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42年4月初,日本的曼德勒殲滅戰開始了。飯田祥二郎跟隨牟田口廉也第18師團進入同古地區,跟隨其身後而來的還有日軍第56師團。

牟田,這個傢伙我們以前也提到過,他是挑起七七事變的禍首之一,後來被晉升為少將,擔任關東軍司令部第四軍參謀長,1941年春天出任第18師團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率領日軍攻打馬來西亞,現在又轉進緬甸作戰。

飯田的作戰計劃是:以第33師團為左翼,攻取仁安羌後向曼德勒以北一回。以第18、55師團為中路,直接進攻緬甸中部的交通樞紐曼德勒,與迂迴的日軍,一同將中英軍隊圍殲於此。第56師團為右翼,作為奔襲部隊佔領緬甸以北的臘戍地區,尋找機會攻入中國的雲南。

在日軍的攻勢下,西線的英國緬甸軍一路後退,被壓制在仁安羌一帶,仁安羌位於曼德勒西南217公里,伊洛瓦底江河畔,是緬甸重要的產油區。面對日軍凌厲的攻勢,英國人只能向中國遠征軍求救。

4月16日,英緬軍第1師進入仁安羌。第17師和裝甲第七旅進入仁安羌以東的地區,開始爆破當地的油田。

羅卓英和史迪威立即派孫立人的新38師趕赴仁安羌解圍。

在淞滬戰場上,孫立人受傷,到香港進行治療,出院之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後來奉命重組稅警總團,長時間在貴州練兵。1941年12月重新組建新編第38軍,歸張軫的第66軍指揮。

接到命令之後,他立即派出了劉放吾的第113團馳援英緬甸第1師。

而此時由東面殺來的,日軍第33師團作間河聯隊已經逼近仁安羌,將未來得及渡河的英緬甸軍第1師師部以及直屬部隊重重包圍,經過一番激戰,劉放吾在英緬甸軍裝甲部隊的協同之下,一度將日軍擊退。

孫立人立即又派陳鳴人的第112馳援,但是這個時候日軍第33師團的主力也趕到了。

由於整個戰局的惡化,孫立人無法得到第五軍的配合,只能率領部隊轉移。日軍隨之在4月21日佔領了仁安羌。而這個時候,英國人趁機向西北潛行撤入印度,留下來的中國軍隊直接陷入了急速惡化的戰局之中。

還有更壞的訊息,日軍第56團已經攻佔了臘戍,曼德拉丟失,密支也被佔領。

史迪威立即向遠征軍下令,讓其向印度撤退,司令長官羅卓英也同意。但是作為副司令長官的杜聿明,卻堅持撤回國。

甘麗初的第六軍和張軫的第66軍主力,還算幸運,雖然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但是還是有很多士兵,輾轉回到中國境內。但是,離日軍最近的戴安瀾第200師,餘韶的第96師,廖耀湘的第22師,孫立人的新編38師,想走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杜垏明立即向他們下令:各自尋找路線,自行回國。

從後面的結果來看,這個命令是要命的。

密支被佔領之後,日軍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歸國之路,杜垏明等人被迫轉入野人山,這是關於遠征軍敗走的最普遍的說法。

實際上,如果杜垏明想回國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集結部隊直接攻打密支,在那裡奪路而走,密支地區日軍守備軍有限,如果杜垏明強攻的話,未必不能衝過去。

但是事實總是出現弔詭之處,堅持回國的杜垏明沒有做這個選擇,而是避開了當面的日軍,丟下所有的火炮重武器,進入了野人山。

緊跟其後,嚴重的後果來了。

戴安瀾的第200師在掩護軍部轉移時,漸漸的與杜垏明軍部失去了聯絡,途中遭遇日軍的伏擊,當然腹部中彈,8天之後殉國。第200師殘部經南坎以西,艱難回到中國雲南。

餘韶第96師,也離軍部越來越遠,也僥倖退到國內。

孫立人第38師,沒有聽從杜垏明的命令,直接撤入印度。

廖耀湘的第22師,則完全進入了夢魘之中,他跟隨杜垏明的軍部行動,放棄所有的車輛和重武器,進入野人山,電臺中斷,面對毒蟲和猛獸,野人山中的遠征軍,迷失在廣袤無邊的原始森林之中。

第22師,不但沒有能回到中國,反而越走越遠,最後被一架美國運輸機發現,空投了事務和乾電池後,杜垏明才與重慶取得聯絡,得到命令仍舊是:向印度撤退。

杜垏明為何做出這樣的判斷,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

18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他曾是兵團政委,按級別應授上將,後轉到地方工作,錯失了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