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回首70年前的

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不僅要銘記那些

犧牲在戰鬥一線的烈士

還要感謝那些默默奉獻的

醫療救護人員

他們將手術檯當戰場

挽救了無數傷員的生命

為革命儲存了實力

他們的事蹟同戰場上的英雄

一樣動人心絃

今天,丹丹將帶領大家走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去了解朝鮮戰場上的“神醫”——孫鳳鉅的故事。

孫鳳鉅,1926年出生于山東省蓬萊縣。幼年時母親與義父的相繼病逝,讓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救死扶傷。1939年5月,他偷偷離家參加了八路軍,並在一年後,成了一名衛生員。

孫鳳鉅

孫鳳鉅是衛生隊裡面最勤奮好學的一個,不久就學會了一些醫務常識,擔負起復雜、繁重的護理任務。孫鳳鉅腿腳勤快,嘴巴和腦子也很靈活,在做好護理工作的同時,他積極地向軍醫請教,醫生給傷員看病的時候他總是在一邊細心觀看。一段時間後,孫鳳鉅的醫療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從護理員、護理班長一直做到團衛生隊軍醫、後方醫院內科醫生、華東第九縱隊衛生部外科手術室室長、手術隊隊長。

1950年11月,孫鳳鉅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任志願軍第九兵團衛生部醫療手術隊隊長、前線救護所所長、醫療所副所長,參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戰役、1951 年陣地防禦作戰和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戰役。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朝鮮天氣極度寒冷,衛生條件極差。為防止傷員因凍傷造成病情惡化,孫鳳鉅經過反覆試驗,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辦法:將大石頭烤熱,放在傷員的兩邊取暖,有效防止了志願軍傷員凍傷。

在朝鮮戰場上,外科手術醫生搶救一名傷員十分不易。天上敵機不停轟炸,地上炮火連天,醫護人員冒著槍林彈雨進行戰地搶救。特別是部隊多處於運動中作戰,手術隊要隨時跟進搶救,手術時間很有限。有時剛把傷員安排好,戰況就有變化,又要快速將藥品器械收拾好,迅速轉移傷員,重新準備救治。面對這些困難,孫鳳鉅鼓勵手術隊的軍醫說:“只有最危險、最困難的地方,才是需要我們的地方。不能因為有困難、有危險耽誤了救治傷員。”

孫鳳鉅使用的手術器械孫鳳鉅使用的手術器械

1950年11月27日,孫鳳鉅所在的部隊在長津湖地區與敵人的陸軍第一師一部和第七師進行激烈的遭遇戰,一批批重傷員不斷從前線抬下來。當時擔任手術隊隊長的孫鳳鉅和隊員們面臨著一次極為嚴峻的考驗。手術棚白天容易被敵機發現,醫護人員只能在夜間能見度低、敵人飛機活動受限時抓緊時間搶救傷員;野外寒冷容易凍傷,他們就利用偏僻的民房做“手術室”,在室內生火取暖,在炕上用木箱或學生的課桌搭起臨時的手術檯,搶救一批批傷病員。

  這一天,孫鳳鉅已經兩天兩夜沒休息了,他剛把工作服脫下準備歇口氣時,軍醫孔繁江闖進來,說前方來了一個重傷員,嘔吐、腹痛,嚴重休克,需要馬上手術。孫鳳鉅來不及穿工作服,披上棉衣就往外跑,腦子裡不停地想著傷員的情況。他摸黑趕到數里外的手術棚時,病員辛正池臉色蒼白,兩眼凹陷,呼吸困難,嘴邊滴著褐色的唾沫,已經休克了。  孫鳳鉅依據病情,初步診斷為腸梗阻,再查證,確認為此病。他讓護士把病員迅速抬到手術室,立即施行剖腹手術。傷員的腹部被剖開,腸子脹得像鐵棒一樣。孫鳳鉅在腸子適當位置上切開了一個口,將氣體和液體全放出來,又縫合好。暫時的疼痛消除了,但卻找不到梗阻的位置。他細心地順著小腸找尋,終於發現小腸的一部分與肝粘連在一起了。孫鳳鉅決定馬上分離,經過兩個小時的緊張手術,辛正池終於脫離了危險。像這樣危急的手術,孫鳳鉅在朝鮮戰場上經歷了無數次。

孫鳳鉅的立功獎狀

為解決隱蔽防空的問題,孫鳳鉅帶領手術隊對手術室進行了“改造”,夏天採用“山林雨布手術室”,在便於隱蔽的樹林裡用雨布搭一個棚子,放置簡易的手術檯,既方便隨軍行動,又解決了隱蔽問題。冬天,孫鳳鉅組織手術隊挖防空洞做手術室,從地上轉移到地下,既能防寒又能防空,拯救了大批志願軍指戰員的生命。

在前線部隊,提到孫鳳鉅,各級指戰員都激動萬分,大家都傳頌“孫神醫”的感人故事。1952年9月24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決定為孫鳳鉅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稱號。同年10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2年10月,孫鳳鉅被評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模範、特等功臣,三次受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致敬!戰火中的白衣衛士!

30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精銳部隊被解放軍圍攻,將領隻身一人突破重圍,他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