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資訊化基本為零的二戰時期,“導彈”這一先進概念在當時可謂是可望不可及。但是戰爭是科技發展的催化劑,人們敢想、敢做、還真的研製出了這一超前時代的武器並用於戰爭,二戰期間呼嘯越過英吉利海峽的德國V1、V2導彈就是其代表之一。
但實際上並不止二戰德國一家研製出了“導彈”,其他國家也有著自己的小玩具。並且和德國一樣,自主研發、自主設計。
英國飽受德國V1、V2導彈轟炸之苦的英國,其實也有自家“導彈”類武器的研發,並且種類繁多,我們就只列舉出其最頂尖、最先進的一款——BrakeMine(後文簡稱“BM”),這是一種由英國皇家防空司令部和英國科索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地對空導彈。
這型導彈的計劃開始於1943年初。在當時很碰巧,有兩份提案几乎同時提出遞交給英國皇家防空司令部,其一是皇家機電工程兵團提出設計的“一種無線電控制的火箭”;其二是科索公司提出一種“通過鎖定目標飛機的雷達波束控制的炸彈”。英國皇家防空司令部一瞅這情況:那你倆合作吧!
於是乎,軍民聯合還真搞出了這一概念武器。1944年2月,第一批“BM”導彈的圖紙完成,展示了一枚帶有4片彈翼和4片控制面的導彈,推力由8枚標準3英寸固體燃料UP火箭提供。但後續這個設計改為了由6枚3英寸UP火箭提供推力,僅有2片彈翼和2片控制面。先存的一枚BM導彈目前在英國REME(英國皇家電氣和機械工程兵)博物館內展出。
“BM”導彈是一種雷達架束制導導彈。作為其制導系統的設計者,貝德福德在1958年的回憶錄裡寫道:
“我們打算做的是讓導彈保持在傳統的錐形掃描雷達波束的軸上,因為這種雷達波束沒有任何特殊的編碼或指令連結功能。因此,導彈必須做的是,譯出雷達訊號,從而估算其自身與雷達波束軸之間的位移,然後進行必要的機動以消除位移。”
無線電接收器容納在6枚火箭圈成的空間內,陀螺儀和伺服電機安裝在導彈前部。控制和變向的系統為“滾轉換向”/“極座標法控制”,基本上與飛機使用的系統相同。液壓驅動的控制面安裝在導彈的後部。
1944年6月,“BM”導彈的工作暫停了大約一個月,因為此時德國大規模採用"V1"導彈轟炸英格蘭地區,但試驗彈已經為1944年夏末的第一次測試準備完畢。1944年9月底,第一枚試驗彈架在一座改裝的3.7英寸防空炮架上在英國北海試射成功,
但第3發試驗彈卻在飛行即將結束時意外解體,問題最終追溯到整個導彈內外表面的升溫不同。到第10發試驗彈各類小細節問題解決後,技術團隊有足夠信心在試驗彈上安裝制導系統。這在第11至第16發試驗彈上進行了測試,一些控制上的證據導致決定增加控制面的尺寸並略微前移彈翼。進行了所有這些改動的第17發試驗彈,於將近1945年底發射。它被髮射到固定的雷達波束中,這發試驗彈也顯示了“BM”導彈智慧的控制能力的證據,其誤差能精確控制到10米內,但此時戰爭已經結束了,這型導彈也就沒有一展拳腳的機會。不過結合這次經驗,在戰後英國也迅速發展起了導彈研發的道路。
美國作為二戰頭號強國,美國二戰的導彈研發資料可謂少之又少。筆者查詢了大量資料,1942年美國倒是規劃過一款艦載的多用途類似於“導彈”的武器,但是直到1945年才完成論證。其中1944年美國也研發過兩款代號為“雲雀”和“小兵”的小型艦載防空導彈,但這更像是是一種裝載了VT引信的大號火箭彈,意圖對付日本的神風特攻機。但由於博福斯防空炮效能過於強大,似乎也用不著這倆兄弟。於是乎,這兩款導彈也最終流產。
但是,美國在一戰時期的“空中魚雷”和“凱特林飛蟲”這兩款導彈概念的武器由於被西班牙流感耽擱未能參展,這也能說明二戰美國是有能力製造“導彈”的。而其中“凱特林飛蟲”在1943年也被第八航空隊當作一段時間的機載的空地導彈進行投擲,也算得上是美國在二戰中對導彈的應用吧。
日本1944年,經歷了萊特灣海戰的日本帝國敗退速度成倍增長。日本本土也意識到了日後與美軍在自家國土附近的廝殺必不可免。於是開始規劃“玉碎決戰”的初期裝備。不同於最末期由於各種物資消耗殆盡,日軍為國民準備各種各樣簡陋的 “決戰武器”。在1944年,日本帝國依靠自己強大的科技水平,還真搞出了一些高精尖的武器對抗美軍。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三款不同型號的導彈,假以時日,這些裝備或許真能對美軍造成一些麻煩。
首當其衝的是名為“奮龍”系列的防空導彈。在二戰末期,美軍的戰略轟炸機頻繁光顧日本本土。當時的日軍無論是作戰飛機還是地面高射炮,均無法對萬米高空的B-29轟炸機造成有效威脅。所以,日本首先著手設計一款能夠挺進萬米高空,速度極快,且能自主設別目標進行攔截的武器,這便是“奮龍”防空導彈。
事實上,被稱為“奮龍”地空導彈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初期的“奮龍一型”採用的是簡陋的無線電近炸引信,根據試射結果,導彈對目標的誤差不到20米,完全處於殺傷範圍內。1944年底,日本研發了“奮龍二型”地對空導彈,其使用陀螺穩定系統進行穩定,誘導方式為無線電制導,動力依靠一臺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彈頭擁有50千克高爆炸藥並且換裝了更精確的電波誘導裝置,能夠修正彈道直接撲向目標。據記載,至少有十幾枚飛彈製成並於1944年至1945年期間試射成功。
1945年初,美軍的記載中也有被該導彈襲擊過的例子,然而日本為了進一步緩解危局,在1945年中旬又研發了“奮龍三型”,將固然燃料火箭發動機更換為液體燃料發動機。而“奮龍四型”在三型的基礎上換裝發動機,進口採用了德國ME-163火箭截擊機的發動機。並且擁有兩個雷達,一個偵測目標,一個計算引導,“奮龍4型”的射程據說達到20千米以上,速度達到1200千米/小時,這個技術在當時可以說是世界頂尖水平。
從1945年4月到8月,“奮龍四型”導彈一共進行了10次試射且都取得了成功。並且根據日本的計劃,“奮龍四型”將會繼續改進出兩款艦用導彈,分別是:
艦對空的“天龍“艦載防空導彈艦對艦的“劍龍“反艦導彈在1944年日本的“第五次補充造艦計劃”中,日本海軍就提出利用反艦導彈、艦空導彈等新技術,建造、改裝多款主戰艦艇。以準備在1947年“魔改”的“利根”號重巡洋艦為例,它拆除了部分主副炮,加裝了兩座雙聯裝“天龍”艦空導彈,以及16枚“劍龍”反艦導彈。還有將手頭上的潛水航空母艦“伊-400”型大型潛艇進行改裝,機庫改裝成能夠發射“劍龍”反艦導彈。
其中日本還計劃讓他們引以為傲的“大號”號戰列艦的現代化改裝方案,也就是後來的“特二”方案。該方案的目的就是為“大和”號安裝導彈發射裝置,以在海戰中一舉殲滅美海軍並對抗美軍的轟炸機和未來的噴射式戰鬥機。“大和”的主要改進方案是將2號主炮塔拆除,在炮塔內安裝3座4聯裝“劍龍”艦對艦導彈發射器;位數眾多的副炮塔保留左右的第2座,其餘的副炮塔和測距儀全部拆除,以安裝3部4聯裝“劍龍”導彈發射器;改裝後的“大和”左右兩側還加上了雙聯裝“天龍”防空導彈發射架,除保留水平機槍陣位外,其餘的被換成成防空火箭。為了給“天龍”和“劍龍”導彈制導,“大和”級將在艦橋上訪和後部未趕上分別裝備4號2型雷達和3號2型雷達,前者用來對水面搜尋,後者用來制導防空導彈。
但十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和”在1945年4月便匆匆沉入海底,日本海軍的其餘艦艇要麼處於油料匱乏無法出海,要麼就是被鋪天蓋地的美國航母艦載機壓的抬不起頭。而且,日軍高層將量產型導彈的試射日期定在了1945年8月16日,而在前一天,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奮龍”導彈就這樣胎死腹中。
其次是名為“伊號一型甲”的空地導彈和後續改為反艦導彈的“伊號一型乙”在琢磨地對空的“奮龍”時,日本也研發了空地導彈。為了對付靠近日本本土的美軍大型艦船,日本研製了伊號一型甲和伊號一型乙兩種空地導彈。前者的戰鬥全重和裝藥量較大,用來攻擊戰列艦或航空母艦等大型目標;後者相對較小,主要用來攻擊中小型艦艇。二者均由日本的轟炸機“銀河”來擔任反射平臺。
到1944年末,空地導彈的首發命中率已經相當可觀,具備了量產條件。有資料顯示,截至日本無條件投降,總共生產了15枚伊號一型甲導彈和180枚伊號一型乙。但根據記載,它們唯一的戰績是研發初期的試射,誤炸了一座賓館導致3名國民死亡。
而且到了後期,“銀河”轟炸機自身也難保了,也再也沒有能力升空去發射這兩款“決戰武器”了。
(注:日本還有一種“ケ”的紅外製導導彈,但由於其一系列都處於試射階段,不像上兩款已經有量產和實戰能力,故不做詳談)
總體而言,日本提出的“導彈概念”在當時來說與伊400潛水航母一樣有點不切實際,甚至超出了日本本身的承受能力,只能說是窮兵黷武下的無奈陰招。即使真的應用於戰爭,也很難對實際戰局產生影響。
本文的考證資料英國科索公司:
RAeS期刊第62期(1958年5月),第348-354頁
英國REME歷史檔案:
AVIA 22/1655
被解密的美國海軍戰後報告:
第O-02 號報告 《Japanese Guided Missiles》第X-02-1號報告《Japanese Infra-Red Devices-Article 1, Control for Guided Missiles》
木俁滋郎:
《幻の祕密兵器恐るべき先駆的技術の集大成》 《陸軍四式重爆擊機‘飛龍’ 》
小橋 良夫:
《日本の祕密兵器 海軍篇》 《日本の祕密兵器 陸軍篇》
R.J. Francil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