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法國海軍在公開展示的7.5萬噸級新一代核動力航母模型上,出現了法國計劃中的新一代隱身機上艦的形象。這明顯是一種採用了蘭姆達主翼翼型的5代機,而且同時採用了類似YF23的雙傾斜平尾兼職傾斜垂尾。蘭姆達主翼翼型加雙傾斜尾,似乎是這兩年英法等國推出的五代機PPT中都看好氣動佈局,顯然有其先進性和共同的氣動考慮。不過這種佈局卻未必符合法國設計戰機最近40年來的傳統。從幻影系列到陣風系列,法式戰術飛機,多采用無尾三角翼或者三角翼加全動鴨翼的佈局形式。這麼做的好處是飛機機動性比較強。在發動機推力並不領先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比典型的常規佈局更強的瞬間盤旋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法國戰機發動機的推力指標長期不給力逼出來的。而三角翼加前鴨翼的,

陣風M,則直接完成了上艦。主翼不折疊,基本氣動外形不變。只加強了前後起落架並且抬高了彈射起飛時的迎風角。陣風氣動外形不進行大的修改就上艦,其實給陣風這個機型帶來了不錯的整體印象分,同時也開拓了海外市場。有些國家採購陣風,除了看重其在當代三代半戰機中機動能力屬於上游之列外,還在於不經過大的改裝就可以直接完成上艦。因此對有野心發展正規艦載航空兵的國家自然有不小的吸引力。而且陣風由於採用三角翼,翼展小,居然不到9.5米,與SU33這種常規佈局的大型艦載機完成摺疊主翼後的寬度不相上下,因此在僅僅4萬噸級的戴高樂號上就可以部署32架。這也變相提高了法國海軍艦載航空兵本來並不算的強真實實力衍生的整體觀感。當然陣風M 當艦載機也有明顯的缺點。

這就是最大彈射起飛噸位只有25噸,正常彈射起飛能力只有23噸。白白浪費了C13B型蒸汽彈射器30噸以上的助飛能力。不過這個問題並不大,因為大多數追求中型艦載機配中型航母的國家,能打仗已經是最高的奢望了。而法國新一代常規佈局的隱身機,如果未來同時上艦,那麼原先陣風M帶來的機體小、佔甲板面積少、部署數量多和空戰機動性強的優勢基本上都蕩然無存。蘭姆達翼型要上艦,必然需要摺疊主翼,全機的永久佔地面積也會成倍提高。因此在7.5萬噸級的新航母上,載機數量仍然是32架,對比4萬噸的戴高樂號居然完全沒有長進。而且靠現在的國力,法國方面在2038年以前,是否真的能夠研發成功一種技術可信的5代機並且完成上艦,本身也是一個並非那麼有信心的計劃。而法國海軍似乎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在新航母模型的前端,

仍然擺放了少量的陣風M艦載機。這樣就形成了3代艦載機和隱身艦載機混編的模式。按說這種變化相當於完全另起爐灶,失敗的機率很高。法國海軍的最優解應該是在現有陣風的基礎上發展隱身版本。但是法國的國力很難支撐同時開展兩種隱身機的研發。因此只能押注一個。

31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普京釋放“訊號”後,王毅宣佈一件全球矚目的大事,美國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