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問,如二戰德軍在隆美爾指揮下,於北非戰役中戰勝英軍,能與日軍在印度洋會師嗎?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但不符合當時德軍統帥部的作戰意圖,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以後,德國就對日本不抱太大希望,對日德雙方來說,都有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憂慮。本身,二戰爆發以後,阿道夫確實對日本關東軍北上抱有非常大的希望,而在二戰爆發之前,關東軍也做了多次這方面的努力,甚至不惜在張鼓峰和諾門罕與蘇軍作了兩次試探性的進攻,但都以失敗告終,這兩場戰役雖然規模不大,卻打消了日軍北上的企圖,也讓蘇軍在西伯利亞加強了防禦。
但是,由於德意日締結了軸心國同盟,德意日之間又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但日德之間相隔甚遠,並不能像德意那樣唇齒相依,所以,意軍在北非被英軍包圍,德軍可以前來救援,但日德之間僅僅有精神和政治外交層面的支持,並不能改變雙方已有的作戰態勢。
從這個層面講,即使隆美爾在北非打敗英軍,德軍也不會費那個力氣跟日軍在印度洋會師,對德國來說,進軍印度洋對蘇德戰場甚至對北非戰場一點意義都沒有。
另一方面,德軍的作戰半徑並不能保障到印度洋,東線和西線戰線已經打得焦頭爛額。從二戰進程來看,日軍發動戰爭的時間要早於德軍,之所以山本五十六要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也是因為太平洋戰場的資源嚴重匱乏,美軍已經阻擋了日軍的擴張道路,這是不得已而為之。而對德軍來說,珍珠港事件爆發之時,正是德軍進攻莫斯科的關鍵時期,雖然這時候隆美爾在北非打得風生水起,卻改變不了德軍在東線被蘇軍擊潰其閃擊戰的結局,可以說,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從一定程度上還因裝甲部隊需要問題,拖了東線的後腿。
當然,雖然隆美爾在沙漠作戰中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稱號,阿道夫也對其刮目相看,任由其在北非自由發揮,主要也是隆美爾把不能做到的事做到了,那就是他用兩個裝甲師打敗了英軍第8集團軍,甚至還讓其換了三任軍長,但德軍統帥部希望的也是隆美爾能否迅速佔領埃及和突尼斯,只要他始終保持不敗的戰績,德軍統帥部就有讓北非軍團與東進兵團會師的計劃,甚至還可能把土耳其拉進軸心國行列,但這些希望都因隆美爾兵敗阿拉曼而前功盡棄。
綜上所述,隆美爾如果打贏了阿拉曼戰役佔領埃及,德軍有可能繼續向東拓展並擇機與東進兵團會師,但南下與日軍會師印度洋是萬萬做不到的,因為德軍能南下,而日軍此時卻深陷印度的熱帶叢林,對日軍和德軍來說,這裡的氣候並不適合裝甲部隊打進攻戰鬥,更重要的是,德軍到印度洋做什麼呢?他們賴以生存的裝甲快速機動,又從哪裡獲得補給甚至提供可靠的後勤保障呢?
二戰歐洲戰場,為何美國不參戰英蘇也能打贏?德軍打不了持久戰
二戰歐洲戰場,為何美國不參戰英蘇也能打贏?德軍打不了持久戰
二戰北非戰役,為何德軍的作戰規模越打越大?隆美爾能力超預期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佔領莫斯科並不意味閃擊戰獲得完全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