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6日,粟裕指揮華野全軍發起淮海戰役。11月8日,粟張聯名向軍委發出“齊辰電”,提出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不必以主力向兩淮進攻,而以主力轉向徐(州)固(鎮)線進擊,抑留敵人于徐州及其周圍,爾後分別削弱與逐漸消滅之”從而使“小淮海”轉向“大淮海”。
11月16日,中前委成立。
11月20日,在一段時期的反覆磋商後,軍委、劉陳鄧、粟譚都把殲黃百韜之後的目標從邱李集團,轉向黃維十二兵團。
11月24日,十二兵團進入中野的口袋陣;11月29日,中野攻擊進展不大,陳毅電話詢問粟裕攻打碾莊的戰術,粟裕介紹了土木作業、近迫攻擊;胡璉在十二兵團被圍後飛抵雙堆集。
12月5日,劉陳鄧發出總攻令,華野七、十三縱及特縱一部支援中野,總攻推遲到6日午後進行。
12月10日,粟裕再派參謀長陳士榘率三、蘇十一、魯中南縱隊及特縱一部加強對十二兵團攻擊(魯縱為預備隊);在華野三縱和中野六縱進攻18軍駐守的雙堆集戰鬥中,華野三縱“洛陽營”和中野六縱“襄陽營”殲滅18軍骨幹部隊“威虎團”。
12月15日,十二兵團被全殲,黃維被華野十三縱俘虜,胡璉逃脫。
總之,在淮海戰役中,我軍在總兵力少於對手的情況下,以高超的戰略戰術牢牢地控制了戰場主動權,使得中野、華野聯手能從容殲滅十二兵團;同時,用交通壕近迫進攻、有力的炮火攻擊戰術,徹底摧垮了十八軍賴以成名的防禦體系。胡璉即使飛抵戰場,既不能突圍,又不能堅守,隻身僥倖逃脫而已。
有的網友認為殲十二兵團是劉陳鄧之,功與粟裕無關,那是非常錯誤的片面認識。首先,淮海戰役是粟裕提出並首先提議轉向徐州集團,其建議被主席採納從而形成“大淮海”的,是戰役的主要策劃和指揮者;其次,他指揮華野擔負了南線阻擊、包圍杜聿明集團等任務,牢牢控制了戰場局勢;最後,他先後派出五個縱隊和特縱(中野投入六個縱隊兩個獨立旅),直接參與了殲滅十二兵團的作戰。可以說,在淮海戰役中,粟裕是主宰,胡璉是羔羊。
胡璉與粟裕本不在一個層面上,無論是戰略遠見還是指揮藝術,相差很大。只不過在南麻、土山集兩戰中,胡璉利用當時華野分兵的特殊時期,以及我軍當時攻堅經驗不足的情況佔了些便宜。但時移勢易,淮海一戰灰飛煙滅。
對於胡璉這樣的“刺蝟”,擒之須有利器,否則就會扎手。隨著戰爭實踐的不斷髮展,我軍的戰略戰術也在不斷提高。控制戰場局勢、土木作業近迫攻擊、有力的炮火支援就是破解“刺蝟”的利器。而在淮海戰役中,粟裕憑藉高超的指揮藝術,在總兵力少於敵人的情況下,多次轉運兵力,形成區域性優勢,牢牢控制戰場主動權,堪稱戰爭藝術大師!
什麼是“剋星”?有位網友講得很好,“剋星不但是實力的碾壓,而且是心理的摧殘”。綜觀胡璉與粟裕的六次交鋒,從來都缺少主動攻擊的意識,也不像剋星見了被克物件那種輕鬆自信、血液沸騰般強烈的求戰慾望,說他像“刺蝟”有問題嗎?
如果說胡璉因南麻、土山集佔了便宜,就可以算粟裕的“剋星”,那麼用同樣的邏輯,從宿北一直到淮海的六次交手,直到灰飛煙滅,粟裕又是胡璉的什麼呢?請網友們自己思考。
題外話:
寫這篇文章,開始主要是為了批駁幾個黑子。因為他們為了抹黑粟裕將軍和英雄的華野建立的輝煌功勳,肆意歪曲歷史、斷章取義,一提到胡璉便嗨到不能自已,極吹噓誇大之能事。對於脫離基本歷史事實而思想偏執的人,我認為是沒有資格談歷史的。
寫到後來,有些感受想和大家交流。學習歷史,其實對於業餘愛好者是很有好處的。在學習瞭解的過程中,能訓練你學會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用多個視角思考問題,在討論中提高思辯能力和邏輯能力。為了瞭解歷史真實的一面而不被他人的信口開河所左右,就要讀書、思考……日積月累,增加的不僅是知識,更包括思想的高度及邏輯思維能力,這一切都會對個人的事業和生活起到有益的作用。但如果預設立場地對史實隨意裁剪和歪口曲,恐怕這種錯誤的思維定勢與做法,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不是想給誰上課,而是有感而發,和網友們交流一下。題外話有點多,望讀者諒解。
本文采用史實,均源於正式出版物,不採用網文及非正式出版物。
主要參考文獻:
《華東解放戰爭》,劉統著
《粟裕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