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根據約翰·納什教授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男主納什就是在1994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電影演繹了數學家納什傳奇的一生,從麻省理工學院的佼佼者,到惠勒實驗室的分析家,再到患上精神分裂症,並最終戰勝病魔成就自己的過程。
前段時間有個短視頻叫“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火遍朋友圈,什麼是精神內耗?為啥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精神內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諸如緊張、焦慮、困惑、多疑、怨悔等等)中消耗的心理資源。當資源損耗過度時就會出現心理疲憊,甚至精神疾病等一系列問題。
電影《美麗心靈》完美演繹了什麼是真正的精神內耗。患上精神分裂症的男主,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和愛人的無限關懷,最終戰勝了這個被全世界公認無法治癒的疾病。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1.沒有成果的天才
這個來自西維吉尼亞的數學天才約翰·納什,是“有兩個有用的大腦,卻只有半個有用的心”的人。他前腳剛踏進普林斯頓大學,後腳就碰上在成績上與他不相上下的馬丁·漢森。
入學時海林哲教授慷慨激昂的演講:是數學家贏得了二戰,是數學家破譯了密碼、建造了原子彈。作為一個數學家,就需要有可以發表的實用成果。納什和漢森從此便開始較勁,但他們前進的步調卻又完全不同。
優越感十足的漢森,尤善於交際,總有不少同學圍繞在身旁。他按時完成課業,並在畢業前早早地發表了論文。
他們都想在畢業後去新軍事技術中心——惠勒實驗室就職,但卻只有一個名額。在漢森顯得勝券在握的時候,納什還在觀察觸身式橄欖球、爭搶麵包渣的鴿子、追偷錢包的小偷的婦女。他翹了所有的課,並且沒發表過一篇論文,甚至連選題都還不確定。
他的浪子室友查爾斯總能在他沮喪時現身,調侃或是安慰,陪他喝酒甚至泡妞。可納什此時不僅學業無成,泡妞也十分拙劣。一貫不願浪費時間和精力的納什,耿直的告白換來的只有一記耳光。漢森和其他同學也不時對納什的怪異行徑嘲笑不已。
即便你一直在路上,追求著自己的理想,但沒有能夠證明你的東西存在過。是的,沒有成果的天才也什麼都不是。沒有論文的納什別說去惠勒實驗室就職,任何工作機會他都得不到。納什不能失去到惠勒實驗室的機會,壓力巨大使他幾近崩潰。
2.最好的人腦解碼員
天才和幾乎是天才有著天壤之別。整日在瑣碎的工作中消耗生命對納什來說太要命了。一次高機密的暗碼破譯讓納什看到了全新的自己。可守口如瓶的將軍除了讓他破解暗碼外,無論再問什麼都成了無可奉告。
老大哥帕徹的出現賦予了納什特殊的使命,獨身且少友,沒人喜歡成了他得天獨厚的資本。為了拯救萬民,納什成了最好的人腦解碼員。但這工作是最高機密,萬一洩露就會坐牢。他只能秘密地把藏在各類報紙和雜誌裡的暗號找出來,通過隱蔽的接頭地點轉交給帕徹。
肩負重任讓納什有了生命的意義,而驚喜和意外總是不期而至。美女學生艾麗西婭對納什一見鍾情,納什也被她的美深深迷倒。可他不確定艾麗西婭是否願意嫁給自己。就在納什猶豫不決時,多年未見的查爾斯帶著他的侄女突然出現了。
他想徵求查爾斯的建議,“沒有什麼事情是肯定的,這也是唯一我知道能肯定的事情”查爾斯如是說。直言不諱的納什鼓足勇氣,選擇在艾麗西婭生日當天告白,經過短暫的相遇相知後,他們結成了一對兒。
婚後的納什並不想放棄解碼的機密工作,可在一次送解碼信時發生的意外圍追堵截,讓險些喪命的他心有餘悸。面對有孕在身的艾麗西婭,他萌生了退意。
帕徹卻執意要他繼續下去,否則就不再保護他。如此就不光是坐牢的問題,還極有可能丟了小命,甚至牽連艾麗西婭和尚未出世的孩子。
觀影到這裡絕對會有種驚險的刺激感,可接下來故事的峰迴路轉又會讓影迷跌破眼鏡。原來納什從上大學時因壓力過大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最好的朋友查爾斯和他的侄女,還有老大哥帕徹都是他幻想出來的人物。
當他孤獨時,密友查爾斯就出現了;在他日漸平庸時,帕徹就出現了;當他渴望美好和幸福時,查爾斯的侄女就出現了。三個假想人物不過是他與另一個有所渴求的自己在對話。
他被幻象迷花了眼,分不清孰真孰假。特別是帕徹的到來,令極其想有所成就的納什,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精神內耗之中。他的病情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嚮往成功的慾火正在一點一點炙烤著他的靈魂,他該如何撲滅這團火呢?
3.窮其一生的追求
陷入無限精神內耗的納什此時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他無比痛苦又非常無助。還在他糾結被害與保護妻兒的雙重壓力之下時,他被羅森醫生抓到了麥克阿瑟精神病院。
“想象一下,如果你突然得知,身邊最重要的人、地方、以及時刻,不是離開,也不是死亡,而是更糟的,就從來沒出現過。那會是怎樣的一個地獄呢?”
經過羅森醫生的系統治療,納什的幻想得到了緩解。他回到了艾麗西婭和已經出生的孩子身邊,但卻要終生靠服藥來維持。由於藥物的副作用,他不能像以前一樣思考,想再回去工作的希望極其渺茫,甚至還嚴重影響了他的夫妻生活。
不工作的納什就像失去了靈魂,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他整日悶在家裡無所事事,不出門也不做家務。好友索爾拘謹的造訪讓他有了一點點對生活的嚮往。
他瞞著妻子決定不再吃藥,本以為會逐漸好起來,可卻適得其反,幻想的人物再次出現了。樹林中一個破敗不堪的小木屋又成了納什幻想的另一個解碼秘密基地。
無法分辨的事實與幻象再次將納什拉進精神內耗的深淵,他險些傷害到自己的孩子和心愛的妻子。妻子對他的恐懼驟然升至極點。可他不想再回到精神病院,代表此觀點的查爾斯和帕徹則讓納什幹掉妻子,只有這樣他才能恢復獨身狀態,去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兒。
查爾斯他們從來不會和妻子同時出現,這麼多年,瑪希卻永遠長不大!數學家的大腦快速運轉,納什忽然明白瞭如何來辨別真偽。羅森醫生說這個病只能通過藥物來控制病情,否則會越來越糟,可納什覺得肯定還有比藥物更好的解決辦法。
恢復平靜的妻子決定陪伴納什,或許納什可以通過觸感和內心來喚醒自己,她相信奇蹟可能會發生。納什在妻子的鼓勵下回到普林斯頓大學,他們認為適應成為社會的一部分對病情一定有些許好處。
已經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部門主管的漢森欣然接納了納什的迴歸,昔日的對手成了他的救星。納什放下對天才的執念、對成功的嚮往,和對名譽的牽絆,他不再理會幻象對自己的驅使。經過二十餘年默默無聞的生活,納什又重新登上了講臺,並得到了應得的榮譽。
曾經一心想要追求的東西可怎麼努力都追不上,卻在學會放下後不請自來。執著並沒有錯,錯只錯在過於執著而丟失了自己。
結語:
納什不僅有愛他的妻子,還有愛他的對手和普林斯頓校園裡大多數的人。他們接納他、包容他、諒解他,在他漫長的康復之路上左右隨行。當他終於能心氣平和地為飢渴的年輕人講說時,立即得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尊敬。
要相信愛就像宇宙一樣無限大,神秘的愛是決定真正邏輯的原因。
如何治癒精神內耗,用納什的話說“那就好像一頓心靈快餐,我選擇不去縱容某些食慾”。每個人都逃不出內耗的魔掌,除了從外界獲取愛,戰勝精神內耗最大的決定因素其實是自己。
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沉著穩重才不會太輕率,持靜心平才不會太躁動。自我識見的提升也是治癒精神內耗的又一良藥。
能讀到這裡的你,相信一定不會再糾結於精神內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