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抗戰時期八路軍軍工生產的故事。

抗戰影視劇中,八路軍經常是掄手榴彈和敵人白刃格鬥的軍隊。但抗戰時期的華北戰場,八路軍的裝備和武器力量遠沒有這麼“豪橫”,當時別說刺刀了,就是子彈彈殼都要認真回收利用。

八路軍軍工廠所用的機械

河北灤南人劉再生是天津工學院和東京帝國大學仙台分校畢業的高材生,抗戰時期他被聶榮臻司令員任命為了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的軍工部長,專門負責軍工生產工作。舊中國的軍工生產極端落後,當時為了保密起見,很多小型軍工廠分佈於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小山村裡,很多兵器的打造都採取了土法上馬、手工製作來完成。

抗戰時期的孫毅(左)

當初劉再生被任命為部長後,就曾談了他對八路軍軍工生產的看法。他說當時的刺刀質量較差,三四個來回刺刀就捲刃沒法用了。另外就是八路軍自己能生產的手榴彈,一般用的是黑火藥和其他炸藥的混合製品,一旦受潮那手榴彈就沒法用了。

抗戰時期的聶榮臻

1939年4月,劉再生被任命為了八路軍軍工部的部長,老紅軍孫毅(河北大城籍開國中將)勉勵他努力工作,任重道遠。履新後,劉再生來到了河北完縣(順平縣),透過衛生部長葉青山找到了一個可以工作的地方,在這裡,軍區參謀長唐延傑派來了管理科長、兩個管理員以及馬伕、炊事員、警衛員一共八個人,就在河北山區,晉察冀軍區的有八個工作人員的軍工部就在這樣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起步了。

唐延傑中將

沒多久,這裡的軍工部彙集了很多平津等地高校和海外留學歸來的軍工生產高材生,軍工廠多分佈在河北山區的小山村裡,採用民房或小廟做廠房,規模較小便於流動和轉移。

軍工廠最初生產的子彈要靠再加工,具體步驟就是把舊的彈殼恢復後填充“無煙藥”再加上自制的銅皮鉛心的彈頭。其實這種製作方法等同於再加工。當時的銅鉛資源緊缺,很多戰士都要在戰鬥結束後把銅彈殼小心撿回來,再回收到軍工廠。

當時的無煙炸藥因為沒法自己生產,就只好把得來的敵人炮彈拆掉後取出來,再裝填到子彈裡。當時的軍工廠工作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拆開炮彈,就為了給前線的八路軍戰士們提供子彈。當年在延安有個針對日本被俘士兵改造學習的學校,在這裡的日本人就曾寫有回憶文章,其中包括了八路軍將敵機投來的未爆炸的炸彈小心儲存並將彈殼和炸藥重新利用的故事。

到了1941年5月後,八路軍自己的軍工專家在困難條件下,在山西武鄉縣的兵工廠製造了自己的硫酸,這為生產無煙炸藥提供了基礎。到了1945年1月份,八路軍也終於試製成功了黃色炸藥。在1945年秋天,秦基偉組織的解放邢臺的戰役中,就用了黃色炸藥炸開城牆。

這些細節和故事,都足以顯示當年八路軍軍工生產的困難程度。能在如此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取得抗戰的勝利,先輩們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秦基偉中將

21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成立於1949年的65軍,軍長副軍長是開國少將,政委和副政委成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