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軍事>

1948年三大戰役打響前,客觀實力佔據上風的仍然是國民黨軍。但在48年下半年,解放戰場敵我雙方實力、規模已經較為接近,並且由於連戰不利,國軍總兵力較1946年開戰時下降了100餘萬,儘管中央軍主力尚在,但國民黨部隊士氣明顯受挫,已不具備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時期的銳氣。

有朋友認為東北戰場是三大戰役前最特殊的區域,因為東北野戰軍當時是我軍唯一具備區域性優勢的戰略叢集,在1948年8月已經對國軍衛立煌集團形成103萬對55萬人的近兩倍兵力對比。基於這個原因,看起來三大戰役裡面國軍最不可能獲勝的便是遼瀋戰役。然而,東北戰場敵我雙方實力差距較大雖然是事實,但國軍真正最無望的戰役其實是隨後發生在華北的平津戰役。

遼瀋戰役前,東北國軍雖然已經不具備硬扛東野的實力,但是真正被長圍久困的僅有長春一座城市,守城部隊為鄭洞國兵團的新7軍、60軍等約10萬人。除了這部分官兵,如果能夠及時將剩餘主力從營口海路(戰役後期的國民黨52軍一部便是如此)撤入關內,則國軍有望保全40萬左右的有生力量,包括新1軍、新6軍、52軍、71軍等主力部隊都能投入到接下來的關內作戰,東北戰局未算全敗,國民黨軍整體損失也不大。

退一步分析,就算衛立煌集團不走海路撤退,如能在東野主力南下錦州前,瀋陽國民黨軍先行與錦州範漢傑集團15萬人匯合,40萬包含多支王牌軍在內的主力部隊合力防禦錦州一線,即便最終無法擋住我軍,也可以延緩東野南下的時間,再將主力撤入華北與傅作義大軍合兵。

然而以上僅為理想方案。出於多種實際因素,東北國軍最終大部被殲滅在錦州、長春、遼西平原,儲存下來的不過區區幾萬人。不僅喪失了東北,也給其他戰區的國民黨軍造成了嚴重負擔。相對於遼瀋戰役而言,平津戰役的國軍戰前形勢更艱難。1948年11月初,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上將奉命到南京,與老蔣面談華北軍事部署情況。蔣的一句話道出了華北國軍的危急形勢:林的100萬軍隊,是哪一方也不好單獨承受的。講出心中憂慮之後,老蔣要求傅作義把華北近60萬國軍南撤,主動讓出平津區域,並以東南軍政長官之位許諾傅作義,然而傅並未接受。

老蔣的話有兩重意思:第一,憑藉華北剿總的力量,無法頂住東野入關的強大沖擊,不必抵抗及早撤軍為上;第二,儲存住華北的30萬中央軍部隊(李文、石覺兵團等),不要進一步葬送老蔣的家底。老蔣和傅作義的談話點出了平津戰役前途的兇險,而傅作義的婉拒更印證了蔣的憂慮。

平津戰役相對遼瀋戰役,國軍的明顯劣勢在於兵力對比更加懸殊,60萬對110萬(東野和華北軍區聯手);最高指揮官並非中央軍將領,東北和華東戰區,歷來都是老蔣嫡系(杜聿明、衛立煌、劉峙、陳誠等人)操盤,不管這些將領能力大小,在大方向上是不會倒向求和或逃跑的,而華北則不是這樣,傅作義本是地方軍閥將領,與蔣並無深厚交情,麾下20餘萬綏遠官兵都是傅作義嫡系,基本不受南京節制。

傅作義的真實作戰意圖,從根本上在於保全察綏軍實力,保障自己的權力和地盤,見勢不好向西逃。這種背景下,華北國軍內部嚴重不和,李文等黃埔將領和傅作義矛盾突出。大敵當前,還沒交手華北的60萬軍隊自身戰鬥力就先打了折扣,如何應對強悍的東野大軍?

除去以上原因,還有一個隱藏因素,戰前無論老蔣還是傅作義都沒能充分覺察:華北戰區是我軍地下工作滲透最有效的區域,北平的地下黨和學生工作超過全國其他各大城市,天津戰役前四野指揮部裡放著詳細的陳長捷兵力佈置圖;敵軍17兵團司令官侯鏡如是我方潛伏人員;傅作義的親女兒傅冬菊也是我方特工。我軍的地下工作做到這種程度,國軍在華北的情報戰線可謂一敗塗地,這仗怎麼打?

20
  • 東風家族日益強大,美國亞太老巢不安穩,五角大樓急尋新防禦手段
  • 警衛團團長張耀祠:保衛主席43年,主席:比子女都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