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西路軍照片

1937年3月4日西路軍領導人致電軍委,要求速派援軍,電文說:(一)西路軍彈藥將盡,最近戰鬥主白刃格鬥,但刀矛又少,體力亦不強,不及敵兵強,敵四周封鎖,日夜被迫與敵血戰,每次傷亡多則數百,少亦數十。衛生材料早已用完,彩病號安插後均被屠殺。敵現洞悉我軍彈藥無法接濟,彩病號無處安插、水之困難,正加緊封鎖並企圖乘虛短期殲滅我軍。馬敵已派兵配合民團實行封鎖要道,轉移困難)在上述緊要情形下援軍早到一天,則我無上英勇色之戰士少受一天之損失。萬一援軍來遲,前途危險慮。(三)我們堅信勝利,並號召全軍鬥爭到底。現日食一餐,全天無水,而絕不灰心,準備戰到最後一滴血同時望援軍星夜奔來,或以更迅速而有效辦法滅馬敵,保全西路軍之精神,取得甘北,奠定大計,策之上也。

陳昌浩

從3月7日起,敵採取集團衝擊方式發起強攻,西路軍因火力太弱,堅守堡寨內外與敵苦戰。9日晚,馬元海用數團兵力強佔了南柳溝、西泖溝中間地帶,將第三十軍、第九軍隔斷。西路軍集中兵力出擊,未能將敵擊退。10日,徐,陳報告中央軍委:“現已無糧,附近地區均無糧缺水,300米以內亦用電臺聯絡。”堅持到11日夜,又不得不向南突圍轉向祁連山區。12日,剛到梨園口,敵騎兵即跟蹤而至。第九軍為掩護第三十軍展開,英勇抗擊,奪佔了梨園口西山頭,與敵幾經衝殺,損傷兩個多團,被迫後撤,第九軍政委陳海松、第25師政委楊朝禮等,均在戰鬥中英勇犧牲。敵人隨即傾全力向第三十軍壓迫,該軍第264團全部損失,第263團也大部損失西路軍總部指揮餘部利用山麓地勢,邊戰邊撤,退入祁連山腹地,部隊兵力連大批傷員在內已不滿3000人。西路軍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戰鬥,至此歸於失敗。

我援西軍各部自3月5日起分別由崇信、淳化等地出動,至中旬進抵鎮原、固原以南地區。因西路軍已告失敗,即按中央軍委指示,就地停止待命,隨後,便派人四出進行收容西路軍失散人員的工作

3月12日,軍委致電徐、陳:“我出於特殊情況之下,必須採取特種辦法達到儲存一部分力量的目的,因此,我們向你們提出下列事務和方法,請你們決定考慮一種:率現存之三團向外蒙衝去;率現存之三團人員打游擊戰爭。”14日,擔任掩護任務的三十軍兩個團又受到很大損失。當日,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以後的行動方針。會議決定:將現有人員2000多人編為3個支隊,分散深入山區遊擊。同時還根據軍政委員會主席陳昌浩的提議,決定徐向前、陳昌浩離開部隊,回陝北向中央彙報情況,由李卓然、李先念等8人組成西路軍工作委員會,“李先念統一軍事指揮,李卓然負責政治領導。”並向中央軍委作了報告。

3月15日,西路軍工委電告軍委主席團、黨中央:“為適應目前戰略環境,為儲存力量,分三大支隊活動。張榮(畢佔雲)率15團及彩號及特務團一部為一支隊,約千餘人,槍百餘;樹聲率20團及騎兵兩連,共約700人為一支隊;先念率三十軍之基本主力,約5個營為一支隊,工委會隨此支隊行動。”王樹聲率領的支隊,由石窩向北行動,準備依託祁連山北麓開展遊擊,堅持鬥爭。他們的行動吸引了敵人的大部兵力。從15日晚8時開始,該支隊就與跟蹤的敵人開始了激戰,到18日,終因連續作戰,彈盡糧絕,敵眾我寡懸殊,最後大部壯烈犧牲,只有少數人突出重圍,畢佔雲率領的支隊,在分散遊擊活動中也遭受了巨大損失,大部分同志均英勇犧牲,少部人員分散化裝陸續返回陝北。李先念率領的以第三十軍千餘人組成的支隊,於3月14日晚向南行動,深入祁連山區。支隊經過二天的急行軍,擺脫了敵人尾追,17日到達豐達板,休息兩日後向西進發。渺無人煙的祁連山區,當時氣溫常在攝氏零下三四十度,一眼望去全是冰谷雪嶺。部隊無糧無鹽,衣破鞋缺,遇到極大困難,不少人又被祁連山的風雪奪去了寶貴的生命。當時賴以維持生存的唯一手段,就是獵取黃羊、野牛、野駱駝,架火燒熟和著積雪吞食。白天依靠指北針辨別方向,晚上就宿在冰窟山洞之中。儘管如此困難,英勇的紅軍戰士依然沒有動搖對革命的信念。23日,西路軍工委致電援西軍總部轉中央軍委:“我們已到青海巡堡以北約三日行程,明晨繼續設法越過祁連山西面,相機到敦煌。”他們翻越終年積雪的祁連山,繼續西行。中央當即電示要儲存力量,團結一致,設法進入新疆,並說將派陳雲等前往迎接。中央的指示給了部隊以極大的鼓舞,使部隊增強了信心和力量。該支隊當即電覆:堅決執行中央指示,向新疆前進。

24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解放戰爭中,各野戰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猛將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