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軍首次對全體有軍職的軍隊幹部進行授銜,史稱“五五授銜”。此次授銜,全軍共有60餘萬名幹部獲得了准尉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

在57名上將中,有8人(不含紅二十五軍)出身於原來紅四方面軍,分別是周純全、許世友、洪學智、陳再道、傅鍾、王宏坤、王建安、陳錫聯。

由於歷史原因,授銜時紅四方面軍的幹部授予中將以上軍銜的並不多,這八名獲得上將軍銜者可以說是我軍較為傑出的軍事指揮員或政治工作者。

那麼,哪些人指揮能力最突出呢?

筆者僅憑自己對軍史一點點粗略瞭解,和讀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認為許世友、王建安、陳錫聯這三人可為紅四出身的最傑出的兵團級戰將。

首先說說“小鋼炮”陳錫聯。

陳錫聯,在抗戰前是紅四軍十師政委,在紅軍裡從連指導員一步步幹起來,長時間都是當政工幹部,和戰將並不沾邊。抗戰爆發後,原十師師長周時源到抗大學習,陳錫聯擔任由紅十師改編的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團長,逐漸顯露了自己的非常出色的指揮才能,在忻口會戰期間抓住戰機,夜襲陽明堡機場,一戰成名。

當時,由於385旅旅部和770團留守陝北,386旅由陳賡大將指揮,129師兩位首長揮兵太行時麾下只有769團可用,陳錫聯在劉鄧兩位首長和陳賡大將悉心教導下成長很快,先後參加了神頭嶺、響堂鋪、晉東南反“九路圍攻”等戰鬥,1940年獨當一面,在指揮部隊破襲平漢鐵路,迅速殲滅日軍南關鎮守備隊。

抗戰後,陳錫聯所部被改編為太行縱隊、晉冀魯豫三縱,保留了許多769團的老底子,戰鬥力非常強,被譽為老虎縱隊。1945年首戰上黨,人均3發子彈強攻屯留,吸引史澤波來援,將史澤波趕入長治城內後揮兵打援,擊斃援軍司令彭毓斌。在豫北戰役中,陳錫聯指揮部隊將援軍第1、第2梯隊割裂,並將第1梯隊包圍,一天全殲第2快速縱隊。

千里躍進大別山,陳錫聯率三縱主動尋找戰機,在張家店殲滅了孤軍尾追的整88師師部和整62旅,打出了挺進大別山後第一個大捷。

陳錫聯最出名的當數淮海戰役,作為連線南北的重要樞紐,宿縣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陳錫聯敏銳地覺察到宿縣對淮海全域性作用,不等兄弟部隊到位就直接進攻。為了儘快破城,陳錫聯還出了一招:出動炮兵炮擊南門和北門,並讓司號員吹衝鋒號,等敵人注意力被吸引後突然猛攻東門,激戰一天一夜,殲滅敵148師和第一交警總隊,取得中野淮海首個大勝。

因為出色的戰役組織能力,陳錫聯於1949年成為第三兵團四令員,是我軍最年輕的兵團司令。渡江戰役後率部殺奔西南,指揮11、12、47軍在西起江津東至木洞百餘里長江南岸地區,呈排山倒海之勢發起渡江作戰,重創宋希濂兵團,解放了重慶。

再說說王建安。

和陳錫聯相似的是,王建安在紅四方面軍中走的是政工路線,當了好多年的政工幹部,一直當到紅四軍政委,跟他搭檔的軍長恰好是許世友。當然,王建安在紅軍時期戰績並不突出。

王建安軍事才能得以發揮是在抗戰時。為了發展山東,我黨派129師工兵營和其他連隊編成津浦支隊,由王建安統率。王建安率領不到一千人的八路軍以少勝多,力克慶雲,殲滅偽軍三千多,再破寧津,將部隊發展到五六千人,建立了著名的冀魯邊根據地。

1943年,王建安奉調魯中,換了個地方後,王建安也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事和組織才能,一來就拿戰鬥力最強的偽軍吳化文部開刀,以6個團的兵力圍點打援,全殲駐魯山南麓的偽軍吳化文部兩個師,俘虜七千多人,攻克重要據點40餘處。

大反攻時,王建安抓住機會大膽出擊,拿下了臨朐、博山、益都、萊蕪、淄川、新泰等四五十個城鎮,解放了章丘和臨沂城。成為山東根據地大反攻中收復城鎮最多的軍區。

解放戰爭時期,魯中軍區部隊編為華野八縱。在萊蕪戰役中,王建安先指揮八縱全殲77師,而後和葉飛各指揮一個突擊集團,直插突圍的李仙洲兵團,八縱士兵還生俘了李仙洲。孟良崮戰役時,勇猛地向左翼穿插,切斷整編74師同整編83師之間的聯絡。

淮海戰役初期,王陶攻擊碾莊並不順利,粟司令員親自點將,任命王建安為碾莊前線總指揮,王建安經過縝密謀劃,決定採取“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總方針和土工作業+步坦結合的進攻戰術,指揮5個縱隊浴血奮戰十晝夜,全殲了黃百韜兵團。

第三階段中,王建安指揮由一、九、十二縱隊組成的北集團參與對陳官莊杜聿明集團的圍攻,戰果是參戰集團中最多的: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擊斃兵團司令官邱清泉、殲滅李彌兵團殘部。

1949年,王建安擔任第七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渡江戰役,為了第一時間瞭解戰況,王建安乘兵團指揮船隨強渡先鋒連一起過江,解放了浙江全境。併發起了我軍首個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指揮六個軍解放了舟山群島。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接替陶勇擔任九兵團司令員,指揮了1952年秋季反擊作戰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前兩個階段,在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中,王建安指揮第九兵團共殲敵1.46萬人,為長津湖犧牲的將士報了仇。

最後說說大名鼎鼎的許世友。

許世友早年在少林寺當僧人,練就一身武功,之後到吳佩孚部下當兵,北洋軍失敗後回家鄉麻城務農。1928年參加黃麻暴動,從此加入了我黨的隊伍。

在紅軍時期,許世友出名的戰績有兩次,一個是漫川關之戰。許世友帶紅三十四團擔任主攻,攻下了楊虎城三個團把守的陣地,之後又頂住了胡宗南三個師的瘋狂進攻,掩護了紅四方面軍兩萬餘人從狹小的通道進入陝南,使全軍轉危為安。

二個是萬源保衛戰。許世友指揮三個團死守萬源,頂住了川軍八個旅瘋狂進攻,許世友甚至親自上陣殺敵。為四方面軍主力部隊的大反攻贏得了時間。

抗戰時期,許世友在膠東成名:第一次到膠東,許世友帶著由膠東農民組建的八路軍,奇襲牙山、會戰榆山、打垮了以趙保原為首的“抗八聯軍”。第二次到膠東,正逢岡村寧次親自指揮山東半島掃蕩作戰,他帶領膠東八路軍與日軍巧妙周旋,使崗村寧次鎩羽而歸。

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秋,當西線兵團轉入外線時,國軍集中了整八師、九師、二十五師、五十四師、六十四師、四十五師等六師二十旅組成第一兵團,由範漢傑擔任司令,大舉進犯膠東。許世友奉命指揮二、七、九、十三等四個縱隊堅持在膠東內線作戰。

面對極端不利形勢,許世友先安排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裝在正面積極阻擊進犯的敵人,之後把主力從敵八師和九師之間插向敵後,發起膠萊河戰役,一舉扭轉膠東戰局。

到了1948年初,許世友打響了華東反攻第一槍,接連拿下了濰坊、周村、張店、兗州等地,收復了大半個山東。主席還親自點將許世友指揮濟南攻城作戰,活捉了王耀武。

許世友不光指揮打仗能力強,而且還有比其他上將更出色的優點,一是善於用人,挖掘了黑虎將軍聶鳳智和鐵匠周志堅。二是善於練兵,從膠東根據地走出了我軍三個主力軍,分別是27、31、41軍。三是善於帶兵,許世友對士兵的關愛是出了名的,膠東八路軍在節假日打仗,許世友總能想辦法讓士兵吃頓好的,人人還有禮包發,打了勝仗另有獎勵。還經常親自和士兵們比劃幾下,誰能打得過他就在全軍宣傳。

一個空降的湖北人,能被幾千裡外的膠東父老鄉親信任,放心地把兒子、丈夫交給八路軍手上,足見許世友在山東人心中的分量。

16
最新評論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臺灣要建小型航母?能擋得住解放軍奪島嗎?臺網友見解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