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音樂的種類,流行、古典、說唱、純音樂……可謂是非常之多的。在這眾多音樂中,每首歌曲在創作出來後都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其表現方式也都不盡相同。
而在這眾多的歌曲中,有的歌曲能傳唱多年,有的歌曲卻平平無奇。今天,喵小姐要給大家說的是一首被列為世界非物質遺產的音樂《最後的莫西幹人》,一起來看看吧~
說起這首音樂,相信不少人在看到名字後很陌生,但當音樂一響起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而這樣一首歌曲為何會被列為世界非物質遺產呢?
據悉,這首曲子是崔佛·瓊斯和蘭迪·艾德曼為同名電影《最後的莫西幹人》寫的譜曲,由靈魂藝術家亞歷桑德羅演奏,而亞歷桑德羅不僅是一位著名藝術家,更是最後的印第安人,在這首曲子中,他用音樂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民族的靈魂與苦難。
曲名中的莫西幹人是印第安人的一支,他們原本是一群生活在北美洲的原住民,卻被無情的殖民者們掠奪了故土。
而這首《最後的莫西幹人》就是一首控訴殖民者的民族悲歌,見證了一個民族的血淚史!
在這支曲子中,是一個民族極為無奈的吶喊,原本是寧靜祥和的生活,被侵略者無情地屠戮,印第安人們曾經的自由被套上了枷鎖,整個民族也面臨著滅頂之災,而這樣的境地卻又無力反抗,掙脫不了命運的束縛。
在曲中既有崛起時的榮耀與美好,有領土被侵略者踐踏、掠奪的無奈與心碎,也有無助的吶喊和低沉的哀泣,整支曲子道盡一個種族的滄桑和苦難。
這首音樂雖然整曲都是純音樂,沒有一句歌詞,卻讓人感受到了歌詞難以表達的情緒,每個音符都直戳心靈深處!
整首音樂的旋律悠揚,卻聲聲入耳揪心,如泣如訴如悲啼。而誰能想到在這如此天籟般的音樂中,是一個民族的命運,誕生,崛起與衰亡呢?
對於這首曲子的演奏方式,亞歷桑德羅總是身著不同的美洲原住民的有人說,他跪的是昔日的故土,奏的是曾經的輝煌,殤的是隕落的文明,喵小姐很認同這樣的解釋。有人說,他跪的是昔日的故土,奏的是曾經的輝煌,殤的是隕落的文明,喵小姐很認同這樣的解釋。
在亞歷桑德羅的演奏中,能清晰地聽出絕望,聽出心碎,聽出掙扎,而更多的是不甘與無奈!
這是一個民族的蒼茫悲歌,悠揚而迷人的旋律中,訴說著無盡的心酸、無奈與滄桑,讓人聽得肝腸寸斷,道盡了千年文明沒落的無奈,唱絕了一個民族興衰的悲涼。
聽過無數歌曲、音樂,看過無數電影,卻從未有過如此難受的感覺,相信聽過的人都會被這首隻有僅僅3分40秒的曲子徹底震撼。
對於這首蒼涼且震撼人心的曲子,不管聽多少遍都能讓人感同身受,總能無聲無息間直擊靈魂,無愧為世界非物質遺產。這便是來自內心最深處悲痛的呼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