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開掉700名員工需要多長時間?每日優鮮給出了教科書級的答案,僅僅一個線上會議而已。就在前段時間,被譽為中國生鮮第一股的每日優鮮原地解散,被遣散的員工沒有得到任何賠償,就連社保也被直接斷繳,創始人徐正至今未露面。

2021年6月,每日優鮮赴美上市。很多財經大佬紛紛預測,每日優鮮上市就是赤裸裸的殺豬盤。可以說,每日優鮮從上市的那一刻起,就計劃好了套現跑路的路線。據統計,每日優鮮累計融資110億,拖欠供應商款項近17億。眾叛親離的每日優鮮,到底輸在了哪?

一、眾叛親離

每日優鮮這次徹底拔管,放棄治療,7月27日,每日優鮮宣佈關閉全國極速達業務。

就在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緊接著每日優鮮在全體員工線上會議上,公司高層以融資未到賬為由,通知約700名員工結束工作,公司立即解散。

這已經不是每日優鮮,第一次大面積裁員了。早在今年年初,每日優鮮已經裁掉了一千多人,僅僅留下了不足900人的團隊。沒過幾個月,每日優鮮還是沒有等到資本的高抬貴手。虧損還在持續,大大小小的供應商紛紛上門討債,再也挺住的每日優鮮最終選擇了原地躺平。

曾幾何時,每日優鮮30分鐘極速達,俘獲了一線城市一眾辦公室白領的芳心,活躍用戶一度達到3000萬。

八年間,每日優鮮經歷了多輪融資,卻連年虧損。當初的投資人也漸漸地失去了信心,果斷拔管。沒有資本注入的每日優鮮,陷入到缺錢、缺貨、缺增長的惡性循環中。

二、燒光百億

開局王炸,大家可能不知道,每日優鮮在創辦之初,可是碾壓其他生鮮品牌的絕對霸主。在當時每日優鮮被眾多投資者提攜,可以說要錢有錢,要牛人有牛人,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如何獲得更多的付費用戶。

這讓每日優鮮創始人,15歲就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少年班的徐正,怎麼能忍。

他迅速找到了凡客誠品的營銷副總裁徐曉輝,還有一幫在農業生鮮賽道上拿到結果的高管,還有全媒體運營領域專業操盤手。如此高的逼格,每日優鮮似乎不火都不行。

如何能快速獲得用戶呢?那就是快人一步。在快人一步方面,徐正沒少熬夜掉頭髮。作為數學天才,這點問題肯定難不倒他,在解了無數道數學方程之後,徐正終於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獲客方法。

這個獲客方法,徐正似乎受到京東物流的某些提示。

每日優鮮要想迅速獲客,必須設置前置倉。所謂的前置倉就是在客戶群體所在地方圓3公里以內設置一個300平方左右的倉庫,平臺上的商品在前置倉提前備貨。

只要用戶在每日優鮮APP上下單,那麼快遞小哥就能在30分鐘左右把物品送到顧客的手上。

每日優鮮的模式繁殖速度沒得說,截至2019年,每日優鮮線下前置倉就達到了1500家,用戶可能刷半集電視劇,東西就已經到達家門口。正因如此,活躍用戶一度達到了3000萬。

平臺活躍用戶噌噌地往上漲,但是前置倉也越鋪越多。前置倉的設置就意味著高成本。京東的自營倉庫,不需要額外配置冷櫃,24小時恆溫空調,而這對於每日優選前置倉來說確實標配。

根據每日優鮮對外公佈的數據,單個前置倉站點,一年的電費就高達20萬。隨著前置倉的數量不斷增多,每日優鮮燒錢的速度越在不斷地加快。

前置倉的沉重負擔,已經壓得每日優鮮喘不過氣來。這時的每日優鮮顯然已經殺紅了眼,為了能夠實現盈利,開始瘋狂地砸錢營銷,一年幾個億的營銷費用都是常有的事。

在平臺瘋狂打折發優惠券的攻勢下,平臺的獲客成本也因此水漲船高。

事實證明花錢補貼是最不明智的盈利方式,投入成本高就不說了,關鍵是用戶的粘性相對較低,口碑更加難以維持。後來,百億融資被每日優鮮燒光。持續沒有盈利,每日優鮮漸漸地被供應商和投資人所拋棄。資金鍊斷裂,供應商停止供貨,每日優鮮走入死局。

小結

生鮮似乎不同於其他賽道,互聯網的燒錢壟斷模式在這裡行不通。如果一個行業沒有一個穩定且持續的贏利點,那和龐氏騙局沒有本質區別。

我們再看看那些在生鮮行業中活下來的公司,哪一個不是靠精細化運營,在盈利的點上持續深耕。資本打法顯然在如今沒辦法走得太遠,比如說現在灰頭土臉的羅敏。對每日優鮮的註定敗局你怎麼看?

9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熬到了8月,因緣好的生肖:桃花運極佳,一輩子好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