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八路軍連一級武裝單位的故事。
八路軍在最初整編時,一般來說一個營有三個連,每個連有三到四個排,每個連的人數從100到120人不等。除了一般的戰鬥連外,還有偵察連、騎兵連、炮兵連、工兵連、特務連、機槍連幾種連隊。這些部隊一般是直屬於團或更高一級的戰鬥編制。
1942年前後,是抗戰最艱苦的相持階段,八路軍戰鬥損失很大。當時的旅和團一級的戰鬥編制進行了適當壓縮,但是到連一級的武裝人員卻由此大為擴充。一些戰鬥連成了下轄三個排,每個排下轄三個班的戰鬥編制單位。
在此基礎上,普遍的連級單位裡有150人左右,有各類槍近90支,還有兩到三具的擲彈筒。當時的八路軍兵工廠已經能用鐵軌鋼材仿造質量不錯的擲彈筒了。而在部隊壓縮前的連,頗有點“名不副實”。根據在山東活動的八路軍115師幹部羅榮桓、陳士榘等將領的報告,整編前的連,多的能有100人稍多,少的則只有20到30人,一些連的步槍數量只有15支左右。
陳士榘上將
1942年在精兵簡政後,原來的八路軍的大團也適應戰鬥需要進行了重新整編。原來的地方部隊和其他愛國武裝被合編成了新的基幹團。這樣的團下轄幾個戰鬥連,中間不設營級單位。一般的基幹團有五個或七個連,連隊的人數比一般的戰鬥連要多。
戰爭年代的羅榮桓
1943年3月時,在晉察冀軍區的河北山區司令部的唐延傑、聶榮臻等在提到小團的編制時,曾說,這類團下設的團有160多人,比普通的戰鬥連要多出30到40人。
唐延傑中將
而一般的騎兵連等武裝,連隊的人數要比戰鬥連的人數要少一些。當然,特務連是個特例,人數卻要多。當年的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主要轄保定中北部和張家口南部區域)在1941年的反掃蕩作戰時,出動作戰的特務連就有220多人。要知道,當時八路軍一些營滿打滿算的人員也不過才450人左右,一個特務連居然相當於半個營,這是比一般加強連人數還多的戰鬥武裝單位了。
抗戰時期的聶榮臻
這支連隊幾乎全部用的是八路軍繳獲的三八式步槍,輕機槍數量超過了10挺,此外,連隊還有四具擲彈筒,幾乎是清一色的日式裝備。這個連是直屬於軍分割槽領導的精幹武裝,在關鍵時刻是掩護幹部和群眾轉移,負責阻擊任務的武裝力量,是不能以一般眼光來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