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國的B2,無疑是全球第一種真正可跨洲際打擊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到目前都是對其他國家空防的巨大威懾。不過B2也並非無懈可擊。B2最大的短板,就是數量太少而且出動率太低。B2一共只生產了22架。服役後因為事故墜毀報廢了2架,因此到目前B2的名義保有量只有20架。而B2每次出動前,都需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在專用的恆溫恆溼廠房內部,認真細緻的打膩子,維護厚厚的隱身塗層。而這種塗層出動期間遇到空中的雨水冰粒就會快速開裂,出動一次返回後,又要馬上進行下一次維護週期。因此一共20架的B2的實際出動率,居然低下到和超級大國海軍現役的11艘航母差不多的地步。也就是一次只能調動1到2架B2執行隨機任務。如果趕的不巧,20架B2一架都飛不出去都是正常的。
![](http://timg.juduo.cc/2020/12/4304f6042cd145ce80f524f777026d67.jpg)
也許認識到了B2產量太少,不可大用的嚴重弊端。超級大國空軍很快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這就是把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的計劃生產數量,從B2的22架,一次性提高到了B21的160架。而且要求每架量產型的B21的綜合單價都不得超過5億美元。言下之意,就是這多達160架的B21,用1000億美元的總預算就可以全部搞定。這顯然也是接受了過去B2的單價太高,平均30多億美元一架,導致最終生產數量太少,最終部署能力太低的教訓。這個30億美元可是20年前的30億美元,相當於當今的60億美元都差不多。因此B2的單價都快趕上半艘福特級航母了,本身也確實離譜。不過現在又要求壓價到5億美元一架B21,相當於用當年十二分之一的造價實現90%的作戰能力,這豈不是既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由此B21遲遲出不來也不必另找理由了。
![](http://timg.juduo.cc/2020/12/87ca8427aaa64776869ca6b298c7a9b2.jpg)
![](http://timg.juduo.cc/2020/12/d0ce690679f346cc82c0c05f41b16c0c.jpg)
除了其他大洲上的對手,還有其他二三流的戰略力量是直接接壤的。因此新興大國空軍保留了230架以上的中遠端轟炸機,這個數量最終達到300架也是可能的。不過目前全部沒有隱身突防能力;因此需要有一定數量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去執行“踹門”的任務,然後才是後續的大規模翻地。考慮到戰略方向較多,如果一個隱身轟炸LV裝備18架,那麼裝備3個LV,一共54架是基本的。如果追求再保險一點,最終裝備4個LV,一共72架,則未來50年可以完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