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次大陸長期以來都是全球熱點地區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數十年恩怨,也因為中印之間也曾為領土爭端發生過摩擦和衝突。尤其是在莫迪上臺之後的這幾年時間裡,印度國內民粹主義浪潮開始抬頭,再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印度政府開始不斷炒作“外部危機”,來轉移民眾視線和內部壓力。
這也直接促使印度同中巴兩國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另外印巴兩國,近段時間更是在克什米爾地區多次大打出手。如今為了更好的應對面向中巴兩條防線的壓力,同時也為了打贏所謂的“雙線作戰”,印軍正重新調整全國130萬的兵力部署,現今已有多支山地師部隊聚集中印邊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由於中印邊境目前對峙狀況並不激烈,因此印度將更多作戰力量傾斜到印巴邊境,但印軍高層現在注意到,他們在面向西線也就是克什米爾方向,已經部署了三支打擊軍的雄厚兵力,可面對北部防線也就是“拉達克”地區的方向,卻只有一支打擊軍的兵力。
即便是目前拉達克局勢並不緊張,但這種兵力分配也暴露出嚴重的缺陷。因此印軍高層認為,有必要對現有的兵力進行重新分配,而不是一味的從後方向前線增派部隊。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印度陸軍的思路是強化西部防線的重灌武器數量,例如從中西部地區抽調更多的裝甲部隊,另外BMP步兵戰車、T90主戰坦克、T72主戰坦克等裝甲作戰力量,也將抽調更多數量部署到中印邊境地帶,再加上印軍目前部署在拉達克東部的數個陸軍山地師,印軍自認為這種部署將確保萬無一失。
不過只是眼看著印軍動作頻頻而無動於衷,這絕對不是我們的作風,為了應對印軍這種“極限施壓”的做法,我們採取了更加穩妥的應對措施,那就是部署更多的機械化裝備來提升戰鬥力。
最新訊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已經開始部署地面打擊部隊,尤其是在高原地帶的邊防部隊將優先配屬。這些輕型車載自行榴彈炮不僅具備了高機動性,而且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實現“一鍵校準”,半自動裝彈。
由於採用了突擊車作為底盤,使得榴炮彈可以在山丘、沼澤等複雜環境下持續作戰。
光是從這些資料中就不難看出,相比起印軍只能依靠外國進口裝備來充門面,我們的軍工體系完全可以針對實地狀況進行量身打造,這種源自於工業技術能力上的差距,才是我們在應對周邊複雜局勢時,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