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引言

“徒手撕鬼子”、“褲襠藏雷”、“集體機槍射飛機”等雷人場面的“大劇作”,一般都只在近年來非常流行的抗日神劇中見到,與歷史史實和現實極為不符。

抗美援朝時期(1950年 -1953年),朝鮮戰場上還真出現過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志願軍用步槍擊落美軍飛機事件,而且還是轟炸機。其實抗日時期也有不少中國軍人用步槍擊落過飛機,但是轟炸機還是頭一遭,這堪稱戰史上的奇蹟。如今收藏在軍事博物館中的一支普通的美國造三零步槍就是最好的證明,史學家將槍支評價為“步槍家族史上的一個奇蹟”。

由於沒有人員傷亡和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所以我軍並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倒是授予他“特等功臣”,以示獎勵。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拿步槍打下步槍還會違反軍法呢?

一、戰時物資運輸

據葉雨蒙先生著作的《黑雪》、《漢江雪》等書籍的內容顯示,抗美援朝期間,戰時物資的運輸是最困難的。

當時的戰爭已由完全的火器取代冷兵器,兩軍在未相遇的情況下都可以將對方消滅掉。但是,這樣的戰事並非時常見到;戰時準備工作,即後勤的物資運輸和準備遠比兩軍交戰困難得多,且意義非常重大,直接決定戰爭的走向。

在這樣的背景下,趙寶印也成為了運輸軍中的一員,將祖國大後方的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為前線的將士們提供基礎保障。儘管沒有和美軍及“聯合國軍”直接遇上或交火,但困難程度極高,路上也可能會喪命。

在眾多的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中,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場景,如《上甘嶺》、《奇襲白虎團》、《烽火列車》和《鐵道衛士》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瞭如趙寶印一樣的做運輸工作的情況。

其中,志願軍的鐵路運輸是大動脈,公路和水路運輸輔之。相比於志願軍的全程千公里以上的補給線,美軍要好得多,他們以日本為大本營,憑藉著強大的海上力量將物質源源不斷地從太平洋運往前線,路上基本上不用擔心會遭遇到志願軍的攔截。

雖然路上的運輸要比海上的便捷,但由於沒有強有力的空防力量,制空權牢牢地抓在美國人的手中,從而導致志願軍的補給路線經常受到空襲,出現大幅度的人員傷亡和路線被截斷。

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很快就想出解決方法。首先,補給給志願軍的物質現在國內調集,透過鐵路等運輸方式運到朝鮮,然後再借助公路進行分散配給;其次,為防止物資車輛被轟炸,通常都採取夜間行動,且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允許點火和照明。

儘管如此,美軍還是不願意放棄對運輸線進行重點空襲,甚至將空軍中的一半以上的力量用於破壞志願軍的補給線。在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期間,美軍展開了所謂的“絞殺戰”,其80%以上的空中力量不分晝夜地轟炸志願軍運輸線。

據後來的統計顯示,整個戰爭期間,美軍共有104餘萬架次的飛機出動,投擲的各類彈藥約為69萬噸,造成非常嚴重的運輸路線癱瘓,我軍人員和物質也因此而嚴重損失。

無論道路多麼艱險,“最可愛的人”依然砥礪前行,不懼來自美帝國主義和“聯合國軍”的淫威。

在交談中,趙寶印深度回憶了自己參與物質運輸和擊落美軍飛機的英雄事蹟。

二、美國造三零步槍打下美國飛機

趙寶印回憶,他在1951年2月初被分配到運輸物資的部隊中,並直接參與到物資的運輸,未稍作休息就趕往前線,一夜之間渡過鴨綠江、深入朝鮮半島復地。

他們的任務艱鉅而偉大,需要將從大後方攜帶而去的物資運輸到三八線上,給在那裡作戰的將士們補充生活物資和彈藥,經典電影《上甘嶺》用蘋果的運輸還原了這一切。

輸送部隊的速度很快,他們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直達朝鮮的黃海道新溪郡,在那裡操作整隊和進行物資分配。1951年3月20日清晨,攜帶部分重要物資後,趙寶印便同戰友曹新仁和另外一名汽車司機駕駛嘎斯車奔赴目標地。

當汽車開到新溪郡石邊村附近的一片樹林地時,剛好被從空中飛過的美軍飛機發現。只見8架野馬式轟炸機以幾乎貼近地面的方式,沿著樹梢做超低空飛行,對所見到的所有活體進行瘋狂掃射。

趙寶印等人並沒有為保命而匆忙逃走,非常沉著地應戰著敵軍。他們飛快地將汽車開到樹林深處,用濃密的樹葉作為遮擋物,逃避敵軍的追蹤。用黑松樹枝全部遮蓋帶有物資的汽車後,他們才不緊不慢地逃到附近的防空洞中。

儘管地面上已經沒有動靜,但敵軍依然沒有放棄追蹤和掃射,轟炸與機槍之聲不絕於耳。看著氣也囂張的敵軍,趙寶印氣不打一處來,衝著曹新仁就要一把槍支。慌忙中,曹新仁將手中的三零步槍遞給了他。

依照軍紀規定,遇到敵軍飛機時,是不可以隨便開槍的,因為飛機的速度太快,失誤的機率太高,一旦開槍便會暴露目標。但趙寶印管不了許多,衝著低空迎面而來的飛機就是一通掃射。曹新仁跟著也不再顧及命令,出洞就是一通亂打。

這時,只聽一架飛機發出詭異的響聲,其他的飛機很快就停止攻擊,朝著南方的方向飛走。看到一切又歸於平靜,趙寶印和兩名戰友準備開車就離開,他們還沒有啟動汽車,就聽到附近的幾名朝鮮人民軍戰士在呼叫他們,聲稱他們打下了一架美軍飛機,就落在山的背後。

聽到這裡,趙寶印感到又驚又喜,帶著其他兩位戰士跟隨朝鮮人民軍戰士一同去觀看被打落的美軍飛機。不久,接到報告的上級不僅沒有處罰他們不聽規定,倒是為他們召開了一次非常隆重的表彰大會,為他們記下特等功。

這之後軍隊也做出相應調整,允許在特定情況下拿步槍反擊低空飛行的美軍戰機,從那以後,美軍飛機也變得老實起來,不敢再低空飛行了。

如今,趙寶印的手上還留有“三件寶”,它們分別是他在朝鮮戰場上使用過的水壺、腰帶和刻有“最可愛的人”字樣的搪瓷茶缸。

結語

再強大的敵人也不可怕,只要我們自己不垮掉,就一定會將敵人戰勝。偉人曾說:“敵人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當時,國家剛建立起來,經濟仍處在復甦階段,許多人連吃飯都是問題,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對外,用前所未有的團結去對抗美帝國主義及其“聯合國軍”。

這一場戰爭的勝利意義重大,標誌著百多年來中國受列強欺辱的歷史已經過去,新的中國將不再受到他人擺佈,我們不主動的去招惹別人,但並不意味著這就是懦弱和退卻。

參考資料

《黑雪》

《漢江雪》

21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三個軍以上的高階幹部失蹤,私自 跑到香港看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