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一名將,名叫魏延。很多人對魏延的印象,都停留在了《三國演義》的小說或者電視劇中。那麼,魏延真是如《三國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是個反賊嗎?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眼看到魏延的時候,就揣測出此人日後必反。因此,魏延從見到劉備時,諸葛亮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而劉備自然也懂得“打一棒追,給個甜棗”的道理。魏延被感動得感激涕零,五體投地,誓死效忠劉皇叔。
而為人所熟知的,也是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死後,魏延愈發猖獗,最後因為謀反而被馬岱除掉的橋段。這樣的情節設計,其真實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美化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卜先知”的形象罷了。
那麼,真實的魏延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說中的魏延與歷史上真實的魏延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東漢末年,長達兩年的漢中之戰中,劉備大敗曹操,此戰後劉備佔據漢中,進而稱王。魏延也在漢中之戰中開始嶄露頭角,履歷戰功。
劉備稱王后,魏延自然水漲船高,劉備任命他為漢中太守鎮遠大將軍。而魏延也沒辱沒這份任命和責任,他駐守的漢中八年裡非常堅固,堅不可摧。之後,王平繼續沿用魏延定下的防守策略,漢中之地依舊固若金湯。
可惜的是,姜維駐守漢中時,改變了防禦策略,結果一個月漢中就被攻破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防禦策略的改變。
夷陵之戰讓蜀國元氣大傷,劉備也在白帝城託孤之後就撒手人寰了。諸葛亮掌權,繼續重用魏延,而南征北戰的魏延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是人都會存在不足,魏延自然不能免俗。身為武將的魏延性格也不再關於之下,高傲孤僻,疾惡如仇,這樣的性格在社會上就很容易得罪人。所以,在早期,魏延就與劉琰、楊儀結下了樑子。在聽說楊儀經常在背地裡嘲諷自己後,魏延甚至有多次殺了他的行徑。
諸葛亮火燒司馬懿不成之後,萬念俱灰。死前,諸葛亮與楊儀、姜維等人商量撤軍之事,並吩咐幾人在自己病逝後,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服從安排,就隨他的便。事實上,魏延確實沒有斷後,甚至還燒了撤軍的棧道。魏延認為,不能因為諸葛亮的死就停止北伐。這話也沒毛病。但早就對他心生不滿的楊儀在劉禪面前撒了謊,他說魏延謀反了。
偏聽偏信的劉禪最終還是選擇讓馬岱處死了魏延,並株連三族。魏延死後,楊儀曾踩著其頭顱謾罵。可見,魏延被扣上謀反的帽子,實屬含冤而死。