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曾派遣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與英軍一同抗擊日軍。由於我軍嚴明的軍紀和出色的戰場表現,給當地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恰恰為之後的一支戰敗的國軍流亡海外打下了“生存基礎”。本期將為大家講述一個“無主”軍隊流亡緬甸的故事。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秋風掃落葉一般掃蕩著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面前,國軍或是一觸即潰,或是被殲滅,或是舉手投降。
南京總統府被佔領之後,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基本宣告終結,蔣介石逃往臺灣,“副總統”李宗仁也跑到了美國。但我軍的“任務”依然尚未完成,有許多孤立的國民黨殘部依然在負隅頑抗。
國民黨從南京撤退
1950年1月25日,國民黨第8軍主力被殲滅,部分殘餘逃入緬境,這支殘軍主要包括:第8軍237師709團團長李國輝率領的700餘人和流亡於緬甸車佛南的原遠征軍第6軍93師200餘人;第26軍93師278團副團長譚忠率領的600餘人。
二月下旬,這批部隊先後抵達了泰緬邊境大其力附近的孟捧地區。後來,二戰期間參加過緬甸遠征且留在滇南的一些國民黨復員軍人也加入其中,這三支部隊聯合組成了一個統一的臨時指揮部,並自行命名為“復興部隊”,人數在2200人左右。他們中的大多數為李彌舊部,因此又被稱為“李彌部隊”。
李彌部隊逃入緬甸
剛剛退入緬甸的李彌部隊,已經徹底與國軍的指揮系統失去聯絡,部隊只能變賣一切值錢的東西以購買糧食,甚至不得不向村民借糧。這時候,國軍曾經打下的“基礎”就起到作用了。他們與當地百姓溝通的很順暢,李國輝甚至鼓勵士兵與當地人通婚,進一步加強“群眾基礎”。
可這畢竟是在緬甸境內,一支外國軍隊駐紮在一個主權國家遲遲不走其實是有些不妥的。緬甸政府也很快做出了反應,要求這支國軍撤出緬甸。李國輝決定派兩個士兵代表前去談判,表示自己只是借道,稍作調整後便立刻反攻雲南,不再久留。可緬甸方面的態度比他想象的要惡劣的多。
對方直接下達了“最後通牒”:十日之內必須撤出緬甸,否則就“兵戎相見”。更過分的是,他們還扣押了其中一名士兵,只放了另一個回來。看來只能依靠武力解決問題了。
雖說國軍在解放戰爭中敗的一塌糊塗,但強與弱。從來都只是相對的。被解放軍追著屁股跑的國軍到了東南亞,馬上搖身一變就成了“王者之師”。這支僅有兩千餘人的國民黨殘軍將兩萬緬甸政府軍打得落花流水,並在之後數次擊退緬軍的進攻。又經過當時的一些媒體宣傳後,這支國軍被吹得“神乎其神”。
為了能讓這支殘軍發揮更大的作用,蔣介石任命李彌為“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和“雲南省政府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莊任”,讓他返回緬旬召集部隊準備“反攻大陸”李彌隨後帶著蔣介石的命令從臺北飛回緬甸準備在緬老泰三國交界處建立“反共抗俄救國軍滇南邊區第一縱隊。”
1950年秋,李彌在泰緬邊境會見了李國輝,讓他交出了軍隊的指揮權,這支殘軍從此幾乎變成了李彌的“私人武裝”。而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彌,更是喊出了“做個雲南王可能有點難,但做個緬甸王還是易如反掌的”。不知緬甸當局聽了李彌將軍的話會作何感想。
在“金三角地區”站穩腳跟的國軍,在當地廣泛從事鴉片生意,不僅種植、生產、販賣鴉片,同時也負責武裝押運鴉片。作為當今世界三大毒品產地之一的“金三角”,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漸聞名於世的。
李彌
1950年10月,朝鮮戰爭爆發。蔣介石認為反攻大陸的時機已到,立刻命令李彌率“金三角"殘部對雲南邊境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1951年6月,李彌先後投入八千餘人兵分東西兩路襲擾雲南邊境,6月6日,東路殘敵竄人云南孟連縣並佔據縣城,6月21日,西路殘軍攻佔雲南滄源縣城。這批殘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李彌殘部進攻雲南
解放軍雲南軍區立即組織了五個團的兵力,兵分四路圍剿殘敵,迅速收復了孟連、滄源縣城,殘軍倉皇逃回“金三角”。竄擾雲南邊境失敗後,殘敵又開始緬甸境內興風作浪。
1952年8月,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操縱、支援下,渡過薩爾溫江向緬甸中部的巴邦、毛淡棉、耶城發展,與緬甸克倫邦的“克倫自衛軍"成立“聯合作戰指揮部",公開宣稱聯合緬甸所有反政府武裝,推翻緬甸政府。國民黨殘部此舉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緬甸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1953年1月,緬甸政府集中了三個精銳步兵旅攔擊殘敵。雙方在薩爾溫江的沙拉渡口展開激戰,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戰鬥,緬軍再次戰敗。
薩爾溫江
在這危急時刻,緬甸政府向聯合國嚴厲控訴臺灣國民黨軍隊侵略緬甸領土,危害緬甸主權與安全的行為,並向聯合國提供了殘敵侵略緬甸主權的大量照片、檔案、實物。4月23日,聯合國透過決議,要求國民黨殘敵撤回臺灣或居住在定的區域內。
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國民黨被迫將李彌和部分軍隊撤回臺灣,但有相當數量的殘軍仍留在“金三角",由柳元麟指揮。
不過回到臺灣的李彌下場卻頗為悲慘,在一次飯桌上突然中風之後,就被蔣介石“軟禁”了起來,再也不曾觸碰過權力的中心。因為他在金三角一帶的勢力已經發展到了難以讓蔣放心的地步。
李彌部隊撤回臺灣
到了1960年7月,蔣介石向“金三角”空運了一支四百多人的戰鬥骨幹(以軍官為主),並運去大量武器裝備。“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經過一番整編擴充,又發展到了上萬人,嚴重影響著廣西、雲南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嚴重威脅著緬甸的國家安全。
1960年6月27日至7月5日,根據中緬邊界目前存在的問題,協定成立的中緬邊界聯合委員會。在緬甸首都仰光舉行第一次會議,就中緬邊界進行必要的勘察、豎立新界樁和修訂、改立舊界樁等事宜,商討具體細節,確定日程安排。
緬方由緬甸國防軍副總參謀長昂季任首席代表,緬北軍區司令官山友准將任首席顧問。但中方代表姚仲明一席話直接挑明瞭中緬雙方所面臨的真正的癥結所在:國民黨殘部千餘人竄逃至緬甸,盤踞撣邦地區。
他們騷擾中國邊境,對緬甸居民為非作歹,為保護勘界人員的安全,必須對國民黨殘部給予必要的打擊。是的,消滅這股國民黨殘軍才是最終目的。
前排左昂季,姚仲明
11月22日凌晨,我軍跨越國境,圍剿國民黨殘敵第五師師部和第四團。邊防9團、10團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後,開始向殘敵發起進攻。
23日拂曉,步兵117團、118團和116團的一個營採取多路進攻、分片圍殲的戰術,向殘敵第四軍及第一軍軍部、第六師師部、第二師師部、第七團團部發起猛烈攻擊。
經過兩天激戰,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守敵,佔領全部據點,擊斃殘敵少將師長蒙寶山等師團級軍官16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圍剿取得初步勝利。
解放軍追擊國民黨殘敵
蔣介石在得知中緬軍隊聯合清剿“金三角"殘敵的訊息後,立即指示柳元麟將主力主要用於對緬作戰。緬軍與殘敵激戰余天,一直僵持不下。
在此情況下,緬甸國防部請求我越境部隊跨出“紅線",予以支援。很快,周總理批准了中國部隊越過紅線,解救緬軍的計劃。而國民黨殘軍在獲悉解放軍要繼續南下進擊的情報後,主動放棄了對王南昆緬軍的圍困,倉促渡過湄公河,向寮國境內逃竄。柳元麟的總部,也被迫遷往臺灣。
但緬甸、泰國和寮國邊境還有段希文的第五軍和李文煥的第三軍,以及馬俊國、曾誠的隊伍沒能及時撤離。這些隊伍後來在緬甸軍方的圍剿下逐步轉移到了泰國,上演了一出海外版的“招安梁山伯”。
1970年12月10日,泰國為了平定國內的反動勢力,政府將這批國軍整編成“泰北志願自衛隊”,李文煥與段希文對部下直言:我們無處可去,大陸不要我們、臺灣不要我們。我們戰鬥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活下去”!隨後大家換上了泰國軍裝和泰國武器、舉著泰國國旗,奔赴戰場。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批國軍殘部和他們的後代,已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融入到了當地的生活中。他們中有些成為了真正的泰國公民,有的至今還是“黑戶”。(有一點點停頓)如今,當我們想一窺他們的生活時,看一眼門外的春聯便知:
年年難過年年過 處處無家處處家
段希文和李文煥
參考文獻:
《解放軍“金三角”越境作戰始末》馬昌法
《中緬共殲國民黨軍殘部紀實》張寶善
《“金三角”國民黨殘軍興亡與中緬邊界談判進展》孔德生
《國民黨軍割據“金三角”30年》何立波
紀錄片《金三角國軍殘餘部隊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