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歷史上一共經歷過四次國際戰爭,第一次是抗日戰爭,第二次是抗美援朝,第三次是對印自衛反擊戰,第四次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其實最讓人心寒的就是越南反擊戰,曾經還是盟友的我們,轉眼之間就成為了越南眼中的“頭號敵人”。
自美國攻佔朝鮮失敗後,越南成為了歐美國家的第一侵佔目標。然而不管是前期與法國的戰爭,還是後期與美國的戰爭,我國都對越南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在並不富裕的情況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資,甚至每次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武器也都是先運往越南的,當時國內還提出“越南優先原則”。其中北越的領導人胡志明與我國非常交好,而且他也是共產主義的革命者,所以當時越南與我國的關係非常緊密。
可惜胡志明去世之後,北越被南越吞併,黎筍正式統一朝鮮,而他是更主張親蘇的。當時我國與蘇聯的關係極其微妙,但並未發生直接衝突。直到中美關係開始緩和,蘇聯覺得受到威脅,導致兩國交惡。
親蘇派的黎筍自然是蘇聯最忠心的鷹犬,跟蘇聯站在同一條線上,而且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也讓越南感到十分惶恐,畢竟他們和美國的關係極度僵化。對此,黎筍領導的親蘇派開始對越南境內進行大規模的清洗,所以親中的官員都被罷免,華僑被趕出越南,回到國內。隨後,越南開始第一次在邊境對中國發起武裝衝突,造成邊境民眾多名受傷,甚至推倒了界碑,意圖侵佔我方領土。
越南的這種行為已經不是簡單的試探,而是明目張膽的挑釁,當時很多將領都提議主戰,直接用武力說話才是最好的選擇。然而粟裕與劉伯承兩位卻不願意領兵出戰,也極力反對對越作戰。那這是為何呢?
他們兩位都是驍勇善戰的將領,是我軍中真正的軍事大師級人物,參加過許多戰役和戰爭,他們拒絕出戰是因為當時不是最好的出兵時機。那時中國面臨多重危機,蘇聯在邊境虎視眈眈的,蔣介石在臺灣蓄勢待發,國際局勢也十分混亂,所以那時根本就不是出兵的好時機。中央高層也都同意了兩位軍事大師的建議。
直到越南第二次挑釁我方邊境,這時我國已經和美國的關係走上的正常化,鄧小平決定在他訪問美國時對越用兵,讓蘇聯摸不清楚,決定以牛刀殺雞的形式速戰速決。國家這次沒有選擇的粟裕和劉伯承等頂級將領,因為他們需要坐鎮國內,防止蘇聯的趁機入境。
而越南作戰這邊派遣的主將是許世友,之所以選擇他,一是因為他作戰風格勇猛,猶如下山猛虎,對敵人能夠做到一擊即潰的結果。二是因為許世友之前就是廣州軍區的司令員,對於南方溼熱作戰有很多的經驗,他是最合適的選擇。
當然,許世友沒有讓國家和人民失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越南軍隊衝散,並且迅速帶兵佔領了越南的20多個重要城市,一個月之內就取得了越南反擊戰的勝利,並對越南北部的部分軍事設施進行了毀壞,這才撤回到了境內。
這次的勝利讓國際上再次看到了中國的軍事實力,為後來中國在國際上的突出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捍衛了我們的大國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