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海狸伯克@bigfun社群
縱觀美國陸軍的裝甲車輛,有大小車輛裡有那麼個不起眼的東西。雖然這個東西不起眼,但是在偵查騎兵營中能起到火力支援的妙用,那便是M8自行榴彈炮。
關於M8自行榴彈炮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41年下半年,在美國參戰前夕,美國裝甲兵委員會對於伴隨機械化步兵的輕型支援機動火炮的需求凸顯出來,急需一款75毫米級輕型突擊自行榴彈炮。
此前,實際上炮兵部隊在此領域早有研究,在1939至40年,利用M1戰鬥車(實際上是裝備了機槍的輕型坦克)的底盤,炮兵部隊設計了T3自行榴彈炮。T3在M1戰鬥車的基礎上於車體前部加裝了1門75毫米M1A1山炮(這種輕便簡陋的山炮至今似乎仍然有第三世界落後國家及地區在使用),這讓T3自行榴彈炮長得頗具M3李中型坦克的神韻。為了自衛,T3自行榴彈炮頂部還增加了一挺.30口徑M1919A4車載機槍及配套的可旋轉機槍塔。T3自行榴彈炮由於其內部侷促的空間不足以容納3人車組而最終被炮兵所拋棄,移交給了裝甲兵委員會,但裝甲兵方面最終也未繼續將其開發下去。
接下來粉墨登場的是T18自行榴彈炮,在T3失敗的基礎上,T18繼續前行。該車採用了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的底盤,兩輛軟鋼製成的試驗車被凡士通輪胎及橡膠公司製造,用於測試用途。T18與T3一樣採用了類似M3“李”中型坦克式的車體炮的設計,但實際上由於沒有頂部的機槍塔/炮塔,T18更像義大利人的M40-75/18突擊炮。T18自行榴彈炮在1942年5月完成,但由於優先度更高的類似用途車輛的原因,T18自行榴彈炮並沒有進入正式服役。
T3和T18自行榴彈炮,雖然在現實中有各種缺陷但是最終在遊戲裡(指WOT)低階房表現出色
在全履帶式的T18自行榴彈炮研發的同時,等的不耐煩地機械化步兵部隊研製了T30半履帶自行榴彈炮作為救急之用。T30自行榴彈炮採用了一種半裸奔式的敞開設計,使用了現有且數量巨大的M3半履帶車和現成的M1A1駝載山炮,將兩者進行了結合後形成的一種貨架產物。T30自行榴彈炮僅1942年便大規模量產了500輛。
所以最後誕生的T30HMC就是那麼個東西了
T30解決了基本需求,這很好,但還不夠,半裸奔的T30自行榴彈炮裝甲防護極為薄弱,這個焊了點鋼板的半履帶卡車也就只能擋擋機槍彈和彈片罷了。陸軍需要一種更具有防護效能的裝甲車輛,而T18也好T30也罷,都無法完全滿足。
新誕生的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底盤給了研製人員新的希望,兩種基於M5底盤的新型75毫米自行榴彈炮試驗樣車在1942年初被裝甲兵研究並進行了測試。其中一個是T41自行榴彈炮,T41自行榴彈炮的設計基本就是把一門75毫米短榴彈炮塞進一個頂部敞開的改進M5車體內,其戰鬥室為敞開式,其底盤基本與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一致但是戰鬥室無裝甲防護。T41自行榴彈炮在1942年春進行了測試,但由於種種原因被放棄,另一種方案T47接替了T41的位置。
T41最終只完成了木質模型,沒有進一步發展
T47自行榴彈炮的設計原本基於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的車體,但隨著M5斯圖亞特的問世,T47的底盤也理所當然的改為了M5。M5的車體結構比起M3更復雜,但經過全面重新設計的車體具備更好的防彈性,內部空間也更大。而更重要的是,M5由2臺液冷汽油機驅動,替代了M3使用的單颱風冷汽油機或柴油機,可靠性更好,動力也更加澎湃。T47自行榴彈炮擁有一個全向旋轉的炮塔並裝備了一門75毫米M2榴彈炮,可旋轉炮塔不同於舊式T3、T18、T30和T41的固定戰鬥室車體主炮,具備了不可同日而語的巨大射角。其使用的M2榴彈炮沿用了M1A1駝載山炮的炮管及後膛,但使用了不同於原本車載M1A1的炮座,這個炮座有使用M4謝爾曼M34型炮座的部分設計。1942年春,T47也做好了測試準備,依次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測試場,肯塔基州的諾克斯堡基地和加利福尼亞的沙漠站訓練中心進行了測試。其結果是僅需對某些細枝末節的部分僅需改進,T47被賦予了M8自行榴彈炮的正式編號,並於1942年9月於通用汽車旗下的凱迪拉克分部進行了量產。到1944年1月生產線關閉時,M8自行榴彈炮一共已量產了1778輛。
最終誕生了的是M8HMC
除了炮塔部分外,M8本身的設計基本與M5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一致。M8的炮塔座圈直徑比M5斯圖亞特寬約8英寸(203)毫米,對於武器和車組人員來說操作的空間更大。頂部敞開式的佈局也讓車組人員擁有更好的視野,方便與步兵協同,當然不良的後果就是該車頂部防護缺失。同樣因為這個原因,M5斯圖亞特的頂部艙蓋被整個移除了,作為補償,在前部駕駛和副駕駛位前增加了兩個大號可開關觀察口。炮塔內工作的兩名車組人員——炮手和裝填手的位置來說,炮手在右側,裝填手在左側。炮塔的後側還增加了1挺.50口徑M2重機槍,用於近距離反步兵及防空,原本M5斯圖亞特坦克所具備的車體機槍在M8上則移除掉了。
攜帶彈藥拖車的M8,拖車可以另外攜帶96發75毫米炮彈
M8自行榴彈炮所裝備的75毫米M2榴彈炮具備360度環射能力和-20度至+40度的仰俯角,其主要彈藥包括高爆榴彈(HE),破甲榴彈(HEAT),以及化學煙霧彈,該炮最遠射程為9500碼(約8700米)。其主炮彈容量為46發,但可以透過在後方增設同名的M8兩輪彈藥拖車來提供額外的主炮彈藥,十分有趣。
75毫米M2榴彈炮結構圖,非常小巧
M8自行榴彈炮的動力系統與M5斯圖亞特及M24霞飛輕型坦克一致,由2臺液冷的凱迪拉克42型汽油機驅動,兩臺發動機的結合的最大功率為295馬力,該發動機頗有突破性安裝了新發明的液力耦合器,作為通用汽車傳動技術部門最新的拳頭產品,使用凱迪拉克發動機的美國坦克具備當時最先進的自動變速箱。效能優異的發動機讓M8可以達到38英里每小時(58公里每小時)的最大速度,在油箱全滿(89加侖/337升)的情況下達到100英里(161公里)的最大續航距離。M8全重為34600磅(15.694噸),這並不是很輕的重量。早期型的M8自行榴彈炮使用空心的負重輪,但很快,與其他坦克的戰時改進一致,她換裝了實心負重輪。
液力耦合器,汽車工業反哺坦克設計的產品,嚴重影響了西方坦克的發展
負重輪由空心改為實心
M8自行榴彈炮於1943年下半年投入實戰,先後在義大利和西北歐戰場參加了戰鬥。M8自行榴彈炮最先裝備了中型坦克營的營部連(HQ Companies),直至1944年春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M4謝爾曼坦克投入使用為止;M8自行榴彈炮在稍後被提供給了獨立騎兵營,與輕型坦克搭配,作為一種高機動性突擊炮使用支援騎兵排(實際上是步兵,二戰美軍騎兵沒有攜帶軍馬參加一線戰鬥)的前哨戰。多餘的M8自行榴彈炮還被提供給了自由法國軍隊,在法軍裝甲師中作為支援車輛使用。在二戰結束後,M8自行榴彈炮被從美軍的武器庫中除役,但仍然被作為軍剩提供給了與美國親近的盟國,例如二戰中M8最大的海外使用者法國就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於越南使用了M8自行榴彈炮,而初出茅廬的南越陸軍在印度支那戰爭後也從敗退的法軍手裡接管了一定數量的M8自行榴彈炮,繼續使用至60年代初,可能參加了越南戰爭。(END)
法軍第1獵兵團(1er régiment de Chasseurs)的M8自行榴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