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終於拉上了帷幕,德國已經註定是失敗的結局,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還是要集結自己的優勢兵力來進攻柏林,這場戰役的結局我們早已知曉,但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也是令人觸目。畢竟這場戰役是二戰的終結之戰,蘇聯經過此戰基本確定了自己超級大國的地位,這其中或許有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讓蘇聯如此的堅決,以至於犧牲了三十多萬名士兵才打下了這塊納粹最後的戰場。
讓我們把眼光看的再廣一些,我們或許能夠知道蘇聯如此堅決的原因,或許三十萬戰死沙場的勇士比不上斯大林格勒的人數,但這也是精兵強將啊,到底是為了什麼?需要付出這樣巨大的代價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的是,當時的世界並不是蘇聯一家獨大,各國都有著自己的心思,英美方面不可能在戰利品的獲取中讓步,聯合起來的他們蘇聯也不能夠無視,而且誰打下來的東西自然就歸誰,儘管在土地上蘇聯已經不需要太多,但是在科技、生物、化學等方面的納粹佔有優勢,軍事方面德國納粹也一度領先。因此各國都眼饞著這些東西,畢竟戰爭結束後的發展在那時已經可以提上日程了。
在當時看來,蘇聯為了抵禦德國,已經將本土能夠利用的設施都用上了,滿是戰爭過後的瘡痍,死亡人數過千萬可不是個小數目,這就意味著如果蘇聯打不下柏林,那麼就有可能連發展都成問題,這樣看來,打下柏林似乎成為了蘇聯方面的最優選擇,只是這個選擇伴隨著血肉與犧牲。
當然,蘇聯的這個做法在今天許多人都馬後炮似的不認可,認為他們遠不及美國"機智",彼時的美國選擇的是將科學家帶回國內,目前的美國已經成為了超級大國,這樣看來當時的選擇是對的,但歷史不應該這樣片面的去評判。
再說另外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戰爭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如果不一鼓作氣將德國納粹擊潰,誰也不能保證德國不會再捲土重來,畢竟一戰二戰都與德國有關,納粹的勢力不結束,和平就無法到來,而且雖然戰局已經朝著德國失敗的方向走去,但是德國並不是沒有任何力量,柏林當時佈下了太多太多的兵力,如果就此退去等待時機,戰爭的時間會無限延長不說,納粹是否會藉機逃竄?誰也不能保障。
在戰爭時期,蘇聯與其他的同盟國其實關係並沒有多緊密,在戰爭時期可能是最好的朋友,但是蘇聯與美國英國不同,英美有可能會給德國留下一絲生存的機會,但是飽受戰爭之苦的蘇聯卻絕對不會,畢竟有成千上萬的蘇聯士兵死在了保衛國土的戰爭上,紅場閱兵更是堅定了蘇聯的決心,因此德國已經和蘇聯成不死不休之勢,如果蘇聯退卻,德國可能就向英美投降了,這對於蘇聯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局面。
同時也是為了對自己的盟友展示自己仍然有一戰之力的能力,或許蘇聯自己不這麼想,但英美確實可以威脅到蘇聯,在戰爭時期,簽訂再多的協議都是無用的,一旦互不攻擊條約被撕毀,蘇聯勢必是第一個被攻擊的目標,別的國家都不會坐視蘇聯再度成長,畢竟一國獨大,註定會有新的衝突,這一點在冷戰時期也得到了體現。
對於戰爭勝利的渴望,已經戰勝了對於生命的敬畏,與已經死亡計程車兵來說,此時的付出已經變得可以接受了,八十萬的德國士兵守著的只是一座殘破的城市,勝利就在眼前,犧牲三十萬來換取永久的和平,蘇聯願意這樣做,也有能力這樣做,所以就會有前文提到的眼看勝利到來,還要犧牲的事情了。
如今看來,蘇聯的做法仍然是正確的,畢竟對於德國納粹,絲毫不能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