直接向戰術空軍司令部的作戰總監負責,而不是下面那些有編號的航空隊。

雖然與原型機有關的工作繼續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伯班克開展,但該飛機的隱蔽作戰基地——託諾帕測試靶場正在開始實施全面的建設計劃。該測試靶場位於內華達州測試和訓練場的西北角,這個偏遠的地方之前已經是高度機密的第4477測試和評估中隊(即“紅鷹”中隊)的所在地,他們在此駕駛蘇制飛機,作為訓練一線飛行員的終極對手。

2008年4月22日,最後四架F-117戰機從帕姆代爾出發,飛往託諾帕測試靶場的封存基地

為迎接“夜鷹”的到來,託諾帕測試靶場的跑道延長了,還增設了一座新的控制塔臺、燃料和武器存放區,以及永久性住房和新的機庫。託諾帕測試靶場的建設工作於1982年7月初完成,並且匆忙調入了20架A-7“海盜Ⅱ”攻擊機,以便作為該基地名義上的“下轄裝備”。託諾帕測試靶場的總部設在內利斯空軍基地,他們被稱為“P部隊”。第4450測試中隊被賦予了“I部隊”的代號,而駐託諾帕測試靶場的“A部隊”下屬的第1分隊則被命名為“Q部隊”。

所有的F-117都是在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市的“臭鼬工廠”的生產設施內製造的

前往託諾帕測試靶場需要搭乘由拉斯維加斯發出的,週一去、週五返回的通勤航班。該航班由民營承包商Key Airlines航空公司運營,這家航空公司最初使用的機型是波音727,後來被波音737取代。

1982年8月23日,美國空軍接收了第一架作戰型“夜鷹”,這是架序列號為80-0787的F-117飛機;11天后,序列號為80-0786的第二架“夜鷹”也加入了美國空軍。當年9月,第4450戰術大隊下屬的第1分隊番號被改為第4452測試中隊,當時該中隊只有2架飛機。1982年10月15日夜,艾爾•惠利(Al Whitley)少校駕駛著“夜鷹”進行了首飛,他也由此成為首位駕駛F-117這款黑色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在其職業生涯後期,惠利少校繼續指揮託諾帕測試靶場內的F-117聯隊。

每位F-117飛行員都會獲得一個唯一的“匪徒”代號,共有557名F-117作戰飛行員獲得過這類代號。第一位獲得者就是艾爾•惠利少校,他的代號是“匪徒150”;最後一位獲得者是大衛•古德芬(David Goldfein)准將,他的代號是“匪徒708”

至1983年10月28日,“大趨勢”專案被認為已經獲得了有限的初始作戰能力。在確認了該機型的作戰潛力後,軍方的採購計劃增加到了57架飛機(最終總數為59架)。這一決定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需要額外成立2箇中隊。為此,1983年7月,綽號為“夜行者”(Nightstalkers)的“L部隊”成立;1985年10月,綽號為“死神”(Grim Reapers)的“Z部隊”成立。不久之後,這兩支部隊分別被重新命名為“第4450測試中隊”和“第4453測試與評估中隊”。

挫折

F-117的飛行員們此時猶如夜間蝙蝠般的存在:他們白天睡覺,只能在夜間飛行。這一點是被嚴格要求的,長此以往也讓飛行員們疲憊不堪。1986年7月11日和1987年10月14日夜,雖然天氣條件極佳且能見度良好,但美國空軍還是因為事故損失了兩架F-117,兩名飛行員均未能彈射而不幸遇難。

洛克希德公司的首席試飛員哈爾•法利(Hal Farley,代號是“匪徒117”)於1981年6月18日凌晨時分駕駛F-117原型機從格魯姆湖基地起飛,完成了首飛

調查發現,這兩架飛機都沒有出現機械故障的跡象,因此這兩起可怕事故的可能原因是飛行員疲勞和空間定向障礙。1987年10月20日,在飛機失去動力後,布魯斯•蒂加登(Bruce Teagarden)少校從他的A-7D中安全地彈射了出去。不幸的是,這架“海盜Ⅱ”撞上了印第安納波利斯機場附近的華美達酒店,造成9人死亡。蒂加登少校後被免除了所有的罪責,雖然他被公開認為是第4450戰術大隊的成員,但沒有任何人知道該單位與託諾帕測試靶場的關係,以確保“大趨勢”專案繼續保持“黑”的狀態。

這是實施“進攻能力提升計劃Ⅲ”(OCIP Ⅲ)之前的F-117座艙模擬器。通過實施“進攻能力提升計劃”,原本位於中央的紅外感測器顯示器兩側的綠色單色多功能顯示器已被彩色多功能顯示器所取代

然而,這些事件卻成了使F-117脫離“黑”狀態的觸發器。1988年11月10日,在五角大樓的新聞釋出會上,副國防部長丹尼爾•霍華德(J. Daniel Howard)舉起了一張照片,上面是架模糊的飛機。F-117大體外形的公開展示使得第4450戰術大隊此後可以在白天飛行了,這導致了一系列目擊事件的發生。由於“大趨勢”專案不再隱藏在“見不得人的世界”中,因此第4450戰術大隊退役了其費油的A-7攻擊機,並於1989年9月重新裝備了更經濟的AT-38B。1989年10月5日,部隊番號又發生了一次變化,第4450戰術大隊及其下屬的中隊獲得了新的番號:他們的上級單位,即託諾帕測試靶場內的F-117聯隊的番號被改為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第4450“夜行者”中隊和第4451測試中隊分別改番號為第415“夜行者”戰術戰鬥機中隊和第416“幽靈騎士”(Ghost Riders)戰術戰鬥機中隊。作為訓練單位的第4453“死神”戰術戰鬥機中隊繼續履行飛行訓練職責,但番號改為第417“匪徒”(Bandits)戰術戰鬥機訓練中隊。

至今仍在51區飛行的F-117

在戰鬥中亮相

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巴拿馬曼努埃爾•諾列加將軍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在經歷了多次事件之後迅速惡化。1989年12月15日,諾列加宣佈兩國之間進入戰爭狀態。喬治•布什政府決定“推翻暴君”,並下令開展代號為“正義事業”的行動,這是早就計劃好的入侵巴拿馬的行動代號。

託諾帕測試靶場的機庫由“直通滑行跑道”的一個個小機庫組成,這些小機庫六個一組。注意照片左側高高的鐵絲網圍牆圈出了一道視野良好、受到嚴密監視的“死區”(dead zone),該“死區”將機場維護作業區、機庫和其他敏感區域與基地的其餘部分分隔開來

為了支援這次行動,1989年12月19日,當地時間14時,美軍從託諾帕基地起飛了8架F-117。在完成了最初的空中加油之後,2架備份機返回基地。之所以決定使用F-117,是基於其轟炸的準確性(巴拿馬沒有雷達防空網,所以飛機是否隱身無關緊要)。從託諾帕到路易斯安那州英格蘭空軍基地的3000英里(約4828千米)往返航程需要5次空中加油,並需得到KC-10和KC-135空中加油機的支援。在參加空襲的6架飛機中,有2架在空中擔任備份,另外的4架中,2架負責攻擊哈託河(Río Hato)軍事基地,另外2架被要求分別空襲諾列加在哈託河的海濱別墅和位於埃斯康迪達(La Escondida)山區度假勝地的住所。

在這次空襲中,當情報報告顯示預定目標不在時,計劃中對諾列加住所的攻擊被取消。然而,飛816號飛機的格雷格•費斯特(Greg Feest)少校和他的僚機駕駛員戴爾•漢納(Dale Hanner)少校在哈託河軍營附近的一片空地上投下了兩枚2000磅重的GBU-27炸彈。之所以選擇這一目標,是因為在F-117空襲90秒鐘後美軍遊騎兵部隊就會跳傘搶佔哈託河簡易機場,投彈是為了震懾還在呼呼大睡的敵軍士兵並引發混亂,而不是炸死他們。在行動開始前3個小時,諾列加的部隊收到了美軍即將入侵的預警,並部署到了哈託河簡易機場。在這種情況下,轟炸結果並不像計劃的那樣有效。在攻佔哈託河簡易機場的交火中,美軍有數名遊騎兵陣亡,十幾人受傷。至於諾列加,他最初在一所教堂中避難,最後還是被抓獲並被帶到了佛羅里達州。

“沙漠風暴”行動

F-117真正接受戰火的洗禮始於1990年8月20日。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第415“夜行者”戰術戰鬥機中隊被命令從弗吉尼亞州的蘭利空軍基地起飛,部署到沙烏地阿拉伯海米斯•穆謝特(Khamis Mushayt)附近的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出動:18架F-117隱身戰鬥機在短短15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向沙烏地阿拉伯的轉場。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遠遠超出了伊拉克“飛毛腿-B”導彈的射程,但由於距離巴格達較遠,因此每次空襲需要接受3次空中加油,一次典型的任務將持續5個小時以上。

當第415戰術戰鬥機中隊部署到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執行“沙漠盾牌”任務時,其創造了“團隊隱身”(Team Stealth)一詞。照片中的這架821號飛機綽號“潛行攻擊”(Sneak Attack),是韋斯•威裡克(Wes Wyrick)少校的個人坐騎。威裡克少校在“沙漠風暴”行動中完成了32次戰鬥任務,在“聯軍力量”行動中完成了19次戰鬥任務

伊拉克的一體化綜合防空系統頗為先進,摧毀它對於廢掉薩達姆•侯賽因的中心指揮控制系統至關重要。伊拉克軍隊有400多個觀察哨用於將基本的航向和高度資料傳送到指揮所,這些資料將得到來自73個雷達報告站的補充,並提供給17個攔截作戰中心。4個戰區作戰中心控制著這17個攔截作戰中心,在這些三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樞紐建築中,可以精心籌劃伊拉克的防空工作。從一開始,F-117就係統地“肢解”了伊拉克的防空網路;接著,其他非隱身空中力量解決了關鍵的預警雷達和通訊鏈路。

1990年12月4日,“幽靈騎士”中隊也部署到了海米斯•穆謝特。1991年1月17日0點22分,三個攻擊波次的F-117飛機相繼升空,其中第一個攻擊波次將拉開“沙漠風暴”行動的序幕。這次空襲活動不僅證實了F-117飛機和隱身技術的成功,而且將徹底改變空戰的形態。

F-117正面照

在接下來的43個晚上,41架F-117隱身戰鬥機共飛行了1247個架次,總飛行時間6905小時。它們飛越了伊拉克防護最嚴密的目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轟炸效果。更重要的是,這一切發生在沒有一架飛機被擊落或擊傷的前提下。

移師霍洛曼

隨著F-117的驚人戰鬥力在全世介面前的展示,當決定將機隊從託諾帕測試靶場移師到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軍基地時,“夜鷹”又從陰影中向外邁出了躊躇的一步。在這種情況下,1992年7月8日,之前的第37戰術戰鬥機聯隊正式解散,其裝備被移交給第49戰鬥機聯隊。移師霍洛曼取消了Key Airlines航空公司讓2500多名人員每週往返工作地點的75次通勤航班,每年可節省數百萬美元。此舉還使F-117機隊能夠完全融入作戰計劃,並允許其參加一系列演習。

日落時分,從霍洛曼空軍基地起飛的兩架F-117。起初,在託諾帕測試靶場的任務只在夜間進行,以保持該專案的機密性

1992年8月4日,霍洛曼空軍基地的一架F-117A首次在一次事故中損失。這架序列號為82-0801的飛機在進入不受控制的橫滾並起火後,飛行員安全彈射。對墜機情況的調查發現,事故原因是不正確地重新安裝了引氣管,導致飛行控制系統的液壓管路發生故障並失火。

霍洛曼空軍基地的F-117A

1993年7月,裝備F-117的部隊又一次改了番號,第415戰鬥機中隊和第416戰鬥機中隊分別改名為第9“飛行騎士”(Flying Knights)戰鬥機中隊和第8“黑羊”(Black Sheep)戰鬥機中隊;不久,第417戰術戰鬥機訓練中隊也在12月被改番號為第7“惡魔”(Screamin)戰鬥機中隊。

在1993年7月開展的一個代號為“高階土豆”(Senior Spud)的低可觀測性計劃中,這架“784”號F-117飛機進行了四次飛行,可見飛機的左側機身和尾翼內側覆蓋有帶紋理的金屬表面,能夠以獨特的方式反射光

另一起霍洛曼基地的“夜鷹”墜落事故發生在1995年5月10日。不幸的是,這架序列號為86-0822的F-117的飛行員死亡,隨後的調查得出結論稱,飛行員空間定向障礙似乎是最可能的原因,這是繼之前的夜間試飛之後,再次有飛行員因為空間定向障礙而墜機。

飛行在霍洛曼空軍基地上空的F-117

折戟巴爾幹

冷戰的結束引發了南斯拉夫血腥內戰。儘管聯合國通過了好幾項決議,還派出一支聯合國保護部隊(“聯保部隊”)前去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但內戰仍愈演愈烈,並最終迫使聯保部隊撤離。1995年8月30日,北約發起了“審慎力量”(Deliberate Force)行動,對南斯拉夫境內的特定目標進行了20多天的精確空襲,並導致有關各方於1995年12月14日在巴黎簽署了所謂的《代頓協議》。

不幸的是,1998年,科索沃再度爆發敵對行動。1999年1月30日,北約表示將採取包括空襲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隨著北約部隊不斷部署到該地區,美國空軍第8戰鬥機中隊也向義大利阿維亞諾(Aviano)空軍基地部署了12架F-117。當和平談判失敗後,歐洲北約聯軍最高指揮官韋斯利•克拉克(Wesley Clark)上將下令對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發起空襲,這標誌著“聯軍力量”(Allied Force)和“貴族鐵砧”(Noble Anvil)行動的開始。這些空襲始於1999年3月24日。然而,政治因素對空襲所採取的行動方式的嚴重干預,以及國防預算削減帶來的一系列電子對抗措施的不足,給F-117造成了可怕的後果。

薩姆-3防空導彈系統使用的SNR-125“低擊”制導雷達

佐爾坦•達尼(Zoltan Dani)中校是塞爾維亞第250防空導彈旅第3營的指揮官,該營裝備了蘇制S-125“涅瓦河-M”(薩姆-3“果阿”)地空導彈。可機動部署的系統包括一臺P-18“匙架-D”預警雷達,使用甚高頻A波段150兆赫左右的頻率工作。該雷達只能在方位角和距離上對目標進行早期定位。一旦捕獲目標,其就會被移交給“低擊”導彈制導雷達系統的操作員,使用I波段的頻率範圍(8至10吉赫)進行跟蹤。接著,“低擊”雷達開始自己採集目標,根據“匙架”預警雷達提供的細節明確目標的方位角、距離、高度和速度。一旦捕獲目標,“低擊”雷達將被設定為跟蹤模式,此時系統已準備好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後,使用通過無線電資料鏈傳輸的飛行指令制導。

意識到戰鬥已經迫在眉睫後,達尼中校認為他的部隊將成為北約聯軍F-16和“狂風”戰鬥機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目標。為此,他開展了嚴格的訓練,實現了在90分鐘內將全部裝置關機,並做好準備機動到另一處地方,因為機動性是他們生存的關鍵。為了在對抗高速反輻射導彈(“哈姆”)的攻擊時更有把握,他堅持要求部隊限制操作“低擊”高頻雷達的時間——在裝置關機前最多操作20秒。

南聯盟第250防空導彈旅的薩姆-3防空導彈陣地,這種固定式陣地一開始讓南軍吃了不少苦頭

1999年3月24日,達尼接到命令,將他的營從雅科沃(Jakovo)撤出,並部署到貝爾格萊德以西思曼諾維奇(Šimanovci)附近的一處地域,等待進一步的指示。三天後,即3月27日,達尼的部隊接到命令,進入警戒狀態。該部為P-18雷達分配了四個頻率,以防止對其他P-18雷達站造成潛在的干擾。

與此同時,美軍第8戰鬥機中隊的戴爾•澤爾科(Dale Zelko)中校駕駛一架序列號為82-0806的F-117飛機,從義大利境內的阿維亞諾空軍基地升空,呼叫代號為“織女星31”。作為由8架飛機組成的首輪空襲波次的一部分,澤爾科中校攻擊的目標是位於貝爾格萊德南郊一處防禦嚴密的防空節點。根據報告,當天的天氣具有“挑戰性”,導致其他支援/打擊飛機的出動被迫取消,這一點是很關鍵的,因為其中就包括掛載“哈姆”導彈的F-16和“狂風”戰機。可以理解的是,原計劃提供電子對抗掩護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也重新進行了部署,以掩護之後到來的B-2“幽靈”隱身轟炸機的空襲。

薩姆-3防空導彈

達尼中校坐在P-18雷達的顯示器前面,收到了飛機已升空的通知。他下令讓P-18雷達開機,並指示他手下的技術人員使用分配的四個甚高頻頻率(30至300兆赫)中最低的那個進行搜尋。防空陣地幾乎立刻捕獲了25至30千米外的四個目標,從回波特徵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是隱身飛機。很快,其中一個目標進入了導彈系統的接戰區域,達尼命令用“低擊”雷達對目標進行跟蹤。雷達操作員最初只獲得了一些零星的回波訊號,但通過人工手動跟蹤,最終實現了對目標的穩定鎖定。在此期間,達尼決定違反他自己規定的20秒關機規則,因為搜尋空域沒有非隱身目標的波形返回,這樣就排除了遭受“哈姆”導彈攻擊的可能性。當地時間20時40分,“織女星31”的投彈艙門開啟(這猶如構成了一個能明顯反射雷達回波的大型角反射器),並進入了瞄準目標的航線。此時,從一架E-3預警機上發出了全站警告:“螢火蟲3,螢火蟲3”——澤爾科附近的薩姆-3導彈陣地已進入活躍狀態。但是,“夜鷹”機隊沒有配備雷達告警和定位(RWAH)裝置。現在,距離投彈還剩幾秒鐘了,澤爾科一門心思地通過下視紅外裝置跟蹤目標。只要他的GBU-27擊中目標,他就立刻關閉82-0806號F-117飛機的炸彈艙門,並努力進入預先計劃好的左轉彎。

在F-117轉彎時,從達尼的視角來看,“夜鷹”的角速度顯著增加,進一步增加了攔截該機的複雜性。不過,隨著“低擊”跟蹤雷達的啟動,達尼下令在3到5秒的時間間隔內發射兩枚V-601P導彈。

表現F-117被地空導彈擊中的繪畫作品

澤爾科事後回憶起了眼睜睜地看著兩發導彈穿透下方薄薄的雲層並爆炸的情景。第一枚導彈(這是第二發射出的導彈)未能通過“低擊”雷達的資料鏈鎖定目標,並進入了彈道飛行狀態,從飛機上方飛過,但由於導彈距離飛機較近,因此其爆炸衝擊波還是讓“夜鷹”受到了衝擊。至於重新與“低擊”雷達的資料鏈建立聯絡並獲得制導的第二枚導彈,澤爾科可以看到它徑直朝飛機撞了過來。果然,這枚導彈炸飛了“夜鷹”的大部分左側機翼,衝擊波使飛機猛地向左側翻滾,並以-7g的加速度下墜。澤爾科設法彈射了出去,僅僅1.8秒後,他就懸掛在一個完全展開的降落傘下面了。他落在了布達諾維奇(Buđanovci)村附近的一片空地上,靠近一條繁忙的道路。澤爾科的運氣不錯,落地後過了大約四個小時,他被一支由兩架MH-53和一架MH-60組成的美國空軍救援隊發現並帶回了安全地帶。公共媒體認為,“夜鷹”不再是“看不見的了”,但實際上臭鼬工廠和美國空軍都沒有聲稱過該機是“看不見的”。實際上,F-117是一架高效的第一代“低可見度”空中平臺。

佐爾坦•達尼中校和他的部隊成功地擊落了由澤爾科中校駕駛的82-0806號F-117,該機當時使用的呼號為“織女星31”

1999年4月3日,來自第9戰鬥機中隊的13架F-117參與了“貴族鐵砧”行動,並被部署到了德國境內的斯潘達勒姆(Spangdahlem)空軍基地。不久,有人發現一架F-117(可能是82-0818號飛機)在4月4日至9日間的一次空襲中受損,可能是薩姆-3導彈或高炮火力造成的。飛機受損的程度不輕,據信需要飛行員換機。但是,整件事仍然屬於機密。

在“貴族鐵砧”行動的第一天晚上,在義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一架F-117正滑行至待命起飛點,然後將升空打擊塞爾維亞境內的目標

“貴族鐵砧”行動取得了圓滿成功,西方國家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於1999年6月10日結束。在80天的戰鬥中,F-117戰鬥機共完成了760個飛行架次。最終,南斯拉夫軍隊同意撤出科索沃,讓國際維和部隊進駐。

“伊拉克自由”行動中的F-117

由於薩達姆•侯賽因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後期繼續與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因此通過兩次F-117部署行動,美國方面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不久,通過引用後來被證明極具爭議性的情報資訊,美國聲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2002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1441號決議。“伊拉克自由”行動的目標號稱是推翻薩達姆•侯賽因,並摧毀其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

2003年3月19日晚,美軍突然收到了一份情報報告,報告稱薩達姆•侯賽因和其他伊拉克高階領導人將在巴格達西南部多拉(Dora)農場的綜合掩體內過夜。設在沙烏地阿拉伯蘇丹王子空軍基地(Prince Sultan AB)的聯合空中作戰中心內的J-2情報室提供了包括GPS座標在內的目標資訊。該中心指示第8遠征戰鬥機中隊的兩架F-117(均隸屬於部署在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內的第379空中遠征聯隊)為空襲做好準備,並且每架飛機應掛載兩枚EGBU-27“掩體破壞者”。這種2000磅(約908千克)重的炸彈採用GPS輔助慣性制導系統,可以透過雲層準確地投放,而無需飛行員親自目視發現並用鐳射照射目標。不過,對“夜鷹”來說,這些武器是非常新的,並且在實戰之前從未進行過測試——事實上,這款炸彈是在24小時前才運抵烏代德空軍基地的。

F-117投擲EGBU-27“掩體破壞者”

收到情報報告後僅2個小時,執行命令就下達了。由第8遠征戰鬥機中隊的指揮官戴夫•圖密(Dave Toomey)中校和馬克•霍恩(Mark Hoehn)少校駕駛的兩架“夜鷹”於當地時間3點38分升空,在科威特城附近,他們按計劃與一架KC-135空中加油機匯合,並加滿了自己的油箱。接著,三架美國海軍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和兩架掛載有“哈姆”反輻射導彈的F-16CJ戰機加入了“夜鷹”的編隊,一起為後者提供支援。在吸乾了KC-135的儲油罐後,這兩架“夜鷹”分開,分別按照不同的路線飛往他們的共同目標。在距破曉時分剛過去13分鐘後,巴格達突然遭到空襲,時間是5點30分。在清晨的雲層中,每架F-117飛機都投放了兩枚EGBU-27,而且完全避開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統。空襲過後的偵察顯示,四枚炸彈命中了位於地下的掩體,四處落點差不多位於一個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各點相距僅50英尺(約15.24米),掩體上方的大部分土層未受影響。這些炸彈已經像宣傳的那樣發揮作用了,兩名飛行員也各獲得了一枚傑出飛行十字勳章,以表彰他們在最短的交付時間內執行了一項出色的任務。對他們來說,不幸的是武器預定要打擊的人物目標不在居住地內……

“夜鷹”在完成“伊拉克自由”行動的任務後,返回霍洛曼空軍基地時的情景

2003年4月6日,在“伊拉克自由”行動開始僅18天后,聯軍領導層就可以宣佈對整個伊拉克擁有了完全的制空權。10天后,第一架人道主義救援飛機降落在巴什爾(Bashur)空軍基地。“伊拉克自由”行動也將被證明是F-117最後的實戰經歷。戰爭期間,“夜鷹”共完成了82次任務,EGBU-27已成為首選武器,共投下了98枚。毫無疑問,“夜鷹”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絕唱,但該平臺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的使用方式並不像之前的軍事行動那樣,這反映出此時規劃人員有更多種類的其他防區外武器系統可供選用了。

倏忽落幕……

洛克希德公司在F-117上獲得的傳奇般的成就確保了這款飛機在軍事航空歷史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但是,更復雜的計算機建模和其他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應用使20世紀70年代基於“面”的隱身技術所發展起來的計算機建模技術等逐漸落伍。此外,不斷變幻的政治氣候和持續的國防開支削減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F-117的命運。

美國空軍最初計劃在2011年退役F-117,但這款平臺需要頻繁地維護保養,因此,在2005年12月28日提出的第720號專案預算決定中,有人提議將整個F-117機隊的退役時間提前到2008年10月,以便能夠採購額外的F-22“猛禽”戰鬥機來填補空缺。該計劃設想分兩個階段執行,其中首批10架飛機在2007財年退役,其餘42架飛機在2008財年退役。該計劃還列舉了美國空軍武器庫中更有戰鬥力、且具有更高的精確突防武器使用能力的低可探測性裝備,如B-2隱身轟炸機、F-22隱身戰鬥機和AGM-158“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JASSM)。該計劃的實施將節省約10.7億美元。

第一架F-117飛機於2007年3月13日退役,最後一波“夜鷹”於2008年4月22日在臭鼬工廠舉行的儀式上退役。第7戰鬥機中隊,即F-117的正式訓練單位(FTU)在 2006年12月31日撤編,該部所屬的10架“夜鷹”停飛,同時它們的封存基地正在籌備之中。與大多數其他美國軍用飛機不同,F-117不會去亞利桑那州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的第309航空航天維護與再生大隊(AMARG)。相反,由於這款飛機的許多方面仍然是保密的,因此它們將退役回到自己在託諾帕的老家。

第53測試與評估大隊的這架85-0835/OT號F-117在其服役的最後幾年中被稱為“灰色幽靈”(Gray Ghost),這一綽號是基於該機採用的試驗性偽裝迷彩塗裝方案

4架F-117飛機仍留在帕姆代爾的第410飛行試驗中隊開展飛行試驗,但截至2008年8月初僅剩下2架。最後一架F-117飛機是86-0831號機,該機於8月11日正式飛往託諾帕,這標誌著“夜鷹”生涯的正式結束。

2006年10月27日下午,25架F-117在霍洛曼空軍基地進行了一次大編隊飛行

抵達託諾帕後,飛機的機翼將被拆下,停放在它們最初服役時所停放的、具有環境控制功能的機庫後面。F-117目前正式儲存在Type 1000封存狀態(譯者注:Type 1000封存狀態意味著飛機將保持在可以召回執行勤務並再次飛行的狀態,即所謂的“非破壞性”封存,這意味著未經俄亥俄州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封存系統專案辦公室的明確許可,任何人都不能從這些飛機上取零件),這表明如果情況需要,它們可以保持在能夠重返現役的狀態。這種級別的封存帶來了明顯的紅利,因為早在2010年就有4架F-117被重新啟用,網上的一段“夜鷹”低速飛行的線上視訊證明該機型還在被繼續使用著。在此之後,“夜鷹”一直很活躍,還參與了在內華達州測試和訓練靶場(NTTR)內開展的高度機密的測試計劃,據信這涉及在繼續開發新的雷達波吸收材料時建立基線雷達資料。然而,這種猜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推測性質的。即便如此,到目前為止,對“夜鷹”的愛好者們來說,F-117的驚鴻一瞥仍然是相當誘人的。

從現役機隊退役後,剩餘的“夜鷹”被存放在託諾帕基地的空調機庫中

作者 保羅•克里克莫爾

翻譯 李昭輝

轉自 空軍之翼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到桐梓招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