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大捷的勝利無疑是我們中國軍隊和日軍在正面戰場上交戰的偉大勝利之一,其中胡宗南和白崇禧無疑是立下了很大貢獻的,雖然說國軍兵力遠遠多於日軍,但是日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素養都遠超我們中國軍隊,最後成功的殲滅了2萬多個日軍,這無疑就是勝利的。
我們知道蔣介石一直以來都是不看好中國軍隊和日軍作戰的,他認為和日軍作戰無疑是會亡國的,這也就是著名的“三日亡國論”,可是沒想到的是隨著臺兒莊大捷之後,蔣介石的心態確實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拋棄自己先前的“三日亡國論”,而認為中國軍隊是完全有能力和日軍正面交鋒的,那麼蔣介石的這個轉變是正確的嗎?
那會兒蔣介石想著能和日軍決一死戰,他下令將部隊給調往徐州,也就是為徐州的會戰做好前提準備,其實蔣介石萬萬想不到的是這就是日軍最為迫切想看到的,要知道日軍的戰略目標就是三個月內征服中國,他們就是想快速和中國軍隊進行決戰,因為日本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援長時間的戰爭,最好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如果打消耗戰的話,無疑是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再者日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素養都遠遠的高於我們中國軍隊,據可靠史料記載,當時中國軍人需要犧牲3個人的性命才能幹掉一個日軍,絕不像我們現代抗日神劇中刻畫的那樣容易。
有人說當時的臺兒莊大捷就是日軍為了引誘蔣介石政府和他們進行決戰的一次陷阱,其實這個說法也並不完全沒有道理,當然了真假我們無法得知,但是臺兒莊大捷之後蔣介石的種種行為,確實是正中了日軍的計謀了。
所幸的是蔣介石並非泛泛之輩,他及時的預感到了這是日軍的一個大陰謀,如果真的和日軍進行正面的決戰,那到時候結果無疑是萬劫不復的。之後蔣介石立馬命令國軍開始撤退,雖然看似是個失敗,但是卻從戰略上來說無疑是個很正確的決定,因為此舉無疑是保留了國軍的有生力量。
不過之後卻出現了花園口決堤的慘劇,當時蔣介石是想殲滅土肥圓師團,結果黃傑與桂永清這兩個人卻選擇臨陣逃脫,最後讓蔣介石下令掘開花園口大堤。
花園口決堤造成的惡果我們不用多說,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此舉非但沒有怎麼影響日軍的程序,反而死了大量無辜的老百姓,還間接造成了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
其實客觀來說蔣介石的有些抗戰策略還是對的,雖然沒有我們共產黨部隊那麼的旗幟鮮明,但是蔣介石的國軍部隊在對日作戰中確實還是立下功勞的,這點還是無法否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