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在抗戰時期,我軍曾出現過很多的軍事天才,其中有指揮作戰算無遺策的,也有上陣殺敵勇猛衝鋒的,還有改造軍隊促進發展的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將領,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技術性軍事人才,他在爆破、架橋、修路等工兵作戰中有著非常優異的表現,號稱“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我軍工兵鼻祖”等,這個人就是王耀南。

王耀南在爆破製造方面的天賦從小就奠定了,因為他家是爆竹世家,世代都是以煙火火藥製造為生的,所以他從小就明白如何配置火藥和煙花爆竹。長大之後為了餬口,他就跟著父親和爺爺一起在礦井裡面當爆破工,有很多實際爆破的經驗。

因工人經常遭到工頭的剋扣和壓迫,王耀南參加了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正式參加了工農紅軍,成為了一名爆破隊的領導,隨後跟隨毛主席一起上了井岡山,還參加過黃洋界保衛戰、湘水架橋等等,是我軍工程兵發展的先驅者和領導者。別看他負責的大部分都是後勤工程類的工作,但做出的貢獻不比前線的將領弱,他負責的工程對戰場形勢有著瞬息萬變的影響。紅軍過要湘江時,李德等懂圖紙的人花了一個多月都沒把橋搞定,不懂圖紙的王耀南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因此他經常被彭德懷、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林彪等幾位元帥爭來爭去的。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帶著部隊組織爆破上萬次,對敵人的鐵路運輸以及碉堡防守進行了巨大的傷害,為我軍後續的勝利提供了保障。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作為老牌紅軍將領,他指揮作戰也是極為敏銳的。

1939年,我軍部隊陷入與日軍的相互牽扯之中難以脫身,日軍的騎兵部隊千里奔襲對我軍支隊展開偷襲,導致我方損失慘重,而當時的指揮官也因為敵人的進攻消失了行蹤,不知是死是活,所以此時急需一個新領導主持大局。王耀南因為資歷高,而且參與過很多艱難戰爭,被當場臨危受命,擔任了該支隊的指揮員。

接到命令之後,王耀南立刻開始研究戰場形勢,並且下令讓1營掩護主力機關撤退,其他兩個營則從左側潛伏到敵人的後方, 對敵軍展開反包圍的作戰計劃,自己帶著其他的部隊佔領高地位置,可以第一時間察覺到敵人的動向。

然而在交戰的過程中,王耀南發現了一個細節,之前闆闆正正穿著軍裝的日本士兵,如今紛紛脫下了外套,露出了自己裡面雪白的襯衫,這到底有何用意呢?白襯衫在山林環境下更不容易躲藏,難道只是巧合嗎?心思細膩的王耀南覺得裡面一定有些蹊蹺,原來是天氣太熱了,當時的作戰地點在山西,正值中午太陽直射,日軍穿著的軍服十分厚實而且很吸熱,熱得扛不住了,就把外衣脫掉,露出的白襯衣不僅減輕了重量和便於透氣,還不吸熱。

隨即王耀南又在上方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番,發現日軍的衣服背後有大灘的印記,看上去好像是流汗了。而且王耀南觀察到我方部隊計程車兵後背也出汗了,這讓他有了大膽的想法。

王耀南覺得,天氣如此炎熱,不管對進攻方還是防守方都是非常難熬的一件事情,而且進攻方明顯更耗費體力,我軍士兵可以趴在陣地裡射擊,而日軍則要向高地來來回回地衝鋒。所以別看日軍目前這麼勇猛衝鋒,等過一會攻不下來的話肯定會撤兵休息,之後就是我軍反擊的機會。

果然正如王耀南所料,眼看著到了傍晚戰役還未拿下,日本兵們十分著急,決定立刻回到營地休息。但王耀南好不容易等來這千載難逢的好訊息,立刻帶著部隊如猛虎般衝下山去,此時的日軍連續激戰一天,加之天氣如此炎熱,早就累趴了,端槍的力氣都沒有,更別說近身搏鬥了。此次戰役共槍斃200多個日本士兵,取得了巨大勝利,並且找到了受傷昏迷不醒的指揮官陳士榘,王耀南功不可沒。

18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世界上燒錢最多的七大工程,真是花錢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