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四野渡江之後最慘重的失利當屬青樹坪一戰,然而多年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對此戰資料極少,因此很多人只知有這麼一戰,而具體過程幾乎是一無所知,由此將此青樹坪之戰又與後來衡寶戰役中的戰鬥混淆起來,更使這場戰鬥成為一團迷霧。

這話要從四野南下說起,早在1948年底,中央軍委就醞釀東北野戰軍入關後的戰略目標,在12月12日致淮海戰役總前委的《對今後作戰方針的意見》一電中就指出,“東野於明年(1949年)一二月完成平津戰役,三四月休整,五月沿平漢路南下,六七月進行江漢戰役,八月渡江,第一步經營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及江西一部,第二步奪取兩廣。”194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東野擔負殲擊武漢及湘鄂贛三省國軍之任務。後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中央軍委又於5月將四野(東北野戰軍於1949年2月改稱第四野戰軍)1949年度作戰任務擴大為進軍並經營中南地區豫湘鄂贛粵桂六省。

根據林彪的這一部署,從8月8日起上述各部即開始追擊反水之國軍,其中解放軍第46軍136師到達黃土嶺,先頭部隊與國軍接火,由於偵察不力,將正面之國軍90軍138師一個整團誤以為是零星部隊,136師師長曾雍雅見部隊剛經過一整天的強行軍,且官兵多系北方人不習水土,已是疲憊不堪,便只派了一個團對敵實施戰術性包圍,而主力安營紮寨宿營過夜,計劃次日發起總攻。不料被圍國軍當晚即輕鬆地突圍而去,天亮後136師便銜尾疾追,由於地形不熟,又缺乏準確地圖,加之天降大雨,追擊的136師逐漸失去原先的目標,竟然一頭撞上了前來接應反水國軍的白崇禧之桂系主力第48軍,8月10日夜136師在笙堂鋪地區與第48軍遭遇,解放軍先頭團還以為追上了反水國軍,立即展開三個營兵分三路開始攻擊,戰鬥開始後,三個營隨即遇到強力反擊,且敵軍火力相當猛烈,久經戰陣的團長立即判斷對面之敵絕不止一個團,立即將三個營收縮,控制制高點,同時報告師指遭遇敵軍請求增援。破曉時分,136師主力趕到,自渡江以來,136師還沒經過大戰,如今遇上強敵,早已按捺不住求戰之心,迅即展開兵力投入攻擊。不料首輪攻擊毫無進展,敵軍反而還以強力反衝擊,師長曾雍雅一見敵軍陣勢,立即明白遭遇了敵軍主力,一面電告情況,一面調整部署,收攏兩個團依託有利地形組織防禦,另一個團向側後警戒——因為他知道此時136師完全是一支孤軍,臨近側後均無友鄰,一旦遭敵合圍後果不堪設想!

四野接到136師報告,立即明白136師的危險處境,但是136師前出太深,友鄰增援恐怕不及,深諳白崇禧心理的林彪便使出了虛聲恐嚇之計,令49軍向東急進,18軍大張旗鼓向茶陵、安仁推進,作出兩翼包抄之勢,並命136師就地憑險死守,擺出決戰架勢,如情況突變則向東南安仁突圍。——49軍和18軍的佯動果然嚇住了白崇禧,實力並不雄厚的白崇禧可不願意為了消滅136師而將48軍置之險地,於是下令48軍後撤,這才使136師逃過一劫,但136師也付出了相當代價。14日,136師進佔攸縣,15日18軍先頭54師佔領茶陵,18日136師與54師在安仁會師。

然而136師輕敵冒進險遭不測並未引起四野上下的高度重視,輕敵驕橫之心在不少部隊都有存在。就在136師苦戰之際,另一個方向追擊的49軍軍長鍾偉向其上級第13兵團提出了向永豐、界嶺、寶慶追擊的作戰方案。鍾偉乃是四野一大悍將,與韓先楚並稱為四野兩大好戰分子,此人湖南平江人氏,1915年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最早是搞政工宣傳,逐漸顯露軍事指揮才幹,深為黃克誠器重。鍾偉個性鮮明,抗戰時期在鄂豫挺進支隊任團政委,因與支隊領導不合,一氣之下帶家屬和警衛班離隊,去蘇北投奔老上級黃克誠,被黃任命為新四軍三師十旅主力團二十八團團長,所帶部隊素以彪悍著稱,是典型的兩頭冒尖部隊。抗戰勝利後隨三師進入東北,在三下江南戰役中,時任二縱五師師長的鐘偉敢於抗命堅持己見,使林彪改變原定作戰計劃,取得了靠山屯之戰全殲國軍87師的勝利,其指揮才幹為林彪所賞識,林彪欲升其為縱隊副司令,鍾偉居然回之,要升就升司令,要麼就還當師長!後來林彪還是將其直接從師長升為十二縱隊司令,這也是四野唯一一個由師長直升縱隊司令的。——鍾偉的追擊方案上報後,第13兵團司令程子華不敢怠慢,一面研究一面上報沒有及時回覆,鍾偉見沒有迴音,認為兵團已經默認同意,便照此執行。林彪接到此方案,又見敵主力桂系精銳第三兵團正進至永豐、界嶺,正在49軍追擊線路上,便令程子華通知49軍切實查清情況不得盲目前進。當這一命令傳到49軍時,49軍的先頭師146師已經過了永豐,到達青樹坪。

青樹坪,又稱青水平,位於湖南雙峰縣境西部,西接邵東縣,東鄰印塘鎮,南與花門、鎖石兩鎮毗臨,北與三塘鋪鎮相接。自古為驛站要塞,是湘中通往湘南的必經之地。早在清咸豐年間,就已是商賈雲集之地,1912年建鎮。

8月15日,146師先頭營因連日急行軍,而且官兵幾乎都是北方人,對於在南方之地溽暑之時行軍實在是水土不服,營長見官兵都相當疲憊又無敵情,所以沒有派出有力部隊控制制高點,大隊就從山谷大路透過,結果就在青樹坪遭到第46軍236師居高臨下的伏擊,戰鬥打響後,前衛團隨即展開主力接應先頭營,雙方立即開始激戰。自渡江以來,這支虎賁之師還沒打過一次象樣的仗,從上到下早就憋足了勁,師長王奎先立即下令攻擊,全師擺開陣勢向前猛攻,激戰至次日天明,毫無進展。照理應該感覺到不對勁了,但是鍾偉帶出的部隊,卻是興奮勁上來了,以為逮到了大魚,拼死咬住,等待軍主力趕來。

經過一天激戰,白崇禧判明瞭戰場態勢,覺得有把握吃掉這個孤軍深入的師,於是急調附近桂系頭號王牌第7軍的171師、172師兩翼迂迴,決心一舉殲滅146師。16日,國軍對146師的圍殲開始了,在4架飛機和20餘門大口徑火炮支援下,發起一輪又一輪衝鋒,即使在這樣的陣勢面前,146師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師幹部還沉浸在逮住大魚的興奮之中,不過戰鬥的激烈還是看得到的,於是師部主要幹部全部下到團督戰,務必堅守陣地等待軍主力趕來。

而在後方,四野、13兵團和49軍已經對146師的險惡處境洞若觀火,林彪親自下令146師撤出戰鬥,退至永豐,145師接應其後撤,另以41軍、45軍各派一個師向永豐靠攏策應。這一命令經兵團、軍電臺一遍遍向146師呼叫,要命的是146師的電臺此時偏偏出了故障,無法聯絡。49軍幾乎是每隔半小時呼叫一次,仍沒有146師的任何訊息,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提心吊膽的訊號,使四野、13兵團和49軍上下都感到分外沉重。

在毫無任何訊息情況下,146師已經在兩天血戰中打紅了眼,在青樹坪附近的幾個山頭上,146師與第7軍、第46軍展開殊死爭奪,每一個山頭都要經過反覆的拉鋸,146師直到此時還不知道對手是桂系最精銳的三個師!戰至下午,146師終因力量單薄,漸漸顯出不支,於是收縮防線,將全師集中到相鄰幾個山頭,形成環形防禦。

16日晚,不善夜戰的國軍沒有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只是嚴密警戒,再不斷輔以襲擾性的炮擊,雙方在緊張對峙中度過了一夜。這一夜的休戰可以說是國軍的一大失策,146師已顯劣勢,即便不善夜戰,也應組織攻勢,就算是不能取得決定性進展,消耗對手力量為次日作戰創造條件也好,這麼白白放過一個夜晚,最重要的是失去了最寶貴的時間!

17日天一亮,國軍的攻勢就開始了。146師師長王奎先立即從炮火聲中品出了異樣,在半小時之內,陣地上就至少落下兩千發炮彈,而且相當數量是重炮,憑著炮彈呼嘯的聲音和彈著點,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就可判斷出這些炮彈來自於好幾個炮兵陣地,而且這些炮兵陣地距離都不遠!一種不祥的預感逐漸湧上心頭。中午前,電臺終於修好,總算接到軍的命令,這才明白了自己的危險處境。師部領導商量一下,決定遵照軍部命令撤回永豐,此時師長王奎先倒冷靜下來,他知道現在敵軍上有飛機下有重炮,大白天突圍等於是自找死路,果斷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天黑,天黑後再撤。和146師取得聯絡後,四野、兵團和49軍知道146師還在戰鬥,懸在半空的心才算放了下來。49軍立即派145師前出永豐,趕來接應。

國軍見苦戰兩天還未能解決戰鬥,知道時間再拖下去,夜長夢多,於是全力組織攻擊,不斷髮起整營整團的集團衝鋒,戰況立時慘烈起來。146師拼死苦戰,頂住了國軍37次衝擊。越近黃昏,戰鬥越激烈,師長王奎先下了死命令,師幹部下團,團幹部下營,營幹部下連,連幹部下排,排長下班,全師戰至最後一個人,誓與陣地共存亡!王奎先親臨最關鍵的塔子山高地,這一高地是146師防線的最突出部,一旦失守就有全線崩潰的危險,雙方都明白這一點,因此爭奪殊為激烈。高地幾經易手,438團1營幾乎在這個高地上拼光了。下午4時許,塔子山高地再次失守,王奎先從望遠鏡裡看到後立即命令438團反擊,團長表示部隊傷亡太大,是不是讓部隊退到二線來,塔子山就不要了。王奎先眼一瞪,不行!必須奪回來!一分鐘也不能等!438團組織了最後的預備隊,連炊事員都拿起了槍,由團長親自率領,在王奎先組織師炮兵營全部炮火掩護下,以一個迅猛的白刃衝鋒再次奪回高地。

血戰整整持續了十多個小時,146師終於頂下來,堅持到了天黑。午夜時分,146師在145師接應下,撕開一個缺口突圍而出。國軍也因連日苦戰傷亡慘重,見有接應且又不善夜戰,因此未加追擊。146師撤至永豐安全地帶,145師得知146師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吃飯了,立刻埋鍋造飯,等到將飯送到146師集合地時,卻見全師官兵東倒西歪地睡在地上,怎麼叫也叫不醒。

此戰,其慘烈程度為四野渡江以來之最,146師陣亡877人,傷2000餘人,可謂元氣大傷。前來接應的145師也有470人的傷亡。——權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解放戰爭史》第五卷P343這樣寫到:“此戰146師傷亡、損失877人,第145師也傷亡470餘人”,筆者以為這一146師的傷亡數字有失偏頗,其一146師苦戰兩天的傷亡僅比145師不到一天的接應作戰之傷亡多一倍還不到,其二不少資料提到146師經此一戰是元氣的大傷,以後戰爭中幾乎都是作為預備隊,再沒機會衝鋒在前了。如果一個萬把人的師傷亡不過877人,傷亡率不到10%,何來元氣大傷一說?因此筆者以為這877人如是單指陣亡數字才更為可信。

戰後49軍軍長鍾偉檢討說:“對桂系主力的戰鬥力估計不足,認為白崇禧沒什麼了不起,犯了麻痺輕敵的錯誤。”

13兵團在戰役總結中寫到:“146師在青樹坪遭敵襲擊進攻,倉皇應戰而吃虧,挫折了自己計程車氣,增長了敵人的氣焰。”

15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開國少將龍飛虎:48年第一次上戰場,55年因何被授予少將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