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有兩個緊緊挨著的姓“伊”的國家,一個叫伊拉克,這個國家絕大部分的人民是說阿拉伯語的阿拉伯民族;另一個國家叫伊朗,這個國家的大部分人民是說波斯語的波斯民族。他們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兩族人民在歷史上有過多次大大小小的衝突,積累了不小的宿怨。
美蘇冷戰期間,兩大國經常性的拉幫結派,當時伊朗的北部有一個叫“土庫曼”的地區,屬於蘇聯。美國害怕蘇聯趁此擴張勢力,同時為了獲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東的利益,就打算在伊朗扶持了一個“親美”的政權。
於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了伊朗時任總統穆罕默德·摩薩臺,讓穆罕默德·巴列維上臺。上臺後的巴列維國王為了報答美國的“恩情”,決定改變保守的伊斯蘭政權,實施一些資本主義路線的措施。於是他搞了一個“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將一些國營土地私有化,給予婦女選舉權,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
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權,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處理。
這些改革遭到了伊斯蘭教宗教領袖霍梅尼的大力反對,霍梅尼帶領著虔誠的穆斯林在伊朗搞了很多破壞行動。巴列維國王無奈,只得逮捕了霍梅尼,並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行驅逐出境。
不過被驅逐出境的霍梅尼卻沒有停止行動。他從土耳其到伊拉克,再到科威特,再到法國,每到一個地方就打著讓伊朗人民自由、獨立的口號,四處遊說當地政府,幫助他從巴列維手中奪取政權,以此解放伊朗。
霍梅尼
與此同時的伊拉克也並不太平。伊拉克在二戰前是一個君主制國家,君主是費薩爾二世。1958年7月14日以卡塞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卡塞姆任共和國總理。
1959年的時候,一位22歲的伊拉克復興黨的青年前去刺殺卡塞姆,不過最後失敗了。這個青年叫薩達姆·侯賽因。
薩達姆因為參加刺殺總理的行動,被伊拉克政府判處死刑,於是他在夜晚遊過底格里斯河,輾轉到達了阿拉伯復興黨的發源地敘利亞,之後前往埃及開羅。1962年,薩達姆擔任復興黨開羅支部領導。
1963年2月8日,伊拉克復興黨推翻了卡塞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貝克爾出任總理,但由黨外人士阿里夫任總統。
這時,薩達姆重返故里並擔任領導機構成員,同時在巴格達大學法律系深造。當時,由於薩達姆反對復興黨內的腐敗現象而得罪上層,幾乎被殺。由於復興黨內部團結,阿里夫乘機在1963年11月發動政變,推翻了上臺才九個月的復興黨。薩達姆再次逃往大馬士革。
1968年7月17日,以貝克爾為首的復興黨和陸軍軍官集團推翻了阿里夫,復興黨再度掌權,貝克爾出任總統。此時的薩達姆負責主管內部安全事務。翌年成為革命指揮部的副總書記以及宣傳部長和安全部長。
但薩達姆的野心很大,他不甘於成為“二號人物”,遂在1979年發動政變,逼迫貝克爾下臺,自己就任總統,成為伊拉克黨和國家的領導人。
薩達姆·侯賽因
就在同一年,隔壁的伊朗也發生了政變,長期流亡在外的霍梅尼回到伊朗,發動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巴列維王朝覆亡。霍梅尼遂在伊朗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並炮製了一個“最高領袖”職位,所謂的“最高領袖”是憲法所創造的一個職位,是國家政治和宗教上的最高職位。
即使是已經被立法院透過的法案,“最高領袖”也擁有一票否決權。其實說白了,這時候的伊朗,不管是政治上還是宗教上都是“最高領袖”霍梅尼一個人說了算。
這兩個有著世仇的國家居然在同一年建立了兩個全新的政權,不過政權雖然是新的,但仇恨卻還是往日的仇恨。尤其如今的政權還在兩個最極端的人手中,兩國戰爭可謂一觸即發。而爆發兩伊戰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邊界爭端問題。
伊斯蘭革命
我們知道伊朗和伊拉克擁有大量的石油資源,而想要把石油運出去賣掉,就需要很大的港口。而從波斯灣到印度洋,伊朗擁有較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港口。
與伊朗相反,伊拉克出海通道狹小,如果不是地圖上右下角的阿拉伯河出海口連線了波斯灣,那麼伊拉克就完全成了一個內陸國家。所以伊拉克與伊朗相比缺乏優良的深水港,在地緣上處於不利地位。
而兩國的國界是在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中劃定的。協議中規定阿拉伯河的主權是伊朗和伊拉克各享一半。不過伊拉克不願與伊朗共同享有阿拉伯河主權。因為伊朗的國土面積比伊拉克大四倍,而且伊朗上有裡海,下有波斯灣和阿曼灣,如今連一條小小的阿拉伯河都不願意讓給伊拉克,這讓薩達姆很是惱火。
中國兵法講究“圍師必闕”,如果把對方逼入絕境,對方很可能會進行死戰。而伊拉克一直將阿拉伯河視為自己的命脈,如今伊朗對阿拉伯河念念不忘、想入非非,無疑成了伊拉克發動戰爭的最大原因。
另一個爆發戰爭很重要的原因是宗教因素。薩達姆政權的核心理念是復興黨社會主義,其本質就是世俗主義的意識形態。復興社會黨信仰並遵循伊斯蘭精神與宗教原則,但是復興黨不是宗教政黨。 在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之下,薩達姆實施了較為徹底的社會改革。
與此同時,他嚴禁反對黨的存在,壓制宗教勢力對政治的干預,為伊拉克復興黨確立了執政優勢; 但長期的高壓統治迫使一些什葉派穆斯林流亡他國,加深了國內遜尼派同什葉派穆斯林的社會對立和教派矛盾。以霍梅尼為代表的什葉派就曾遭到伊拉克的迫害。當時霍梅尼在伊拉克流亡,而伊拉克復興黨當局在伊朗巴列維國王的要求下,毫不客氣地將霍梅尼驅逐出境。
伊拉克認為此舉是為了制止霍梅尼在伊拉克從事政治活動。霍梅尼卻將此視為是薩達姆與巴列維國王狼狽為奸的證據。這個小插曲也加深了霍梅尼對伊拉克薩達姆政府的仇恨。
薩達姆
而自從霍梅尼推翻了巴列維國王所主導的地區秩序後,代之了以與霍梅尼思想相吻合的伊斯蘭新秩序。伊朗伊斯蘭革命衝擊了波斯灣地區秩序,加劇了世俗與宗教勢力間的競爭和地區國家間的意識形態衝突。
霍梅尼深信伊斯蘭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先驅,並且致力於將革命輸出到伊斯蘭世界,尤其是輸往伊拉克和海灣國家。由於受到巴列維政權倒臺的鼓舞,霍梅尼認為伊斯蘭革命的浪潮是不可阻擋的。作為鄰國的伊拉克自然成為伊朗革命政權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的主要目標。
於是宗教領袖霍梅尼和世俗領袖薩達姆兩人完全互異的思想逐漸對映的各自代表的國家上,使得伊朗與伊拉克變得水火不容。
而霍梅尼因為美國先前對巴列維國王政權的支援而仇視美國,於是霍梅尼要求,伊朗應當肅清一切親美和崇拜西方的腐朽觀念,西方化的伊朗人要麼離開伊朗,要麼就要自我改造。一場震撼世界、扭轉地緣局勢的政治風暴由此掀起。
霍梅尼
11 月 4 日,伊朗大學生衝擊並佔據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押了 66 名美國外交人員作為人質。這次伊朗人質危機使美國白宮方面進退失據,無論是公開呼籲還是私下溝通都遭遇到伊朗方面的強硬拒絕。卡特總統下令斷絕與伊朗的一切聯絡,凍結伊朗在美國的所有資金,禁止伊朗出產的石油產品進入美國。
“人質危機”宣告了美國與伊朗在波斯灣地區的長期戰略合作正式終結。美國轉而開始支援伊拉克。
人質危機
1980年9月2日,薩達姆單方面廢除了1975年雙方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以阿拉伯河出海口東岸被伊朗非法佔領為藉口,突然對伊朗發動襲擊。按理來說美國支援了伊拉克,伊朗應該得到蘇聯的支援才對,但霍梅尼不僅反美,他同時也反共,所以只有伊斯蘭的國家,像約旦、埃及還有蘇丹等支援它。
而支援伊拉克的卻有很多國家,像美國、法國、科威特等,包括蘇聯。不過這並不代表伊朗沒有武器,除了以前美國賣給巴列維政權的武器外,後來其他大國也在偷偷賣給伊朗武器,大發戰爭財。
所以在兩伊戰爭初期,伊拉克依靠著裝備優勢,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但伊朗軍隊的數量卻遠遠高於伊拉克,再加上伊朗軍隊的宗教情緒高漲,因此打起仗來往往是不要命的打法。比如伊朗在面對滿是地雷的戰場,不選擇用工兵去排雷,而是讓士兵直接趟過去,後面的人照著前面人的腳印向前進發。
而且最讓人無語的是,在1979 年霍梅尼新政府上臺後,為了鞏固革命政權,開始對巴列維王朝時期的軍隊進行了大清洗,處決、監禁和流放了大批軍官和政府官員。從 2月至9 月,伊朗政府處死了 85 位上將,並迫使所有少將和大多數准將提前退休,許多技術兵種人員和飛行員遭到了流放、監禁。
到 1980 年 9 月,伊朗共清洗了約 1. 2 萬名軍官,軍隊逃亡率達到了 60% 。整個軍隊指揮和作戰體系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這直接導致了伊朗軍隊的作戰能力迅速下降。所以在戰爭時期,雖然有高階武器,但那些臨時應徵入伍計程車兵,根本玩不轉這些先進的武器。以至於有一些高階武器成為了一次性用品。損壞後沒有零件更換,更沒有技術人才進行修理。
而伊拉克雖然裝備精良,但面臨嚴重的兵力短缺,北方的庫德族又在鬧革命,所以兩伊戰爭一直僵持不下。再加上雙方為了爭奪地盤,都熱衷於攻城戰。於是你來我往,無端消耗著軍事實力,卻誰也打不贏誰。兩伊戰爭變成了現代戰爭史上的一場“原始戰爭”。
後來聯合國實在看不下去了,遂出面進行停戰調停。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鬥。
兩伊戰爭從1980年開始,總共打了8年,雙方軍隊損失一共超過了五十萬,平民傷亡也逾百萬,經濟損失更是高達6000億美金,但可笑的是,雙方的領土及國界卻沒有一點兒改變,還是和戰前一模一樣。
相反,戰爭巨大的經濟消耗使得伊拉克差點破產,這也埋下了日後伊拉克攻打科威特從而爆發海灣戰爭的伏筆。從戰爭結果來看,恐怕兩伊戰爭算得上是世界戰爭史上最沒有意義的一場戰爭,而戰爭帶來的苦難卻不是沒有意義的,戰爭無論輸贏,結果苦的永遠是百姓。熱愛和平,崇尚和平,應當成為我們這一代永遠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