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的時候,一位叫陳濤的八十九歲老幹部不幸因病逝世。乍初,老幹部的離世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因為人的生老病死本就人間常情,生者除了緬懷死者別無他法。直到出現了一檔有關戰爭與和平題材的電視電視媒體,對他的生前事蹟進行了深度的挖掘報道,這才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一陣軒然大波:生前憑一己之力,呈一紙書信消滅了一百八十名敵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五個月後,官方終於公佈了陳濤的真實身份:一名抗戰諜報專家。
陳濤年少有為,聰慧機敏,是一名典型的知識分子。在考入南開大學時年僅十四歲,深受馬列主義哲學的薰陶並立志加入共黨,成為一名優秀革命共產黨員。不久之後,在上級和革命夥伴的指引下,陳濤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潛入敵軍所在的腹地,作為一位地下情報工作者的間諜身份,執行著秘密任務。面對一群冷血殘酷持強凌弱的日本軍隊,陳濤的加入無異於是隻身入龍潭虎穴,任務的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在潛入敵人內部的初期,陳濤為博取日本軍官們的信任,不得不投身"應酬":隨之一同紙醉金迷,花天酒地。他表面逢迎著這群可厭的日本軍官,背地裡卻時刻掛念著祖國同胞,向組織傳遞訊息的同時又要時時刻刻小心自保,避免暴露。而陳濤的這些作為又不能為外人道也,就連家人都不得而知,在許多人看來,陳濤已經成為了為討好日本沒有下限節操的"漢奸""賣國賊"。就連他的親生父親也時常責罵他,視他為家族恥辱,甚至揚言要與其斷絕父子關係。
面對這些,陳濤也只能默默忍受,打碎牙往肚裡吞,專心致志地進行著他的地下情報工作。起初日本軍官並未選擇輕易地相信他,多留了一個心眼,只將他安插在一些接觸不到重要情報的邊緣崗位之中。無奈之下,陳濤便與組織通訊,配合"演出":故意送給了日軍幾份偽造情報,讓日軍三番五次地險些遏住我方主力軍隊,我軍還故意在"倉皇撤退"的途中遺落丟棄一些槍支彈藥,以貶低自己的方式使日軍低估我軍,為日後交鋒打下基礎。因此,日軍不但信以為真,還頗為重視陳濤的能力,甚至授予陳濤少將司令的軍銜以示信任,還配給他擁有幾百人的隊伍。
有了軍銜和地位,陳濤在敵軍中收集情報資訊的工作便利了許多,在暗中提供了更多的訊息情報,使日軍的掃蕩計劃屢次撲空,為我軍降低了許多損失和傷亡。不僅如此,透過陳濤的情報和我軍的機智判斷,甚至還使日軍幾次節節敗退。此種情況下,日軍軍官也不禁偶然懷疑過陳濤:在一次無意之中詢問其家庭住址時,發現陳濤隨口編纂的地址並不存在。軍官勃然大怒,使陳濤再次處於即將暴露的危險境地。不過好在陳濤機敏,三番五次使計設法自證"清白"表忠心,才又一次次博得了日軍的信任。
直到四二年,日軍在華建立了一個情報班用以策劃侵華行動,在組織的配合下,陳濤主動放棄司令軍銜的身份加入情報班,為我軍提供更加重要的訊息。一日,陳濤正與一名日本軍尉對飲,懂日語的陳濤假作無意地聽到一名日本兵前來彙報正在部署的"鐵滾掃蕩"計劃:將集火好幾萬兵力向我軍進攻,並組織一百八十名軍官現場觀摩。陳濤立即嗅到此情報的重要性,當即用密語將此次行動的重要資訊彙集成一封密函,派人連夜馬不停蹄地將密函送向陳賡的手上。
陳賡得知訊息後,立即連同眾軍作好部署,在一百八十名軍官組成的觀摩團必經之路中設下埋伏,並制定進攻圍剿日軍主力的周密計劃,誘敵深入一網打盡。果不其然,打了一場極其漂亮的勝仗,這場戰役在抗戰歷史上被稱為全殲皇軍觀戰團大戰,全殲包括一名少將六名大佐的一百八十名軍官,是我軍損失空前稀少的反掃蕩戰役。而日軍的潰敗也極大的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此戰過後,陳濤被立下了大功,得到了中央組織的嘉獎和上層各領導的表揚。若不是陳濤的常年暗中蟄伏,置自己於危險中不顧,憑藉高超的情商和智商周旋於敵軍之中,做著驚心動魄朝不保夕的諜報工作,我軍即將面臨的損失和潰敗後果不可估量。而這位紅色特工,卻一直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地在國家組織部門中繼續做著最平凡普通的基層工作。他從來不對自己的兒女子宣揚誇耀過自己的諜戰事蹟,直到在抗戰劇中發現這場戰役中的諜戰歷史被忽略掉,已值蒼顏白髮的陳濤便動筆寫下一本驚心動魄的回憶錄。直至他逝世之後,隨著這本回憶錄的發掘,這段不為人所知的諜戰事蹟才逐漸被社會世人所關注知曉。
結語那些塵封的歷史過往,承載著那些為國犧牲自我的烈士們的鮮血,他們不該被遺忘,也不該被改寫。沒有他們的犧牲付出砥礪前行,何來我們現世的和平安穩,繁榮昌盛?願我們銘記歷史,銘記像陳濤這樣為祖國人民默默付出,赴湯蹈火卻依然堅守初心的英雄戰士。他們崇高的精神品格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啟示著我們當代年輕人應自強不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職責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