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這麼多人喜歡路遙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併為之動容,就連地產大佬潘石屹都把該書看得特別隆重,好像潘石屹每次讀該書都要沐浴更衣那麼神聖。

咱們國人喜歡跟風,俺也不例外,當早些年《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熱火的時候,俺找來該書閱讀,可怎麼也讀不進去。為了讀下這部佳作,半夜一個人躺在28層樓的房間裡,強制自己閱讀。儘管這樣,這部三冊的鉅著,第一部俺也沒有讀完。

俺想,可能是自己不喜歡苦難吧!但是路遙的成名作《人生》,俺讀過兩遍,聽過改編的廣播劇好幾遍,看過人生電影。俺隱隱約約感覺是路遙沒有通過《人生》這部小說表達他要表達的,所以再次創作了《平凡的世界》吧!也可能平凡的世界是《人生》的延續吧!

這讓俺想起早年因為先讀了巴金的《家》,然後就找《春》和《秋》,因為知道這是巴金的代表作,叫激流三部曲。可把《春》拿到手後,就怎麼也讀不下去了,覺得沒有《家》寫的好。

俺這絲毫不是說巴金的《春》《秋》寫的不好,可能俺要是先讀《春》是不是就閱讀下去了呢?因此,俺想如果沒有先讀路遙的《人生》,而是先閱讀《平凡的世界》就能順利讀下去了。

路遙曾說過:“真正有功力的長篇小說不依賴情節取勝。 驚心動魄的情節未必能寫成驚心動魄的小說。 作家最大的才智應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 而這種才智不僅要建立在對生活極其稔熟的基礎上, 還應建立在對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理解的基礎上。”

路遙致力於在作品中表達農村青年的苦悶與奮鬥,從1979年動筆,到1981年寫成,14餘萬字寫了三年,因為不太滿意他幾經刪改,高加林這個角色,注入了路遙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曾說:“細細想想,迄今為止,我一生中度過最美好的日子,是寫《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那時候的路遙,面對他寫作的人生,也是意氣風發。

《人生》所呈現給讀者的,就是這樣一幅獨具風采的當代農村世態長卷,它無需驚心動魄的情節來震撼人心,沒有叱吒風雲的人物去拯救世界,而是以生活中最質樸的美來給予我們最深刻的思考和最原始的感動。

當現實的殘酷與時代的脈搏交織,當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力量去抗衡,那種動人是最真切的,或許正如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那樣: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讀書是對自己最好的文化投資,相遇一本好書,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人生》推薦給愛讀書的你。

5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陳情令》:16年前沒明白的“生存法則”,16年後魏嬰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